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ashington02 于 2020-3-16 12:20 编辑 * c( o- R* Z% `6 i" z6 S u$ }
8 w- R8 p/ y; @+ n V% \4 n
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基层管理者?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想写一篇博客,但是一直难以下笔。第一,怕得罪人。第二,确实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思考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先写一点,看看大家的反响吧。为了不至于被曾经和现在的leader误会,开写之前都告知这一想法,以免被当成背后小人,呵呵。
2 f. ]0 C, C4 G! a 我们先从一个所谓团队管理方面的游戏开始吧:
3 L+ J6 |$ ^, m# G/ A5 m: z 游戏人数(10人或以上),分为两组完成。
3 ~, g; ?( K8 _. g* r 游戏时间:5分钟。 Y& |& `/ t: l( I9 p9 u
胜负判定:需要达到目的,且游戏中耗费的纸条越少得分越高。
' u! e$ O) \2 S; e- G' r- v ; n! ]# w5 R3 A Y
第一组游戏:
. K- J! f2 @, h) D) a& f5 P 道具:写着一串数字(15-20个不同的数字)的纸条,每张上的数字串不完全相同,但是所有纸条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只有一张字条上写着 :任务目的是找出所有纸条中的相同数字。
6 W6 t3 Y4 D: z$ ?# x3 W2 y 规则:游戏开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道具的任何信息也不知道游戏目的。所有人都不能说话,只能通过纸条传递信息。任何人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可以发消息给所有人。
4 u3 M# W9 C( ]+ q6 Q) u. c
8 s& |9 ^* t8 d/ i: B4 c
第二组游戏:(更换另一拨不知道游戏信息的人参加)
5 W4 e/ \0 D: v& u( P/ x! L; O 道具:道具和第一组游戏相同。! e: r4 r/ B) {9 Q+ R# h
角色:P角色一名,L角色一名,其余人角色都是D。
E4 j& W7 g' B) Z( _( q6 o: h 规则:P角色先得到写有游戏目的的纸条,但是他只能和L角色通信;L角色可以和所有人通信;D角色不可以和另外的D角色通信,只能和L角色通信。
+ r Q/ I& N) d, I H0 E
* P0 M0 A/ j( k- _
游戏的设计基本是比较客观的。在整体看到这个游戏设计后,我想大家一定可以猜想到游戏的结果。) ]: ]! E0 {: Y
! a4 V& _$ O1 l: ^
第一组游戏结果:在毫无规则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游戏目的)很可能被淹没。因此,在5分钟内,每个人基本上都忙着写纸条,看纸条。拿到含有目的信息的人,很可能盲目的认为所有人都知道目的,因此他可能只是把自己的数字试图告诉另外的人。其余的人的信息只有一串数字,因此他们也只可能互相传递毫无价值的信息或者自己的数字给对方。在游戏规则设定的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这个游戏一定是失败的。
6 a1 N1 M' ^) q5 l3 D 第二组游戏结果:因为规则引入了层次结构,最上层的P角色知道游戏的目的,他可以告诉他的唯一联系人L,告诉L游戏目的是什么,让他把这个消息带给所有人。, ]4 L C1 L8 A
第一种情况:P会先把目的告知L;L会先让D们先知道目的。然后,D让所有人把信息统一,D很容易统计出来。这种模式一定可以得出结果,但是耗费的信息量很多。并且计算任务都在L处,他会是任务失败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瓶颈。
% R3 [3 B# _2 H. {) F 第二种情况:P把目的告知L;L制定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案:L把自己和P的字条中相同的数字算出来,连同目的告诉一个D,并让他以同样的方式,依次传递给所有的D,最后一个得到信息的D很容易得到共同的数字,任务完成。
* U8 W/ u4 O+ e: _; l! w6 w6 ^4 ` 第三种情况:如果允许在每张纸条上续写信息的话,那么按照第二种情况,应该只需要一张纸条就可以达到目的。
% m& k# b4 F& r. A/ Y. d( [9 T ) T/ A2 y' O- m" k- ~* \. G' }
& z$ r$ S/ H; F5 L8 R- y) Q+ f$ ^
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我记得培训师当时说:这个实验验证了两个观点。第一,第二组游戏中的管理结构(三层结构)是最佳的组织团队架构;第二,任务下达后,基层管理者制定可执行方案,团队成员不需要过多的相互沟通,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这样的合作是最高效的。那么,你觉得呢?
9 y E, @1 }" b/ Y5 r+ ~ 我想起来了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中说的一个故事:如何证明蜘蛛的视觉是在腿上?拿一只蜘蛛,放到桌子上,静止状态下,拍一下桌子,蜘蛛马上跑走了。第二次,把这只蜘蛛拿来,拔去它几条腿,拍一下桌子,蜘蛛不动了。因此得出结论,蜘蛛的视觉器官长在腿上。
+ g+ m+ ]+ }; W, m4 `7 t: F+ b) p 是的,我想说,开篇说的那个管理学实验的结论纯粹是扯淡。当然,在管理学理论里,有学者认为三层结构已经是最扁平最高效的管理结构。某种程度上我也认同,这里讨论的不是整体结构,而是基层管理。
0 X4 ^7 W, Q5 i( J# c( G- y 我以前的公司推行敏捷,也曾经参与敏捷推广的整个过程。我先说明我个人的拙见:敏捷绝对不是照搬一套所谓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但是对于团队建设,敏捷的思路是对的:(1)消除组织阶层,扁平化结构;(2)信息公开;(3)快速反馈。/ y4 X$ l- i8 l
说到这里,那么怎么才能做好基层管理者呢?(开篇实验中的L)2 D6 T! x7 g# b+ [0 \" }
首先,必须明确基层管理者是为团队所有人服务的。因此,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纯粹管理角色,更多的是服务的角色。0 @# a s+ Y4 P! `% c; F$ }
第二,做好和上层的沟通。PO(Project Owner)指定任务后,需要和团队完全公开任务的信息,并且引导大家共同分析和制定达到这一目的的计划。如果任务不合理,需要作为协调人和PO进行沟通,比如申请必要的资源、延长交付日期等信息。当然处理来自客户的压力时,需要另当别论,下篇再说。
. o1 u4 k, s7 }2 l1 M0 {. y 第三,主动承担来自PO的压力,减少PO和项目上对团队过分的压力,保持团队健康的开发氛围。同时,当团队需要去Challenge别的团队或者处理来自别的团队的Challenge的时候,团队管理者应该客观地处理,合理的沟通,减少直接Challenge到具体团队成员。好的leader一定是在践行:有责任我先抗,有功劳大家一起享。. v) _$ L7 n8 x* q5 f3 @1 v9 G
第四,作为基础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如果团队内没有Tech leader,他必须能够承担Tech leader的责任。例如,帮助团队克服技术难点;制定研发的各项标准,但不要过分涉及微小的细节问题,要鼓励并信任团队成员可以做到最好。: h; f9 K, s1 f: Y0 V& N* z
第五,管理的目的不是让所有人都满意,必要时需要果断剔除团队内的“不良分子”(残忍但重要)。& S0 Y* B* Z1 e8 M+ b2 ?8 l
第六,基层管理上一个非常大的忌讳是:不患贫但患不均。如果在团队内,由于私人关系或者某种原因导致利益分配严重和贡献失衡,那么这个团队一定会逐渐瓦解。当然,平均主义就像XX主义一样,在道德和理论上都已经破产了,我说的基础必须是建立类似于资本世界规则的团队公认的内部规则。 6 ?0 R4 l& V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