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06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B 线宽与电流关系,查表与计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7-6 15:00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12 17: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计算方法如下:
    先计算 Track 的截面积,大部分 PCB 的铜箔厚度为 35um(不确定的话可以问 PCB 厂家,1盎司为35um,实际上都不足35um)它乘上线宽就是截面积,注意换算成平方毫米。
    有一个电流密度经验值,为 15~25 安培/平方毫米。把它称上截面积就得到通流容量。I=KT0.44A0.75 (K 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 0.024,在外层时取 0.048T 为最大温升,单位为摄氏度(铜的熔点是 1060℃)A 为覆铜截面积,单位为平方 MIL(不是毫米mm,注意是 square mil.)I 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 (amp) 一 般10mil=0.010inch=0.254 可 为 1A ,250MIL=6.35mm, 为 8.3A
    二、数据:
    PCB 载流能力的计算一直缺乏权威的技术方法、公式,经验丰富 CAD 工程师依靠个人经验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但是对于 CAD 新手,不可谓遇上一道难题。 PCB 的载流能力取决与以下因素:线宽、线厚(铜箔厚度)、容许温升。大家都知道,PCB 走线越宽,载流能力越大。在此,请告诉我:假设在同等条件下,10MIL 的走线能承受 1A,那么 50MIL 的走线能承受多大电流,是 5A 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请看以下来自国际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线宽的单位是:Inch (inch 英寸=25.4 millimetres 毫米)1 oz.铜=35 微米厚,2 oz.=70 微米厚, 1 OZ =0.035mm 1mil.=10-3inch. Trace Carrying Capacity per mil std 275
    三,实验
    实验中还得考虑导线长度所产生的线电阻所引起的压降。工艺焊所上的锡只是为了增大电流容量,但很难控制锡的体积。1 OZ 铜,1mm 宽,一般作 1 - 3 A 电流计,具体看你的线长、对压降要求。
    最大电流值应该是指在温升限制下的最大允许值,熔断值是温升到达铜的熔点的那个值。Eg. 50mil 1oz 温升 1060 度(即铜熔点),电流是 22.8A。
    二、PCB 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
    在了解 PCB 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 PCB 敷铜厚度的单位盎司、英寸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在很多数据表中,PCB 的敷铜厚度常常用盎司做单位,它与英寸和毫米的转换关系如下:
    1 盎司 = 0.0014 英寸 = 0.0356 毫米(mm
    2 盎司 = 0.0028 英寸 = 0.0712 毫米(mm
    盎司是重量单位,之所以可以转化为毫米是因为 pcb 的敷铜厚度是盎司/平方英寸" PCB 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表

    : X$ f( E/ \0 U  o) \. i: x

    11.jpg (47.76 KB, 下载次数: 4)

    11.jpg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gg|主题: 20, 订阅: 1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4-9 15:05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推荐
    发表于 2020-5-13 09:2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我一直在用的。
    7 z! {7 |2 G) ?1 Y, E: z: h2 U网上下载Saturn公司的 PCB toolkit工具软件,是基于2152标准的,计算起来就非常方便快捷了。包括过孔过流能力等都有涉及。% k; x6 ?- w8 ]) c- q

    点评

    好的,谢谢!有中文版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3 10:07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7-26 15:19
  • 签到天数: 9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推荐
    发表于 2020-5-13 08:29 | 只看该作者
      Its very nice of you for sharing to us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5-12 18:0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到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0-5-12 22:57 | 只看该作者
    厉害,收藏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4-9 15:05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20-5-13 09:23 | 只看该作者
    这应该是基于2221B的旧标准,现在个人建议采用2152标准来设计吧。 【标准】IPC-2152 印刷电路板载流能力设计标准.pdf (799.78 KB, 下载次数: 37) 【标准】IPC-2221-2003_EN.pdf (1.43 MB, 下载次数: 5) 4 I5 j8 `6 z  z1 ~% K* k4 g  D
  • TA的每日心情

    2020-7-6 15:00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8#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0:07 | 只看该作者
    topwon 发表于 2020-5-13 09:27
    * E# i0 I# C5 s4 k* W% {4 c其实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我一直在用的。
    % Q, Y6 e+ T% c: T- k! p, ^网上下载Saturn公司的 PCB toolkit工具软件,是基于2152标准的 ...
    3 g4 w, `' M% |! G: z2 d3 B
    好的,谢谢!有中文版的吗?9 `& J0 }) J/ _4 G: @* p9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1 15:00
  • 签到天数: 100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发表于 2020-5-13 10:17 | 只看该作者
    按你这公式:
    I=KT0.44A0.75,在同等条件下,10MIL 的走线能承受 1A,那么 50MIL 的走线就能承受5A电流啊?

    点评

    你参考一下,我也不是很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3 10:24
  • TA的每日心情

    2020-7-6 15:00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0:24 | 只看该作者
    th2010-gc01 发表于 2020-5-13 10:17) m0 b$ ?8 x9 [8 g2 |/ G, g
    按你这公式:I=KT0.44A0.75,在同等条件下,10MIL 的走线能承受 1A,那么 50MIL 的走线就能承受5A电流啊?; ...
    9 |$ w% |( a0 t) |7 S1 J
    你参考一下,我也不是很懂。6 L) ?  i; T* }4 N

    1.png (65.73 KB, 下载次数: 5)

    1.pn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20-5-14 09: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0-5-15 08:14 | 只看该作者
    1mm时候越厚载流越小?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20-5-15 13:12 | 只看该作者
    弱弱地问一下,怎么才能发表问题?

    “来自电巢APP”

    点评

    天天来升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9 09: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20-5-18 19:57 | 只看该作者
    1mm的时候为啥铜厚为35um的耐流比50um和70um高?

    “来自电巢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2 08:39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