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电磁环境中,自然界的电磁骚扰源主要是大气噪声和宇宙噪声。
5 {% z: c3 N9 v& c6 X, j6 t, | 宇宙噪声是由天空背景射电噪声构成的噪声源的复合物,是由电离辐射和同步辐射(它经历每日的变化)以及太阳射电噪声形成的,太阳射电噪声随着太阳活动和太阳耀斑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加。而来源于月亮、木星和仙后座-A的宇宙噪声则稍弱一些。
/ @; o; J/ z5 e, P6 l' V3 `5 d 由脉动的天然大气噪声产生的电磁干扰(EMI)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称之为“天电干扰”。' u" }! a% M% w
大气噪声主要是由夏天的局部雷暴和冬天的热带地区雷暴产生。雷电噪声的频谱在50MHz以下都有分布,主要能量分布在100kHz左右。
5 C% k9 v& O2 v2 O0 s 在频率为100kHz时,它的场强电平范围从最大值108dBµV(0.25V)/m/MHz到最小值-6dBµV(0.5µV)/m/MHz,对地球上20MHz以下的无线电通信影响最大。
3 l& L$ L5 r: I b+ `3 O 除了雷电放电外,大气中的尘埃、雨点、雪花、冰雹等微粒在高速通过的飞机、飞船表面,由于相对摩擦运动而产生电荷迁移从而沉积静电,当电势升高到1MV时,就发生火花放电、电晕放电。这种放电产生的宽带射频噪声频谱分布在几赫兹到几十兆赫兹的范围内,会严重影响高频、甚高频频段的无线电通信和导航。由于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产生着各种自然发射,所以在高频/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HF/VHF/UHF/SHF)的传输中,它们都可能引起EMI。
, `3 K3 X* q2 A# T6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