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移动支付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支付载体,从技术角度来看,移动支付载体有三种形式:一是支付载体放在手机内部;二是部分支付载体放在SIM卡上,部分载体放在手机上,即SWP-SIM;三是支付部分以独立载体的形式出现,包括辫子卡和全卡。 [0 J* {2 b3 ~ S% w2 C - K3 G2 g4 B+ _! U# `同方微电子市场销售部王礼宇认为,SWP-SIM将成为未来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全卡在当前市场、未来存量市场、局域性市场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D% s/ \& l, @5 G9 ?, Y0 Z3 {
- x2 m y' b5 S5 R0 p6 O
SWP-SIM符合国际规范 6 v4 }& O& O' T" |1 R( e: m. l, S1 L$ j3 O* j
第一类将支付载体放在手机内部的方式,就是由手机厂商自己推出支付手机,Google钱包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方案因为和银行、运营商、卡商、芯片商都没有关系,损害了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必然遭到排斥,发展起来极其不顺利。6 o$ M6 t& G& n9 {$ B: C
' F. V% B* _& P) A
第二种方案通过将SWP单线连接到手机前端的射频芯片,来共同完成近场支付。SWP-SIM方案是目前全球通行的方案,2012年全球大约有1亿颗的出货量。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动,中国移动2012年2月开始入围测试,目前已经开始招标,并计划2013年4月开始发卡;中国联通也已测试完成SWP-SIM卡,进入招标阶段;中国电信目前正在入围测试。综合来看,国内三大运营商对SWP-SIM的整体技术储备已经完成,入围测试也已完毕,现在已经进入了蓄势待发的推广阶段。 7 H+ c0 t* R; l: \4 z2 n6 ~* g( a6 n1 q3 g7 P
第三种方式辫子卡以及全卡,虽然是现阶段的主流方式,但是因为存在技术缺陷而难以在未来大规模发展。其中,辫子卡容易折叠损坏,手机的适配性差;全卡是辫子卡的升级版,将负责信号发射的辫子和卡的主体结合在一起,其信号能否顺利发射出去则视手机而定,常常一个不起眼的手机配件就能对信号造成干扰。 3 `* ?8 o- s: Z a7 m5 Z; {7 p# g# U* c7 s
不过王礼宇认为,SWP-SIM方案需要更换手机,而全卡方式无需更换手机,因此在未来的存量市场SWP-SIM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此外,在企业一卡通和校园一卡通等局域市场,全卡方案也会有用武之地。9 Q9 F1 w! X) v6 S$ F$ u
. {* _ ~! K1 {( M3 u
国产芯片有望突破+ F# Z9 c g5 C* B5 H: p$ ]5 O
$ V6 _8 D ?8 `$ n* g6 @移动支付蓄势待发,芯片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则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此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少数国外厂商占据了全球移动支付芯片的制高点,并且在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占领了先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国产芯片厂商已经向产业制高点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多家厂商开始投入力量进行研发,适用于多个移动支付标准的芯片产品都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t! Z/ f+ W% ?8 P
8 l0 u- f F. Q& s/ O& }同方微电子就是国产芯片厂商的代表之一。该公司采取了两手齐抓的做法,同时提供SWP-SIM及辫子卡和全卡方案,目前芯片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近期,该公司研发成功高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SWP-SIM卡,在国内处于领先。 : Z2 k+ v" S' a l * |8 J- E' w6 b" x% ~/ ~“虽然国外芯片有先行优势,但是国内芯片公司能够和客户密切沟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设计方案。展望未来,随着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和熟悉,以及移动支付市场的逐步成熟稳定,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国产芯片必将成为市场主流。”王礼宇表示。 ' ?* W! z$ f; d& \- k6 Z(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