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产整机厂商愿意冒多少风险来进行国产替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2 1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年前,“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讨论的是可穿戴市场。三年后,可穿戴话题不再像当年火爆,这部分是因为可穿戴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清晰,头部公司对市场控制力不断增强,从百花齐放走向几家争雄,话题度自然会下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走出混战以后的头部公司对供应链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专门来参加圆桌讨论环节的华米(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潜就表示,华米在可穿戴产品出货量上排名全球第一,每年生产设备达到2000万件以上,因此供应链安全保障变得非常重要,与芯片厂商合作规划产品未来发展方向也很自然,“对芯片需求很迫切,很希望和国内外新的团队一起深度合作。”
& E% v7 [+ ?( t& p: ~1 E( k
, X0 _* ^# {4 c% S4 @, i1 j
; @" a! y2 v- A- v3 R
长期来看,“中兴禁止令”对中国电子产业链企业带来的冲击未必是坏事。从设备厂商(或称系统厂商)角度来看,要思考如何建设更安全可靠的供应链,降低天灾人祸对正常生产流程的干扰。如北京中星微人工智能芯片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亦农所言,中兴事件提醒我们,以后备份供应商选择应该考虑更多因素,“不仅是不同供应商商,还要考虑不同国家”,要战略性配置备份供应商。# [4 `1 i  C; I2 M$ N/ g: E
  F# x: R3 w/ k6 X6 h9 j: u+ F
6 Y5 j& X* }& O, |+ V

  [5 g7 c+ S$ K
( F, a4 N( {% e
他还表示,芯片设计公司在供应上比较少选择备份供应商,如果晶圆代工业也对大陆芯片设计公司禁运,损失有可能远远大于中兴通讯器件级的损失。“芯片设计周期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如果短时间没有缓解,整个项目都黄了。”张亦农认为,国产芯片公司可能也需要考虑一下自身供应安全,在工具或晶圆代工等方面培育第二供应商。& p5 B; s( g' d/ W8 `  h$ l

8 G9 j6 {7 H5 n/ {
0 p. W8 g$ f. Y2 q$ `& H
供应安全的另一面,起作用的是设备厂商对元器件厂商的带动(或者说培育)成本。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臻指出,芯片等元器件国产化替代遇到很多障碍,并不是由于终端设备公司对国产芯片区别对待,根本原因是系统厂商很难找到国产化替代的商业风险与收益平衡点,“客户用国产化芯片一定要承受很多商业化风险,要冒多少风险去支持国产化,每个公司有不同的看法”。, `% g- v2 A) w2 f% _* @  `

- q. p- T6 i5 H5 k

9 a+ s' ]  l0 x% b' p% m作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管震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国产替代过程中,芯片厂商遭遇的困境。他有一个行业资源丰富的朋友,自己创业做芯片公司,但撑了两年之后最终还是放弃,“原因就两条。首先,系统厂商没有给他能够生存的商业环境,性能要和老外对标,价格要便宜三分之一,系统厂商没有展现出对国产芯片厂商的忍耐力;第二,技术人员流动性太高,软件迭代快,流动性高一点还能承受,但芯片这种产业,在技术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去沉淀,最终做出的产品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 L2 O. h2 R& x9 e7 ^# b$ [3 W  Y6 l# |9 H9 h* z/ Y
$ T2 s5 a# S3 K* c+ c9 t* n
陈潜也认为,芯片厂商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点上,即性能、交货能力(能否在市场时间窗口内将产能提升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以及软硬件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软件很重要,为什么Nvidia的GPU受欢迎,CUDA对开发支持非常全面,服务也好。”* Z0 r1 N7 _9 y2 j$ l0 ?+ K, [5 i6 u

( ^" Y+ h9 ?; [. G3 u2 M

( B2 B5 v) ^, b3 u, P6 y+ y本届论坛重点关注的产业是汽车电子,在“国产IC推介”中出场的10家国产芯片公司中,至少有四家的产品将汽车应用作为重点方向之一,但与消费类产品相比,汽车级芯片国产化率更低。宁波琻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梦雄表示,相比消费类芯片,汽车级芯片在设计生产出来以后,交付给客户的环节还会面临更多考验。“汽车级芯片交付非常麻烦,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很复杂,给汽车厂商交付的文件非常多,中国厂商在完整系统交付能力上非常欠缺。”
3 C2 c7 B2 [( |; s. H# ]% _: y! L
# `& r2 b. k% B3 x+ u

# J7 e0 F% O; H1 `0 @7 e从具体应用来看,有些芯片直接与行车安全相关,替换起来最为困难,而对于影音娱乐应用,不直接与行车安全相关,是否就会降低要求呢?陈潜认为,汽车电子中的消费级应用,并不一定会降低对芯片的要求,尤其是豪华汽车品牌,考虑到维持品牌定位,即使替代品性价比更好,也不会轻易更换元器件,“你找到宝马做影音娱乐系统的替换,(即使性能很好)也不愿意替换,因为可能影响它的品牌。”
  T3 N: t9 l9 o# M$ v0 i" Y3 X
8 _' f- t# q# {* x
& |4 V0 t7 m9 g4 @& e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终端芯片平台规划首席专家王利强则表示,国产芯片厂商能否进入汽车产业链主要看两点。首先,整车厂有没有雄心来支持国产厂商,逐渐推动国产芯片替代;其次,国产厂商更容易进入的领域是在新引入的技术领域。“不管传统势力,还是新兴势力,在新技术的门槛前,困难是差不多的,在新技术带来的增量市场,新进入者有机会。”
* u- V- l: L/ Y6 t3 U3 D' z9 k0 T1 h+ m! N5 D- T3 c* A; h
! E& y! e9 i- r
以IP为例,芯原微电子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谈了进入汽车产业的另一种思路。芯原的IP已经大量使用到成熟的车规级产品中,“芯原的IP出货量,在仪表盘应用,在前装市场全球位居第一,影音娱乐全球第二,后座娱乐第三,十大OEM厂商中,有7家用到了芯原的IP。”但戴伟民也表示,最终的芯片产品,都还是欧美主流汽车芯片公司,“还是需要具备车规级产品能力的厂商来站台,但IP进入到汽车,意义很大,中国厂商要一步一步走,从芯片设计生产环节来看,现在国内厂商从IP到设计服务到生产,都具备了车规级产品开发能力。”1 N  d3 G. R6 o7 p8 Y
" z" G5 Q" W+ P: C

* r7 h. K4 P( |( U: s+ W3 g无论是在新技术领域去争取同一起跑线竞争机会,还是先从非安全相关的领域零敲碎打农村包围城市,还是芯原这样的找到合适的“宿主”,最终又回到那个核心问题。国产芯片厂商具备大批量交付能力(技术、系统、量产能力综合)之后,国产整机厂商愿意冒多少风险来进行国产替代?) K$ c6 O1 N8 j

3 {4 Y5 B" P, l2 I9 B5 N( {; J' F

/ A: N0 T, H2 k但愿五六年之后,能有一家像华米一样的整车厂或一级供应商站出来说:我们出货量很大,我们对芯片定制化需求很迫切,希望有更多的国内厂商来与我们合作。
. F5 }& Z1 ~8 W3 N9 U% W" ]) S  s! c$ i)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2-13 16:13 | 只看该作者
小米魅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31 05:5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