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79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晶体管基极控制控制电路的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likerome 于 2010-10-16 11:48 编辑 / D  n4 K) h7 w) `8 U
6 Y6 S! i" M# w1 X% {* L! J+ z
一个在嵌入式电路经常涉及的电路设计,但是原理很多人未必明白(也许不是,我是菜鸟),如下图。
/ k0 ~, h8 E9 P, `
' a% G, f6 l, |7 A, E2 E. b: o( p) Z: J8 z
这是一个用mcu control buzzer 的电路,原理很简单。
" Q# v2 ?( i% n! a( h& T7 L但是,其中R1和R2分别是什么作用呢?
9 z6 [7 |- E8 }$ d& m6 u如果单从使Buzzer 发声的角度来说,R1和R2是完全不必要的,只要MCU输出H,T1就可以导通,而MCU输出L,T1就截止。以前,一直甚至怀疑,R1 和 R2形成的分压,甚至会导致T1在个别时候不能完全的顺利的导通。当然,其实这种现象确实会发生,所以R1和R2的阻值要匹配好,为1.5K与5.1K这样的比例最佳。( Y( M  z- K# y! t8 P% g
但是R1和R2的真的功能分别是:& m: y2 y" q# K  ?) M( j( L) R
-R1,防止MCU的输出端偶尔产生的瞬态高电压击穿T1;* e* a- J! _6 X1 }. B. j2 c
-R2,保证当MCU无人为控制输出(MCU的输出端口,在特殊情况下,比如initialization过程中,即是并未控制输出H,但是也会出现H的情况)时,T1的基极,始终是Low,从而保证了Buzzer的发声的为稳定性。* F  E; N. q9 r

- {' Z( _- p9 o: K& u, G( R虽然简单,但是理解原理,方可举一反三。
" g) l$ A$ o' {2 h
1 V/ B$ h! E. j! R7 ~; F个人的一点小小总结,高手莫笑,低手理解下。。。O(∩_∩)O哈!
2 l! g8 R% w3 M1 a+ b0 w" D2 Q手打原创。。。% P) ~! f0 Y( ^0 H
第一次发主题。。。大家不要打击我。。。。谢谢!5 Y/ I; ?5 K  k8 N
( C- L: [6 r0 [& b9 b. c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 收起 理由
sikixu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17:37 | 只看该作者
没人顶,晕,自己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0-10-17 16:0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0-10-19 14:29 | 只看该作者
R1限流电阻,没有R1,MCU输出HIGH时端口电压只有0.7V左右。有可能导致单片机读写端口错误。像PIC(microchip)。R2可以保证可靠截止。

点评

我是菜鸟,能讲详细点  发表于 2011-6-11 10:23
菜鸟,能将详细的吗  发表于 2011-6-11 10:23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0-10-19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ilikerome 的帖子& R7 p; L! i( z0 I( b! R  L* l
" W5 c5 E/ O0 }- V$ W; i+ j
你的观点我都不支持!你这种说法就很不专业(晶体管基极控制电路),没听说过!
# B1 u1 j1 X; P" c! y/ P8 e& H匹配电阻(也可能是预留调值电阻)只能影响到幅值,难道还能影响到高压,除非高阻值!
4 c  |; R0 U; G* V# F% i2 {2 `% c9 O1 S下拉电阻只能提供泄放通道!
% c1 u. v1 n1 V3 M& Q" o3 g
) Z: L! p; F, N$ M* [/ f7 |该电路不太可能是分压电路,当然如果是的话,我的观点也就错误了!
. T$ v9 T4 I  a7 ]6 J$ v$ G, N7 i# \6 k7 j+ Y- I8 z0 Y
' [! E0 K  {$ t7 X. N" y5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likerome 于 2010-10-20 12:30 编辑
% d7 P4 P5 |4 X% o+ P8 l) p  B9 u8 j: ?' `0 p6 t
回复 yucen007 的帖子
+ S3 R  [" ^" V9 {3 C4 M6 |! T1 r5 S! E5 v" c& j* v
你这种说法就很不专业(晶体管基极控制电路),没听说过!
0 [- ]/ @) [1 f7 |: L* J- P-没有专门的名字,对吧,这是市文字游戏,不要纠结;
9 k. n& m% d, o6 h( e; J匹配电阻(也可能是预留调值电阻)只能影响到幅值,难道还能影响到高压,除非高阻值!
) L* ?& k4 N; Y, G# b1 Z' g-不明白你的意思。。) J9 C7 d! f, L* n
-哪个泄放通道?
/ j& Z; ]6 D  L&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likerome 于 2010-10-20 12:30 编辑
5 u/ ~7 _5 {- c! Y* T! d9 Y
1 @+ M% N& X' K2 k- X7 _回复 khuohuo 的帖子
% p# k; u- d3 @2 _
0 n" [& s0 B* C7 `关于你说的R1的作用我不是太理解。。
- ^& i- c2 ?% L: Z. S4 }1 F" J/ p  V能详细说下嘛?
4 l4 w8 ~4 q! L9 F-R2我们理解一样
- I& o7 v# L, A; [谢谢
) v% x2 [& R6 }# u6 S
6 y' q* K# a$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0-10-20 17:43 | 只看该作者
调节R1 R2就可以调节三极管的壮态,调节三极管的壮态就相当于调节,喇叭的开关。

点评

这个说的不对,喇叭是收MCU控制的  发表于 2010-10-21 07:31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0-10-22 10:21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楼主。因为我一直也是这么理解的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吧。这只是个利用三极管开关状态控制蜂鸣器的电路 ,没5楼说的那么复杂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0-10-22 11:22 | 只看该作者
R3和Z1的作用没说,这才是关键。BUZZER分有源和无源的,你这个显然是无源的。
, G: j* }$ {" Z+ m* l' FZ的作用是防止BUZZER ON—off转换是产生高压击穿三极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3:41 | 只看该作者
kully 发表于 2010-10-22 11:22
' y+ ~, @9 A! N' q6 R6 GR3和Z1的作用没说,这才是关键。BUZZER分有源和无源的,你这个显然是无源的。
! T8 S+ F0 y* D; _Z的作用是防止BUZZER ON—of ...

- ~; l2 i; J" M4 l哥们这个我知道,我就是想聊下R1和R2的作用。1 K& c: H5 ~) }; P) V
O(∩_∩)O哈!0 d" L8 t4 R  L( D)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0-10-22 15:36 | 只看该作者
tuzhiquan 发表于 2010-10-20 17:43
( F& c. |: U" S+ D( n* {: |0 G调节R1 R2就可以调节三极管的壮态,调节三极管的壮态就相当于调节,喇叭的开关。
% z/ {. D) b4 m' b  ?4 x
当然是在MCU一直H的情况下,来说明这个电路。
6 S$ L2 ?5 z3 G/ A7 v4 z1 r如果MCU输出的是方波,这里还有一个电容,当这个波在高的时候,电容充电,三极管通,喇叭叫,当低的时候,电容对R2放电,三极管通,从这里可以看出,R2实际上就是一个钳位电阻。这个就是三极管的共发射级电路。0 k1 e/ m2 S* k5 H0 B) p
如果没有R2,在MCU输出低的时候,C会放电,这个三极管也会导通,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C,我可以去掉R2,也可以工作,这个电路我们也用了很多,只是不是接喇叭。( b* S+ r3 X; i, m

点评

对,不错,R2确实还有这个作用  发表于 2010-10-23 10: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0-10-22 15:37 | 只看该作者
当低的时候,电容对R2放电,三极管不导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0:56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这个小小的电路还是很有学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1-5-8 22:46 | 只看该作者
反對12F在MCU输出低的时候,C会放电,这个三极管也会导通的說法,MCU輸出低的時候,C是会放电,但電流是流入MCU,三极管並不会导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19 11:2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