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子焊接制程产生锡珠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 o- k% a( t8 K s a0 G' v
, G! V" }7 Q2 F9 p: e ~# q0 Q+ x" }1 T4 b: y q) c
从“缩减制程、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等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电子焊接采用焊后“免清洗”工艺。但是如果焊后板面有“锡珠”出现.则不可能达到“免清洗”的要求,因此“锡珠”的预防与控制在实施“免清洗”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锡珠”的出现不仅影响板级产品外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印制板.上元件密集,在使用过程中它有可能造成短路等状况,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B" T! _, x2 c; x; V* q W
' G: i9 j* E9 {- T# G
综合整个电子焊接情况,可能出现“锡珠”的工艺制程包括:“SMT 表面贴装”焊接制程、“波峰焊”制程及“手工焊”制程,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一一探讨“锡珠”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控制的办法。因为“波峰焊”及“手工焊”已推行多年,很多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SMT表面贴装”焊接制程中产生“锡珠”原因及防控措施。3 u* |& I/ O% L/ q$ p0 ~# R( |
9 Q. W4 C% p/ s1 O) o5 ~& x5 H9 }( g- [
一,关于的“锡珠”形态及标准
0 I$ z$ q" S# D2 P0 @7 Q8 k# n一些行业标准对“锡珠”问题进行了阐释。主要有MIL-STD-2000标准中的“不允许有锡珠”,而IPC-A-610C标准中的“每平方英寸少于5个”。在IPC-A-610C标准中,规定最小绝缘间隙0.13毫米,直径在此之内的锡珠被认为是合格的;而直径大于或等于0.13毫米的锡珠是不合格的,制造商必须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为无铅焊接制订的最新版IPCA- 610D标准没有对锡珠现象做更清楚的规定,有关每平方英寸少于5个锡珠的规定已经被删除。有关汽车和军用产品的标准则不允许出现任何“锡珠”,所用线路板在焊接后必须被清洗,或将锡珠手工去除。
1 \! L% t. [! A- q常见的锡珠形态及尺寸照片见下图:
# C0 V {& i: q
2 B$ H, J+ L9 A5 a- T
9 `# g. w/ C/ P2 E- q2 q
6 I& W3 s" A* @5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