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新经济对新産品开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G8 `% l2 n. q, v/ `9 q
在新经济下,企业对新産品开发有新的要求 + X' B7 O. s. r3 P8 A
2、如何看待新産品开发的风险?2 m4 x! N$ m4 I+ l- x
新産品开发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企业最大的风险是不进行産品创新。风险是机遇,敢於面对风险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失去産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没有生命力。 9 V( e1 `5 h5 n
新産品开发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你的主要竞争对手经常会和你“不约而同”地开发相同类型的産品,如果开发失败,也会基於类似的原因。如果开发风险是不可克服的,只要你早一些、快一些认识到这样的风险,就是你的优势。这种优势是看不到的,但它的确存在。
, S Q+ I! O! W8 ]3、存在“完美无缺”的産品吗? & ~1 G7 I" U3 Z x, y% Y3 n& Y0 _
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産品,産品总会有欠缺,有遗憾。不能指望取悦于所有的消费者和客户,优秀的新産品总是定位在市场机会最大的地方。
5 A( j- V ]2 x4 B9 K/ Z对於新産品来说,高超的技术不总是好的,因爲高超的技术经常超越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优秀的新産品总是物有所值地满足需求,而不是超越需求。
7 g+ K' j6 i, f$ ~- N0 s産品的生命力总是在不断完善中体现的。
# z0 X9 K2 K N" }/ {; R$ |3 m) Q4、怎样看待新産品的内容和形式?% F$ C6 @% V w5 Z; H- W
中国企业生産的産品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只重内容(如原材料、质量标准等)、不重形式(如广告、包装);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的趋势,以期获得超越本身价值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的成熟,人们的消费会日趋理性,追求“物有所值”。那些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
6 t+ @/ O* I q$ n) o
5、模仿是最成功的産品战略吗?
" F( y/ ~# r \' Y很多中国企业的産品战略是模仿国外企业的成功産品设计,强调産品的成本优势。这种战略在很多时候是成功的。
' V7 T3 e, Y6 [. R G3 B但是必须看到,模仿战略可以保证企业生存,但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没有自主知识産权、没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可能长期立於不败之地。长期模仿只能把自己置身於市场的角落,获取菲薄的利润,失去自主性。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知识産权保护力度的加大,模仿会越来越行不通。 1 t2 r% R1 ?% N% m
産品也许可以继续模仿,创新的时机也可以选择,但企业绝不能没有産品创新的能力。 & N) Z& S# ~) Z
6、资讯化对新産品开发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 g0 d. ?7 A$ g; G9 }( ^5 s5 k" T资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新産品开发的工作方式。 ( c% F" u+ U+ U
资讯化对新産品开发的挑战来自四个方面:
% z* [* D. O2 \% y5 E2 T(1)开发速度空前提高。
; W% n8 E& ]4 T2 d/ I" N(2)改变了交流的方式,使之更加方便。
, ~* B0 c" }" P6 `+ q" ^6 G0 C, A(3)知识和技能共用程度空前提高,对知识和技能的垄断已经越发行不通。( U8 L! R6 z# ~+ V0 u
(4)类比技术和仿真技术打破了新産品开发的地域限制,大大降低了开发风险。
/ K+ N) x; W+ ~8 x- ~. O! P# H资讯化是中国企业在新産品开发方面赶超跨国公司的最有力的武器。
" }- i8 D/ @$ t; E+ H- b7、对新産品开发的投资越多越好吗?
/ ]) [0 d" c% A" m/ r新産品开发费用过多会导致增加成本等问题,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新産品开发费用通常都有各自的合理范围。例如,1999年,爱立信(Ericsson)公司的费用占销售总额的15%,中国家电企业TCL的比例是3%,大部分食品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低於1%。 # O; H: _7 {. x/ F" Z
中国的企业需要探索自己的合适比例。 * ^# m* }5 U2 t'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