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M: J" z. w- P9 V
8 I5 A8 R# y3 I9 ~" G' W6 P5 u2 N* y6 {6 j5 I
前言 " r* w2 ^9 h9 ?! o5 X- b( |% ~
* k ]9 j' B, _+ n+ g5 M6 ?5 D
9 X+ L; B' X; C电阻器作为运用最广泛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在电子设备中使用数量很大,因而电阻器失效导致设备故障的比率也相当高。特别是贴片精密薄膜电阻(以下简称电阻),因其工艺及结构的特点,近年来因湿热导致阻值漂移甚至开路的案例越来越多,厘清失效原因及机理,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而传统的40℃、90%RH和85℃、85%RH的温/湿度偏压试验方法(THB)需要花上千小时,已不能满足当今高时效性的需求。 2 a4 i4 L0 _+ d+ j7 L& i
PCT高压蒸煮试验有结露现象,不能加偏压,故需要进一步改进加速试验。HAST就是为代替传统的温度/湿度试验而开发的方法,目前在微电路及半导体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 s: P! {5 I" D0 K! T" W. W
本文将HAST应用于电阻失效机理的研究和耐湿热性能的评估中,展示了HAST在电阻失效分析中的实践应用,为电阻的工艺改进及可靠性检验提供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测试方法,对电阻品质的改善与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W" a* B; A# H' f& p
7 Q, L7 s7 D: l$ g4 t: T2 o: @+ h5 V( m) D
分析背景
( i, C" k' w3 R9 E7 N1 c" b
7 M. @9 o# F& o8 A
( h1 C+ a2 z" T8 N: N+ n4 @( u+ Q某产品客户端失效,经测试发现为电阻开路所致。电阻规格:348KΩ±0.1%,额定功率:0.1W。电阻命名如表1。
' ^; q8 Q1 V) G' p9 g( W4 ?8 m5 }厂商 | A | B | 电阻 | 不良品 | 正常品 | 同批次 未使用品 | 同料号 比对品 | 命名 | A-NG | A-OK | A-原材 | B-原材 |
2 ^% H S( p0 r. ^ O
! Q$ @2 N7 A) v" ?+ A4 D9 G
; t0 E# O# ]1 i分析原因
8 x% e; c/ D$ n7 _3 [: j, ?& m( Z: j$ ]6 T0 f4 s8 _
+ ]9 u: e A" d5 m
外观观察
Q5 k# l% O0 C2 y* }先用实体显微镜(Olympus SZ61TR)对电阻保护层进行外观观察,如图1红色框起处,A-NG陶瓷基体外露,保护层未覆盖至边缘。再用SEM(Hitachi S-3400N)对A-NG、A-OK边缘保护层形貌进行放大观察,如图1a、1b所示,A-NG保护层边缘疏松粗糙。 % a% S9 B# [% U! r/ S
% X1 @( \( O% W O6 P6 F2 G! \! z
去除保护层
u. I# l2 H: i" c4 l U7 \先用有机溶剂去除电阻保护层,再用金相显微镜(Olympus BX51M)进行观察。如图2a黄框所示,A-NG边缘位置金属膜缺失,用万用表对缺失膜两端进行电性确认显示开路,故电阻失效的原因为金属膜缺失所致。如图2b所示,A-OK金属膜完整,未见明显异常。 , A: M, @* p: K( l3 q6 d
1 h& ]6 h4 i8 [7 n原因探讨 1 I$ r( ?9 z8 t. s# W+ w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当阻值为R时,可用公式R=ρL/S表示,其中L、S分别表示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ρ表示导体的电阻率,对某一电阻器而言,L、ρ是已经确定的,阻值随着S的变化而改变。金属膜缺失使电阻S变小,从而导致电阻阻值偏大或开路。 , A$ @; y0 w: f, a* l, j- G
金属膜缺失原因主要有: (1)使用过程中过电应力致使金属膜熔损。(2)因湿热、环境或电流(电压)等因素,使原本存在的金属膜遭受电解反应而破坏、消失,此现象称之为电蚀。 9 T4 c4 I' s: u0 y# Q. f, f. r" f
- D# J& F* K+ E2 G, g4 U. ?0 ~/ v9 m5 i+ |
机理研究
" o1 Z" k" B7 L4 R0 w% X3 H
" G" D, B$ ?; ?* ? b+ d0 G6 S6 {- F
1 f3 i7 x P& S% e2 r; N为进一步厘清失效真因和机理,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失效现象,论证失效机理。 8 j: t% M C. }. i$ H" `, ~
(1) EOS试验 采用直流电源供应器(Chroma 62024P-600-8)进行测试,测试电压分别为600V、1000V,持续时间(5±1)s。
8 A* @* Z- s, @% Q* q4 r(2) HAST试验 采用高加速寿命试验箱(Hirayama PC-422R8D)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温度130℃、湿度85%RH、真空度0.12MPa、偏压10V、时间96H。测试标准:JESD22-A110E。HAST的目的为评估电阻在高温、高湿、偏压的加速因子下,保护层与金属膜对湿气腐蚀抵抗的能力,并可缩短器件的寿命试验时间。 # V w7 p% S( u' z( m
试验条件及结果见表2,EOS、HAST试验后电阻均出现阻值偏大或开路的现象。 , V0 o8 p6 u3 t; z1 S- m
试验 | 实验条件 | 实验结果 | 影响因素 | EOS | 600V | 阻值偏大 | 过电应力 | 1000V | 开路 | 过电应力 | HAST | 130℃/85%RH
. g3 z0 s$ J* {- t/ \) n$ _; w/0.12MPa/10V/96H | 阻值偏大、开路 | 高温、高湿、偏压 |
表2
i5 {, @% X7 E- a, X图3为试验不良品去除保护层图片,如图3a、3b所示,EOS试验不良品金属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熔损,电压越大膜熔损越严重,阻值变化越大甚至开路,此现象与A-NG金属膜缺失现象不同。如图3c所示,HAST试验不良品可见电阻边缘位置金属膜缺失,与A-NG失效现象一致,失效机理为电阻在高温、高湿、直流负荷的作用下发生电蚀。
: a. e: F. r" P5 d' z. C9 l电蚀失效主要以薄膜电阻为主,常见的失效机理有2种:(1)在金属膜沉积后,印刷保护层之前这段时间有杂质污染,成品通电时造成电蚀。(2)保护层有外伤或覆盖不好,杂质和水汽进入导致电蚀。 ! G1 |8 l; ?& D( p5 |' e+ W9 _6 D
为进一步研究失效机理,寻求改善方向,对以上2种失效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选取A-原材、B-原材进行结构分析与比对。图4为电阻的结构图,电阻的金属膜是以Ni-Cr合金溅镀沉积而成的薄膜,基板为氧化铝,保护层材料为环氧树脂。
5 h6 h. U- W* J+ ?) | C, Z
; x6 \7 o, c. t6 {* n2 c' B7 q( Y杂质污染检测 " @# U. d# c; M" E! m) i9 t
当陶瓷基体及金属膜中含有K+、Na+、Ca2+、Cl-等杂质时,电解作用加快,阻值迅速增加,失效速度加快。为验证A-NG金属膜表面有无杂质污染,对去除保护层后的金属膜进行EDX(HORIBA EX-250)成分分析,如图5a、5b分别为缺失膜与正常膜区域的元素检测结果,后者可见金属膜Ni、Cr元素,未发现K+、Na+、Ca2+、Cl-等杂质元素,排除金属膜表面杂质污染导致电蚀的猜测。
! d: M+ B( A6 m( q4 e
5 V1 r Z, O% D) Y" t `# M; f4 e电阻保护层剖析
# Q* d9 `! y3 L$ L0 ]3 p2 Y保护层外观形貌观察 2 _% \; o3 x- U, a% X5 E* r
用SEM对A-原材、B-原材保护层形貌进行观察,如图6a红色箭头所示,A-原材保护层表面有大量孔洞。如图6b所示,B-原材保护层表面均匀致密。
- ]. q$ \% X! [6 w
6 U z E, y: c, n) y电阻保护层表面结构观察
: L0 h4 R9 D/ t金属膜缺失位于边缘位置,对电阻去除正面端电极后观察其边缘结构。如图7a红色框所示,A-原材边缘陶瓷基材外露。比对可知:A-原材、B-原材保护层边缘结构设计不同,后者边缘保护更充分。 ; V# U$ S0 L O ]
$ h6 k5 Q( O6 M* J- h) Q$ _: r* O电阻保护层内部结构观察
# K$ g. P2 [& m- ]7 `$ | R1 ]对电阻进行微切片制样,用SEM观察保护层内部微观结构,再进行EDS成分分析。如图8a,A-原材保护层中间与两端厚度差异明显,中间局部可达62.64um,两端厚度在10.58um~19.19um之间,内部填充物颗粒粗大,其主要成份为C、O、Mg、Si。如图8b,B-原材保护层相对较薄,中间与两端无明显差异,厚度约为32.75um,可见不同组分的两层结构,填充物颗粒细小,其主要成份分别为C、O、Al、Si和C、O、Mg、Al、Si、Cr、Mn、Cu。比对可知:A-原材保护层边缘薄,且填充颗粒粗大,水汽易侵入,与失效发生在边缘位置的现象相符。B-原材保护层结构致密,且两层结构可更好的保护金属膜免遭湿气的侵入。
; q9 v/ m: s. e a r% z: \5 S# E 电阻HAST能力比对 4 i" Y. z( i) }8 c0 Z/ ~/ y! ?
选取A-原材、B-原材各10pcs进行HAST试验,比对不同厂商电阻耐湿热能力。把电阻焊接在测试板上,然后插入HAST试验箱,设置条件:130℃/85%RH/ 0.12MPa/10V/96H。规格要求试验前后电阻的阻值变化率(ΔR/R)≤±(0.5%+0.05Ω)。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A-原材ΔR/R皆超出规格,其中1pcs测试开路,B-原材ΔR/R皆满足规格要求。测试结果表明,A-原材耐湿热能力差,其结果与保护层比对结果相对应。A-原材保护层存在孔洞及边缘保护不到位等缺陷,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金属膜容易被湿气侵入,在电负荷作用下发生电蚀,从而导致阻值漂移或开路。 4 g& M/ d4 F {6 p# g2 _
$ ~. B( k/ S( `4 T2 g S Y8 U. t
, Q5 W3 K" c( P$ l3 |; @( E4 F+ }2 @& }4 f( U# y5 v! `+ y
结论
2 o" G9 l) d1 @, Q3 U, z
4 h1 ]2 u+ O; B, m4 j: ?
# Z, c) `* Q/ `5 [* T本文从电阻失效分析着手,通过试验模拟探寻失效机理,并通过不同厂家电阻比对寻求改善方向,得出如下结论: 2 o" v8 ?7 Y& [' ?6 B! `# a3 U
1) 电阻失效的原因为金属层缺失所致。
& S5 D6 U! y# q* P: C2) EOS、HAST试验结果显示:A-NG失效现象与HAST试验失效样品一致。失效机理为电阻在高温、高湿、直流负荷的作用下发生电蚀。 ( w6 \5 b8 H" y# g% p$ F s' d ?
3) 对A-NG缺失膜与正常膜区域成份进行检测,未发现K+、Na+、Ca2+、Cl-等杂质元素,排除金属膜表面杂质污染导致电蚀的猜测。
3 P) s) y3 U, J& s9 I" a( f U4) 对比A、B厂商电阻,A厂商电阻保护层存在空洞及边缘保护不到位等缺陷,容易被湿气侵入。通过HAST比对电阻耐湿热能力,进一步印证以上结论。为有效的提高电阻的耐湿热性能,建议从电阻保护层的工艺、厚度以及材质方面加以改善:a.选择填充颗粒细小的材料,减少湿气进入通道;b.调整保护层的厚度,使中间与边缘厚度相对均匀;c.使用耐湿热的保护材料。 + U9 e+ z% F*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