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9-11-19 16:53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 
日前,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沙重九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国内芯片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但经历过三轮投资热潮后,近年来差距正不断缩小。他认为,国内芯片产业要实现“弯道超车”,一方面要看机会,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不断积累。
x
EDA365欢迎您登录!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4 C! L& ?. x9 h5 O6 L4 N
 ' B3 Z( R) w8 O0 [6 Y$ T4 Q  差距不断缩小
 ; d+ X' M0 s% `: [+ C+ S
 9 I) W, S, }( l+ i  u/ R* m$ z  中国证券报:怎么看待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z/ m1 q! j4 C$ y+ R- Z9 X
 
 ; p2 T3 C& _- f; L- ~  沙重九:目前国内的高端芯片需要大量进口,而美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处于全球垄断地位。同时,体量上的差距也较大。应该看到,这种国内国外差距近年来不断缩小,在个别领域,如手机、安防和通讯等领域,国产芯片技术实现突破,比如海思半导体已成为华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手机基带芯片基本满足自供需求,中兴微电子已是中兴通讯第二大芯片供应商。# Y1 M2 ~) Y& B! B( F
 ( A% K, M0 U7 `/ k, o$ N2 b  F4 \) E
 中国证券报:国内芯片产业的投资,经历了哪些阶段?8 Y; @/ e1 F" b0 a4 y
 
 ; b1 \  h: b* W/ ~! K# \6 I: u  沙重九:国内芯片产业主要经历了三波投资热潮:第一波是国家投资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专项工程,即“909工程”,以1996年上海华虹成立为标志;第二波是国际资本投资拉动的集成电路产业转移热,以2000年上海中芯国际成立为标志;第三波是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带动的全国半导体投资热,以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为标志。7 w- `" d. P  E  j! S& w
 
 8 H: u) w, I; G2 \: {: u6 C  中国证券报:中国芯片产业是否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 w; ~! d! p+ t- G$ d3 v) f! q
 I9 v9 |' ^, d# T5 D% L$ E6 N+ D4 v  沙重九:国内的芯片产业要实现“弯道超车”,一方面要看机会,另一方面要看到芯片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特别是基础性技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研发,比如芯片制程工艺从微米到纳米,再从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一直发展到7纳米和未来的5纳米,需要基础技术的迭代和积累,再比如存储芯片,从低端往高端也是一步步往前走的。当前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相较从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 o2 ?. d7 V& x% R& A+ n) i9 `; b( C+ c* O( C' U7 o0 R
 典型的风险投资
 . u9 |2 p  _( z2 J, D" H  m( ^6 y# N% `& i. V& E- }6 M$ u
 中国证券报:有人认为芯片投资风险大,财务回报不理想。你怎么看?" Y( G: ~1 h: F. ?
 ; I4 R- p* k/ ~* Z0 ?, b3 t
 沙重九:芯片公司从单一产品研发、流片、提供样片进行客户认证,到小批量生产,再到大批量生产,一般需要两三年,期间只有研发投入,没有收入。一旦产品被客户接受,营收规模就会快速提升。芯片投资是典型的高风险、高爆发增长、高回报式的风险投资。
 / @: Z1 h( O0 W) T1 O  N: m' N' d6 ]7 u& r$ l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讲,芯片投资的技术门槛非常高,一直是有专业背景的投资机构在做的事,现在很多原来不是这个圈子的风投涌进来。有些人认为芯片早期项目很难看懂,到底怎么评价创业团队的技术水平,怎么把握行业机会、产品落地场景,这些都需要积累,芯片投资的专业性很强。
 " S% M( }# m) [3 a; u* V8 o2 X1 t5 ?0 D; A4 ?( z
 中国证券报:君联资本投资芯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 F+ j5 s* ^5 {  ~/ ]
 
 ; a, p, a7 {2 W$ S4 [1 b2 N  沙重九:君联资本从2001年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芯片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之一。过去十几年来,我们累计投资了十几家芯片设计公司,大部分为A轮领投,或者我们直接参与公司设立,一路支持公司发展。从投资阶段看,风险还是非常高的。但从结果来看,我们很幸运地投对了团队和市场。十几家所投芯片公司中,已有4家上市,4家通过并购实现退出。其中,展讯通信于2007年6月在美国NASDAQ上市,谱瑞科技于2011年9月在台湾上市,富瀚微(300613)于2017年2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另外,艾派克(现名称为“纳思达(002180)”)于2014年在深圳中小板通过借壳上市。+ v( w6 m( p9 m, L/ f
 & R1 t- x% Z' o9 G2 m; A
 中国证券报:能否说一个具体投资案例?# r( G$ o" ]6 m' ]& P( Y1 u8 N5 P8 N
 $ n  c( o' {) U2 L0 l. X6 Y
 沙重九:富瀚微是君联资本在公司非常早期投资的,当时富瀚微没有开始做安防领域芯片。相比于上两家公司,展讯通信和谱瑞科技都是海归创业团队,从相关背景的跨国公司出来,很有经验。富瀚微则是本土创业团队,边干边摸索,最后抓住安防监控领域的机会走了出来,所以成长周期相对长一些。从富瀚微的发展过程可见,与2000年前后相比,现在本土创业团队越来越多,带来了更多芯片投资机会。! S1 z. {( y. `0 Y0 A9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