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解析】以太网口防雷设计001【干货来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26 11: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ttleant 于 2020-2-26 11:27 编辑
& s# T! E2 F9 G5 ^- L5 y* \
  S; `* {  S5 w     某个产家的推荐设计图有十个,很多防雷器件公司都会推出他们的设计,大同小异,技术能力也会有很大差距,一般而言器件商EMC工程师未必很专业,不过一些大型器件商则另当别论,比如美国的littlefuse、中国的槟城等,一些EMC工程师转行去做销售,且他们接触到的公司众多,案例也多,所以最终提供的很多方案也有实战意义。然而即便如此,很多小型设计企业因为成本压力的原因,改用一些廉价芯片,耐受力差,用这类设计方案未必能有效果。因此设计者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弄清楚其中的原因。要知道人的记忆力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会遗忘得多,那么多的接口电路是一定记不住的,本贴只说该厂家推荐的设计图中的前三个。
: C# j5 v1 Q% E: `" ]& T0 r    这三个电路大同小异,前方主要用气体放电管GDT进行第一级别的防雷,而后面的TVS管进行残压钳制,TVS当然还可以泄放ESD。这里涉及到GDT的选型和TVS的选型。GDT这里的案例中有三个,一个是插脚式样的三脚GDT,体型很大,一个是贴片式的三脚GDT,还有一个是贴片2脚的GDT。我个人倾向于插脚类的GDT,当然针脚需要减掉过长的部分,之所以不愿选用贴片式,是因为有些时候机器回流焊的漏焊或者焊接不到位,会造成雷击产生火花。& g) J' ?2 \3 ~, W

- \+ _2 Q' {, E! T    在考虑实际选用GDT的时候,需要注意其测试的等级和性能,网口由于是平衡线,因此测试的波形是10/700us,测试等级2kV-6kV,根据各个厂家以及产品应用的环境而来设定,室内产品等级整体偏低于室外设计。GDT一般单独使用的时候,性能会急剧下降,一般我们的测试大多都是10次,你们知道为什么是10次么?为什么有1.2/50和10/700两类,难道电源线和网线同时遭遇雷击的情形还不同?我们在即将推出的专业课程里会告诉大家,这里只是一个题外话。
% i. u& ^" d; L2 X. K. v4 [" c9 [0 v  h' X: @% O
     我们以4kv等级为例,短路峰值电流100A,10/700us,对于1.2/50us而言,大约是五倍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要达到500A的峰值电流。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在运行5年之后,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能,保守设计考虑50次的雷击,如果宽松的话,至少也需要考虑10次这样的雷击之后还能有如此性能。GDT的性能衰退非常明显,1次,10次,100次雷击后的性能表现差得太多。这类数据需要问厂家要相关的datasheet,不是所有的datasheet都会提供这类数据。
6 b" @, R3 \5 B9 C$ A) [# o' l
* L& p4 g$ U% W5 m    很多厂家做出了一些过于苛刻的做法,比如对一对差分的两根线之间也进行,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网线中的8根线同时被感应雷击的时候是一起承担这种伤害,且双绞线的做法不至于两根线之间的压差相差极大。另外需要注意,即便只用网线中的两对,另外两对也不能空悬,必须端接接地,否则在雷击时,网线水晶头空置的铜线点会拉电弧。
# I; }% Q5 I; L- q' j6 M' ^1 j7 B+ J& L

/ T7 G( j' c6 {* i* t  G3 H6 ^# B* K7 b# D
: z# `# ^) [+ i( q. u9 q. e  y

4 v1 }3 _2 F3 R6 [0 y& J: F
/ i7 D" y- U% k* U0 X! e( X+ P* I1 A% ?. ]# J

001.PNG (148.52 KB, 下载次数: 7)

001.PNG

002.PNG (195.24 KB, 下载次数: 7)

002.PNG

003.PNG (145.83 KB, 下载次数: 7)

003.PNG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2-26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为啥在下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8 13:0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