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i) w; ^0 M5 L+ W( w2 j. m
什么是智能硬件6 N0 O8 L$ [4 ^% ^& ?. U0 m! m0 o
智能硬件包含的类别比较广,从早期的MP3,然后到传统的非智能手机 ,到后面的智能手机,GPS,平板,电子眼,VR,再到目前流行的消费类无人机。
, L( \5 s; O4 v$ U1 M这么简单的说,跟电相关,大部分人都能接触到的,就是说这也是属于一种硬件的载体,这是硬件。然后在这上面再加一些比较新型的因素,比如说简单的智能化,智能化比如说跟网络相关的,另外就是说带来一些其他的交互,比如说语音,检测空气,空气质量,或者是人体的健康数据,类似于这种,在传统硬件载体上的一种集合,就是这么来说智能硬件。; C' s. j8 _+ X7 V" K
2、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如何经营?) w# s J9 e) D! O' t0 D' J1 r
针对这么多智能硬件,这么大一个品类吧,或者是这么大的产品线,就产品经理来说的话,首先,他需要熟悉的这个智能硬件小的圈子或者小的行业,比较细分一点的这个圈子行业,如平板、手机、机器人,或者有些AI、VR、GPS。. h2 V" N/ n ]% |6 u7 Q
硬件产品经理 如何能做到对这些硬件比较熟悉呢?# K0 f( `+ _4 n
(1)从源头到生产到需求的全过程了解:那就得从这个硬件的刚开始怎么兴起,它用了一些什么技术,就是从源头来说它满足了什么样的人的需求,然后到它现在整体市场的一个销量,或者一个反馈,甚至说它的一个生命周期,以及未来它的一个产品形态。从这些方面吧,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他应该需要去熟悉了解的。
) r9 u' ~ _0 Z7 u9 ?* ~(2)整合资源:硬件产品经理需求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怎么把这些智能硬件做好了。
; t1 C" P6 e9 I5 `! Q# b- 清楚产品前期需求,需要把这个产品定义需求搞明白。这个可能不是他来主导,但是他要对这个产品定位跟需求明确,需要一些人员,比如市场啊,销售啊,来帮助他。但是同时他自己也要做出一些判断,怎么来定位,弄懂市场需求。
- 整合产品初步形态:对于有些产品形态已经存在了,需要去创新它;对于市面上没有的,自己完全凭空创造的一个,实现从无到有。
- 中间模糊状态:这个东西前期存在,一直不温不火,近期突然它又火起来了,比如说耳机。针对这类产品,你需要在前期已有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要素,进行再次创新。" b1 X6 O8 e; x
(3)产品形态定义4 v! L8 g1 ]& f$ a
由于需求前期已经做了,后面你觉得这个产品的形态在当下的这种市场前面,需要把它的产品形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方式展示出来,完成产品形态的定义。
6 m0 |* i6 n- u; |1 f& u(4)可量产性评估
. t2 [# z" K$ h& A$ n7 G4 x j产品形态定义完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跟ID、结构等技术人员一起评估它的可量产性,以及ID的美观。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既要好看,还要有可量产性,所以就需要一个评审。# h% r# }/ ?* I/ h, x
评审完可行性之后,产品的ID和结构需要沟通怎么去妥协,比如说涉及到的电子、软件、服务器等,再次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估。
0 x8 Y- C$ I1 S1 M- K$ t开发周期评估:整体的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等,进入正式立项前的一些综合性的整评估合,类似于项目的前期各种风险的评估。
+ Y( c! n- @) y4 s4 }! Y(5)立项( i% Y/ B) b( `" ^
这些方面面评估到之后形成一个正式的立项,就是说需求明确了,可行性也定案了,产品的一个开发周期、成本各方面风险都评估到位了之后,项目就要正式启动了。( K' B) H) o1 ]1 C
3、PM:硬件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6 i& q8 n; l3 |$ `% Z- B7 t0 `
到项目启动之后,接下来就是人员分工合作了。目前很多公司存在着一个比较模糊的地方,就是产品经理跟项目经理能不能分得很清,大家都是PM嘛。5 @' v% e9 O* r
这个就看公司的定位,大公司都是有两个PM,产品一旦定案之后,就直接转为项目来做,然后就产品支持项目。
5 U' ]- z9 h; F: g在一些创业型的公司、小公司,他们就会项目和产品兼职在一起。前期产品也是他来主导,来定义产品、提需求、来定案及立项,然后到后面项目具体的实施,他也会把各方面的人员,比如说ID、结构、电子、软件、APP、服务器,包材、生产、计划、售后,甚至说测试啊,各个环节它就会按照一个标准的项目流程来推下去。
( y/ e8 l4 ^: p7 y/ C X在产品立项到项目实施,中间会存在很多的变数。那这个时候产品经理,就以产品和项目融在一起说。产品经理会主导这个项目,同时他要时时刻刻的评估项目会遇到的风险。
; @5 r# A2 a& a5 n- ]! B比如说ID确定了,到MD时中间结构画着画着发现,由于结构的经验的欠缺或者是他考虑不太周详,结构这一块还和模厂,跟注塑有关联,甚至说还需要上下游的供应商结合,这其中各种风险的把控,那么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他就会在中间不断的来评估、调控。
1 S6 J0 E" ]3 c; S8 X m4、硬件产品经理的一天; G# Y( q4 `+ h# O9 M. h. K- ?
就个人来说,一般就是说一天刚开始就是对前面一天的工作内容的总结开始,然后再安排今天的工作内容有哪些?优先级是怎么样的?重要性是怎么样的?优先处理哪些事情。4 f# Y* \6 b* N
因为你是硬件产品经理,所涉及到的一些项目你需要去主导,支持到,按照这个优先级过一遍,然后中间按照这个优先顺序来处理。但是正常一般中间还会有一些临时的事情插进来,这个是在所难免的。7 \. _& J" @; b5 ?
所以基本上你会硬件围绕在你周围,你的外围,ID、MD、电子,就是来协调处理中间的各个方面,就是把设计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给解决掉,或者去支持它,基本上就是这样。
1 K8 H4 p( ? a, C& h5、有哪些经常用到的专业知识?' @6 \& I1 P- @& |" x; i; n
因为硬件是个载体,它所接触的外围很多很杂。知识这一块就是以下几点:5 ?) S$ X( N: ~
- ID工艺:需要懂一些ID的工艺,就是外观的一些工艺。
1 m7 F8 S f3 T* H1 y% s: b2 ~
- 结构工艺:比如注塑,各种材料,结构的量产性,开模,模具这一块。
- 电子:标准的一些电子,比如说标准电子选型,方案选型,各种芯片的优劣,这是电子这一块。
- 固件:固件这一块涉及到的就是说,它是围绕芯片的一些SDP的开发,甚至是一些嵌入式,还有一些软件,甚至是一些智能语言的汇编,都需要要去了解,还有涉及到的开发周期。
- App:需要知道App它的开发周期,它跟硬件联调的一个时间点吧,就是说中间怎么来配合。
- 服务器:因为现在的智能硬件都有一些云端,就是后台,一些IP和固件怎么把这个需求合理的提给他们,并且在给一个有效的时间内完成。
9 ?7 p* Q) b. u3 S$ n 6、普通的硬件产品经理和业内顶级的硬件产品经理,主要差距是什么?
$ r5 c- n1 S3 G# h1 P% c- k专业知识是其次的,主要还是经验积累的差距。) Y9 x- u# x2 @+ d* E5 t3 D1 F
因为硬件本身其实就像前面说的,它是很模糊的,就像有些PM,就是项目和产品在一起。) o& P3 r" `1 c3 ^6 E0 E( Z+ k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就是非核心研发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资源整合。能对市面上一些比较新的东西,特别是刚出来的一些比较好奇的,或者是可能会引领潮流的一些新的技术,或者方案,或者是一些芯片,都是需要去熟悉,就是虚要有及时收集资源,及时的了解,并且能跟它们接触上,然后可以围绕这些,做一些外围结构ID的设计,能再整合一些什么固件、APP、服务器,需要有合理的资源搭配,资源整合的能力。
. `; S6 o x& ]把硬件和资源的整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对这个产品的研制的整个大的环境的熟悉,需要非常了解,也就是说做这个东西有哪些方案?然后你有哪些人脉?能及时调用到,比如说你要个样品、开发板、芯片等,这些产品在前期能及时获得并给到内部,这一块是非慢的。! o Q7 A/ L8 ^6 `! O2 \
7、从智能硬件产品经理的基础整合,然后到成长为顶级硬件产品经理,一般会经历哪些阶段?8 c5 J9 E2 n5 s
(1)刚开始会对整个产品,整个开发不是很熟悉的,是空白的。你可能开始只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它有这么多人在干,但是你可能分不清他这个是做什么的。$ y- a' Q6 ~2 |# ^' @) U0 e& D
% y7 O+ p; V" m0 M5 G1 y7 h5 ^(2)直到你慢慢接触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之后,你会知道,其实它也会有一些标准,标准的作业化流程在里面,涉及到哪些部门。
' _6 ?2 u# C1 @: r# h M' G(3)然后你经历过一个,或者一到两个之后,你就会知道前面提需求,做市场调查对不对,然后中间ID、MD,经过一系列的,自己经历慢慢主导之后,你会有一个六七分的了解。这个流程你就会熟悉了,它会涉及到哪些方面,对于你自己有哪些不足,你会针对性的去提升。
! t' d5 m# N6 ~/ w3 d/ A& ?1 w* Q0 Z
8 j. Y& X2 M7 F( Q( O/ x(4)再往深就是,比如说到你开始经历带了一两个,或者做了一两个产品之后,可能它不是很成功,比如说销路不好,或者中间临时被暂停。但是你后面发展,做了三个四个之后,中间可能有一个非常成功,就是说销路非常好,市场反馈也非常好,这个时候你就会是一个更高的级别。2 h" r# P+ d9 L: c$ _+ P# P- I
: g( z5 x! Q; Y: ?你就会把这个当一个标本,你可能就会总结分析,这个项目为什么会比较成功?可能会有一些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6 \2 H4 ~3 T( W4 C0 K I& w1 p! r# L客观原因就是各种资源的支持,比方你在这个平台,刚好你选择的这个方案在这个点刚好需求的一个东西,比如说前一阵子的手环,现在可能没有前一段那么火了。# l; @# z4 X8 Z( ]5 O
比如说之前的平板、电子烟之类,它在某一年刚好那个时间点上,它爆发起来了,因为刚好可能有这个需求,如果你踩准了,这是外部的原因。
?* ~# q2 O4 b1 l/ V* ^* G" M就是一些客观因素,刚好把你推产品的时间点,而且你自己在这个时间段比较刻苦,或者积累了很多东西,刚好在这个时间段就用上了,造就了一个成功的项目。
; J1 S# I- `( Z" c3 U那后面你有一两个成功项目之后,你到后面开发项目的时候就会知道,在这个时间段,有些东西,比方说大多数人都在做这个东西,我可能就不会去做它,我可能就会刻意的规避。或者大家都在做的时候,我会做一些差异化的东西。就是我不会做一些你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那样会被搞死。
% H9 }& I" L# v所以说,当你有成功的案例之后,并且你去总结一些经验之后,你就可以找到硬件它的每个发展周期是什么样的。你所在的这个行业,它的发展规律,甚至说它到某个时间段,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东西,或者说这个硬件发展是不是到了瓶颈了。
! X& r% V$ n d6 k& Y G到这个阶段,你已经变成了比较厉害的硬件产品经理了,就差那么一款天时地利人和的家喻户晓的爆款,让你变成别人口中的传奇……
! q" Q4 E/ E# s2 v8 f! m
, v( [, R" W7 d2 R如果到瓶颈了,我要么朝它的分支,或者更细分的行业,更细分的领域去把这个产品突破。+ q4 }1 E0 i+ }+ E( E& X( U3 U
这就像苹果一样,它一开始靠硬件,现在也开始慢慢的靠一些服务器,它的APP,就是慢慢拓展它的产品线。就是说到最后这种,有的人就不会像一般的,像我们说的不是很专的人他就会针对性的开发产品,他的每一个开发,他基本上都会把它做成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这就是一个比较牛逼的产品经理了,或者说产品总监吧。为什么搞产品的人最后基本上都往BOSS一层发展,就是这样一个。
. X% _3 G( d) `8、经常会遇到哪些比较棘手的难以处理的但是又常会遇到的问题?
& d% s- f( z2 W* t! `3 e其实这么说吧,在国内的这种快速消费类行业,遇到的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说,就是说开发的产品跟市场需求可能90%匹配度,而90%是很难把握这个点,开发的东西到底和市场的需求能不能很好的结合到一起。
" A/ r4 O8 z1 Q2 D: f9 P( a比如说做手环,你现在开发的这个产品的品类到底是不是市场需求的,以及当下的这个时间点,很难把握好。公司内部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是说,这种内部资源的整合,就是有些公司技术可能强一点,完全靠内部。有些公司技术可能弱一点,就要去找不同的方案,不同的外部,就是环境接触。这个时候在时间上就会占比时间很大,就会很浪费。+ |5 N/ q# A5 G+ g4 X' H4 f& r1 c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说一些资源,针对不同的公司,他能获取到资源支持力度会不一样,有些原厂,像小米,它有强大的基础和品牌效应,原厂就会重点支持,但是像体量小的,原厂就不是优先支持。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就是自己可能站在行业的位置不同,可能你看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认知有所局限,所以做出来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前言化。- G) ]3 A: v; S
最后一个就说,快速消费类的行业变化非常快。很多时候对我们做产品这一块来说,特别是硬件这一块,迭代非常非常的快,特别是对一些非品牌的,或者品牌能力不强的话,就是说如果不能引导客户的话,就会被客户或者市场引导着走。这个就是跟之前说的也一样,与市场时间点的匹配很难,特别是这种小的,体量稍微小的,很难去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点。
/ [; s- f# k; q9 c, t
7 z ?" B* a5 p1 ]" i3 v, @- r
: E/ N- A% f; ~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