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场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4 14: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最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了一下SAP的Leonardo平台,发现Leonardo平台有两类商业应用场景,为了支持这两类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功能支撑。

        平台功能可以从支持场景维度做区分。Leonardo平台的两种场景是:Ready-to-Run和Ready-to-Build。

两种场景的差别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平台是物联网生态的承载者,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因而行业龙头企业都率先进入物联网平台领域,基于物联网平台构建物联网应用。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传统产业、自动化行业、软件行业的领先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开发物联网应用,绝大部分平台在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根据用户需求,从零开始开发应用,这种场景称为Ready-to-Build。

        SAP作为传统的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基于套装软件,形成了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制作成模板,嵌入到平台,这些行业模板可以直接应用,这种场景称为Ready-to-Run。

        Ready-to-Run场景

        SAP的Ready-to-Run场景,是基于SAP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云端部署的应用场景,可以直接提供用户。对于SAP有成熟解决方案的行业,这类应用开箱即用,可以大大降低物联网应用上线周期。

        是SAP区别于其他物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Ready-to-build场景

        Ready-to-Build场景是客户需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由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物联网应用。

        定制场景需要平台赋能(包括设备连接功能、与其他平台设备的连接,大数据管理能力,以及快速开发工具)。

        Ready-to-Build场景支持多云架构,与合作伙伴的云集成,构建开发的生态合作伙伴。

        SAP在Ready-to-Build场景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传统应用软件生态体系,已经具有完善的生态合作伙伴。这些生态伙伴有很多定制的功能,也具有ready-to-Run的能力。

        说明:Ready-to-Run和Ready-to-Build的区分,是Leonardo早期的场景区分方法,这些架构已经有了更新。把这个架构再次分享的原因是喜欢Ready-to-Run和Ready-to-Build的区分方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4-14 18:5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介绍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6 16:2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