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8-28 15:16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 要: 由于不同人的手背静脉属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同静脉对象,在固定采集系统参数条件下很 难都采集到高质量的静脉图像,这里提出了一种针对静脉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评价结果的自寻优静脉 图像采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关键信息熵的测度函数,衡量了静脉信息的完整性;其次,提出了基于轮廓波分解的 测度函数,用于评价静脉方向性信息的丰富性;再次,将两种测度函数融合,构成了客观的无参考的质量评价模型;最 后,在图像自寻优过程中,提出了迭代淘汰机制,克服了最速下降法在寻优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实验表明,提 出的质量评价模型是可控的,且满足人眼视觉系统的视觉特性,同时,通过提出的迭代淘汰机制,降低了寻优过程的迭 代次数,保证了采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关键词: 静脉采集;质量评价;最速下降法;轮廓波分解7 v, z- J" y2 X& l
6 b7 c& x) q, l7 d0 D6 X 如何准确鉴定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是信息化 时代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 被认为是具有较高可靠性的技术,与其它生物特征相 比,手背静脉同时具有活体特征,内部特征,非接触式等 优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1].但由于静脉图像是 在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照射下获取的,其清晰度要低于 自然光下获取的图像,而采集的静脉图像质量将对识别 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于如何获取高质量静脉 图像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 V5 p/ ^8 Z: a! Z- p) E, b0 R, K# i附件下载:
) j& ?, c4 t6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