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成电路望成出口新动力 国产化进程将加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23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据上海海关统计,2016年,上海出口集成电路1130.7亿元,同比增长8.5%。近期,总投资额高达2600亿元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暨新IT投资与研发总部项目正式宣布落户南京。此前,紫光已与成都合作,投资2000亿元打造紫光IC国际城项目,另在武汉投资197亿元持有长江存储51.04%股权。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希望在2025年能够实现满足本国市场的70%需求,集成电路国产化将进一步推进。7 b" n# N$ v/ E2 h
7 ]" x5 E2 _1 N; |! x
近日,紫光宣布与南京正式签约,总投资额高达2600亿元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暨新IT投资与研发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浦口经济开发区,这是近期紫光第三次出手布局存储产业。此前,紫光于去年12月12日已与成都市签署协议合作建设成都IC国际城项目,预计投资2000亿元;去年12月30日,紫光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简称“大基金”)等投资的国家级存储器基地二期项目-长江存储,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动工,该项目总投资额240亿美元。
$ p6 S. J0 X/ B. ~' w8 ~9 S+ D( T' P& G* w  H% r" ]. |
半导体产业投资火热,在长江存储宣布开工的同一天,投资387亿元的上海华力微电子二期也宣布开工。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国内半导体产能扩张是内、外因素叠加所致。7 R* Z7 I% c9 c4 Z6 S
6 R; a$ X! q' F$ y2 d
首先,半导体产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和产能不足,使代工厂大刀阔斧地扩产。多家半导体分析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半导体将全面转向“平稳增长”,预计到2020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部分8英寸产品的价格还可能将不降反升。# q" l( A7 @- _" P3 Z% H
3 V- u+ W; j9 t0 L& \. H
以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为例,其在2016年度下半年宣布新建三条生产线:2016年10月宣布,斥资675亿元新建中芯上海新12英寸生产线,斥资15亿美元扩充中芯天津8英寸生产线;11月,宣布启动中芯深圳12英寸生产线项目。' O3 s- X* j$ c% k% _( `9 R! }$ p
  @" d9 P% D  ^
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要发展半导体产业,必须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本轮半导体制造业的产能扩张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其中可能将诞生世界级的厂商。4 ]6 u  {+ S1 B2 }

5 L! a; g5 e/ [3 w0 _  J) N3 x但另一方面,本轮半导体制造业的“繁荣”更多是由地方政府与企业联手催生的。某集成电路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从2015年起,国内宣布新建或计划建设的集成电路8英寸、12英寸生产线合计超过35条,除了中芯国际上海、上海华力微电子二期、长江存储等新建项目外,更多的是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资的项目,如合肥晶合、厦门联电、福建晋华、淮安德科玛、淮安时代全芯、重庆万国半导体(AOS)、大连宇宙半导体等。有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可能还会有三线甚至四线的城市上马8英寸项目。! D- X( w& p$ I; z5 z8 T: {
0 K3 g& \8 [9 }6 U& L7 _( t
在资深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所有项目均能如期开展,其投资规模已近万亿,五年后,国内12英寸晶圆产能或将超过100万片/月,可能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成12英寸晶圆厂11座,月产能约35万片。6 D, x( K: N2 A  w

, ^: j+ I1 S4 X9 P当前中国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经高居世界榜首,但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其实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而中国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的金额超过1万亿元,耗费已经超过原油。; }3 e+ y7 k: ?2 T$ @& X) C5 e  \

+ S- p5 r$ d3 s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中国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进口金额高达1190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6%。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仅为6078亿元,中国在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以手机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中国智能手机产量高达12.38亿台。差不多占了全球产量的七成。但一些调查表明:手机自主芯片占比不足5%。: |1 P/ `- e. @5 |& w
3 K" ?0 J* A% D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院所长叶甜春表示,中国的高端芯片、制造装备、工艺与材料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必须解决“中国芯”的问题,以支撑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虽然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竞争压力大。但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自我研发中国“芯”。; i$ o6 n& n- n
6 \6 ?# l- Q8 O3 O& k: \2 P3 [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应该做更有效的通盘产业规划,对地方政府上马半导体项目,引入评估和监管体系,并对地方基金加强监管。集成电路行业还需要顶层设计出台,才能有序引导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K+ K/ ]0 q' K$ g: r9 i( [" Z

0 e2 Q, ~- T# f$ s2 K# x0 L0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6-23 19:45 | 只看该作者
当前中国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经高居世界榜首,但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其实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6 08: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