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q2 u0 Z9 B$ U7 b _ I) r: H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控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8位单片机和16位A/D变换器相组合构成
; d/ P$ j2 F- I" N# V: o0 x7 O/ h温度采集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价比。采用数字PID控制使温控精度在300-500C范围内达到1C,并可实现温度设定值
9 y3 f& l/ l3 b. x. F的连续可调。采用铂电阻温度测量电路,并利用软件对测量精度进行自校准;通过电压前馈控制减少电网干扰。设计中还加" \' }8 ^% n" I2 V7 `2 \1 X
入了光电隔离措施及过热自动保护和报警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 v T( s2 ?+ B' z6 s' _3 W* R关键词:单片机; A/D变换器; PID;温度控制$ P2 T& Q$ E+ `, q% \
1引言
" g1 l4 O4 \7 T一般意义下的温度控制装置中,作为一种传统的控制设
: |% E f" Q2 ?0 h: h. k1 G9 Z备,目前在国内外的工业、医疗及日常生活领域等各个方面,其.
) t& q( n' F4 D1 p3 ~种类繁多,控制方式及控制手段不胜枚举,其概念也并不新奇。
( R3 n$ g# p. F9 n然而温度控制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在专用化和高指标方面还有
9 N! `- K i8 U1 _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本课题所涉及的系统是带有时滞特性2 y$ L+ ]( b% V& R* Q( M6 V" N
的,因此还有需要我们进-步开发与探索的实际问题。) q) b I4 C7 K
在此项课题中有以下技术指标要求:①气体温度最高可加% G0 W' o' X! ^- V" N1 y
热到50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恒定,控制其最大温差不超过
1 G& O3 n7 c ~! q1C;②根据气体的浓度,使系统对该气体控制的恒定温度在
. L5 V$ Y# D0 X7 ?5 p# L! F9 \5 m300- 500范围内,做到能够进行自动识别和连续可调的功能,
3 E; @: j/ h2 y1 l) j j2 ?并能使各恒温点的控制精度保持在1C;③对气体的温度进行- Z+ o3 ]/ @ v
实时监测和实时显示;④故障报警;⑤装置整机体积小、灵敏度
Z0 n9 V4 t2 q1 K8 w2 k高、性能可靠。
1 i) o9 ]6 v3 K9 t; k8 l根据课题背景要求,从控制理论、传热理论、硬件电路实
$ t- L" f+ o# M3 z/ t/ X现、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来设计和实现基于单片机. g5 t4 B8 a4 ]9 R' U2 p% ]
的恒温连续可调型温控器。考虑到PID控制在工程领域的普遍+ p8 G8 I3 u" D2 _+ Q" b
适用性、无须知道被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其控制鲁棒性
" E' n& E8 m* B& H7 T强等特点,本文在对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此系统的2 ~* h- T( }& g1 V( ?& a v7 Z( P
PID实现,得出实验数据和曲线,针对调试中所使用的被控对象+ {1 y8 L7 X7 ^& b0 T `1 F4 G
缩比模型与实际的被控对象相比还需要有进- -步完善之处,并% V1 S J" J: ]0 s1 ?% Y2 \
根据系统的时滞特性和系统参数的时变特性,考虑采用更现代) ^/ M$ X0 e% C: A& z) L
的控制方法(预报自适应控制),通过仿真验证其控制效果与
! A, r! g, `$ ?- i% U( V# P1 pPID比较可得到进一步改善 ,实现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0 Z: c9 W; q. D# b0 g3 J3 O
- E' b" p4 |% R3 ~/ _7 N# u' Z2系统总体设计* f( O+ N+ A+ N. w* c
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温度检测
0 e% k! T0 E6 \7 ?; _电路、电压前馈电路、AD变换电路、单片机接口电路、输出控; ?/ l' V/ |+ u& P- t
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本系统采用MCS- -8051作为微
2 G z9 b P9 T& E$ @% W处理器;采用铂电阻作为测温传感器,与运放相结合构成精密
( k5 a) S2 L' ^$ i测温电路;采用AD7705作为精密测温电路与单片机的转换通' }! [1 d/ ?5 ] L9 r! b
道。为提高温控质量,还加入电网电压采样电路,通过AD77OS5 g( ?) S6 {- F5 I. J1 D7 [+ L
的第二输入通道送人单片机,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电网电压扰动
3 y# m1 Z1 P5 _5 V2 J' i& x) E进行电压补偿。在控制端采用光电器件对执行机构进行光电隔/ x& c, j; ^# a m7 I, p
离,以消除执行机构的高压信号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系统输出5 u# l5 U; [& |' v
环节通过单片机输出口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形成脉宽调制,PID
3 @$ O2 Y6 ?2 S$ U% c' N运算获得的控制数据量通过控制系统输出脉宽的占空比得到.! P% Z: ?! T$ D* `" r0 c3 y
与控制数据量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电阻丝的加热功
! J& {5 ]* ] W4 o8 A. Z率。控制脉冲的周期应选得尽量小些,以增加温控的稳定性。脉9 R! ~5 w' m* \
冲周期选择为20ms。为确保在系统参数整定过程中出现超限
. u+ G* {: r+ w3 @: K/ H0 }及故障情况下系统能够及时报警,采用了蜂鸣器报警电路。为
5 c0 p2 T* Y9 I6 E7 V实现温控点的连续可调,采用键盘中断方式,可对系统初始化
# V/ f1 C+ g" U* R( G$ E: x, L参数进行重新设定。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模块图如图2所示。1 e1 {6 H( K1 D. l9 I4 t
温度检测电路AD变换电路]单机片上光电隔离上加热控制电路8 Y9 i1 O9 v3 f8 x( Q1 k" h b: t
电压前馈电路一) P3 o2 E. x6 h% c- t
健盘一液晶显示L +故障报警电路# a/ v# T# h% _$ y4 ^5 ~
图1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 c& [- X/ }; d0 u
3系统的PID控制
* y* [5 n a) C/ `* o* e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是将被测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由
6 {( J; I2 l" Y5 W. i; k传感器变换成统--的标准信号输人调节器,在调节器中与给定
7 R/ |% D; A4 _' ?- t9 C5 h, d" v: M' K+ B
* |! C# E3 Q6 @( y9 v2 A
* ], R6 w' V- Y1 V
/ P5 @ h' S& K$ U7 M6 j
( j5 x- L. B* j3 `6 e6 i: A f附件下载:5 m9 |% l; o2 J- ?
; ~; Y8 A8 X# i. v4 c&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