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2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DR2嵌入式应用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31 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DDR2嵌入式应用中,数据线(DQ,DQS,DQM)是一一对应而且有ODT,所以可以在源端加匹配电阻即可。而控制线和时钟线在多片DDR2芯片时,一般采用T型连接,在查看了一些PCB设计发现,一些设计仍然只在源端加匹配电阻,一些还在T型点加Rt上拉VTT。
% p. `! ?$ ~* z现在有几个问题,希望高手给予指导:: R: H* y' R1 M! Y- `& e% T' O) s
1:只在源端加匹配电阻,信号从驱动源输出后将在T型连接点反射,由于源端电阻吸收,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在T型分支到DDR2,将再次发生反射,是否只需分支足够短就可解决反射问题。
& j" e( S9 K3 }7 J1 o2:加VTT的原理是什么?以及VTT是否有额外芯片提供或者可用VREF?( ^& n7 G/ Y% J9 q& V
3:感觉加VTT和菊花链终端匹配的原理相同,一些资料中将可以直接上拉到VCC终端匹配。应该上拉VTT还是VCC?. D6 i8 W5 B5 E& v
4:各位如果有菊花链匹配资料,希望上传一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0-9-3 16:53 | 只看该作者
1.匹配问题:阻抗匹配指的是传输线的匹配,只要保证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变就不会产生反射。源端匹配是由于芯片输出阻抗小,所以加一个匹配电阻。这里T型连接反射影响不大。
. P6 @- Q6 W4 J: N; d5 A& w2.VTT是为了增加驱动能力,所谓的拉电流和灌电流由VTT提供。VTT是外部电源提供的。数据线内部有ODT,所以不用加了。
8 Y- J5 g! F9 v% b) }8 K( O3.没有见过上拉到VCC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8: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给予回复!写了这么多问题,能看完并给予回复,非常感谢。8 s( i+ B- L- j! e: h+ ?) a! l1 W1 @3 u
我在这里将我这几天看到的资料整理一下,以给那些刚接触到和我一样想学嵌入式DDR2布线的。如有问题希望各位指正。
! Y  a8 d2 n! `& ?" I1.嵌入式应用比做内存模块(内存条)要求简单一些。有许多原因,例如频率不是太高,内存芯片数量较少,布线较短等。
! O+ L' t4 i) O$ \! a6 U4 }2.数据线是一对一的,点对点拓扑应该是最简单的,只需要靠近处理器加匹配电阻即可。
& v5 o" k2 T$ C3.地址线是一对多的(两片以上),也选择源端串联匹配,同时要使T型连接点分支以后到各个DDR2的线尽量短和长度相等(走线的长度小于时钟上升沿时,可以忽略影响)。
$ Z1 @4 Q7 u9 c2 P4.时钟线为差分线,可以源端串联匹配,并在终端加差分终端电阻。
4 E) P/ E  k; j9 W6 P以上为个人的一些浅见,希望高手补充。9 @# c! j7 S  J+ f/ _/ G- c4 C

9 U& f) V5 J4 r' g我上面的问题关于上拉VCC,是想问在菊花链拓扑结构中(不是DDR2拓扑),看到有在终端上拉VCC,或地,或者RC匹配。一直感觉上拉或者下拉,电流应该会很大。RC终端匹配应该比较好,现在又有问题是,如果考虑整条线的匹配,电阻值应该50欧姆左右,电容比较小大概几十pF!但是看到一些设计中电阻采用几K电容为100pF?不知道那位有这样的设计经验,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0 20: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