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芯片的作用如图1第2部分所示,包括供电、A/D、D/A、信号链(输出输出接口芯片):
Ⅰ.电源芯片:各种芯片所需要的工作电压都有差别,电源芯片就是把外部输入电压转换为各种芯片需要的工作电压;
Ⅱ.信号链芯片:芯片与芯片之间、板卡与板卡之间的信号交互,经常需要信号链芯片进行转换或者中继;
Ⅲ.A/D、D/A转换芯片:A/D芯片即是模数转换芯片,把模拟信号采样为0101的二级制数字信号,D/A芯片即是数模转换芯片,这两款芯片是连接数字世界和模拟世界的桥梁芯片;
X G" c2 ~7 X6 m, p
9 @6 ?# y3 o: F4 Q
模拟芯片竞争格局非常稳定,1995年的前十大厂商与2017年的前十大厂商相比,只有日系东芝和Sanyo真正掉队,其余厂商都经过各种拆分并购演变成现在的前十大,目前合并市占率58%,美系厂商占主导地位。
国内模拟芯片销售规模占比全球整体销售规模约60%,但是国产模拟芯片厂销售额的全球占比只有10%,即使是国内矽力杰+韦尔股份+圣邦股份加起来市占率都不到1%。模拟芯片国产替代之路任重道远。
3射频芯片领域
4 B; @7 U- c4 m: Q% h7 N9 a$ c受益于5G商用,未来3-5年射频芯片市场规模会持续增长,预计将从2017年的150亿美金增长到2023年的350亿美金,其中滤波器是最大的增长点。
射频芯片集中度比模拟芯片还高,属于寡头垄断格局,前五大厂商市占率大于80%,其中BAW滤波器和PA的美系厂商垄断性最强,终端厂的供应链安全风险很高。国内数得上好的也就是做手机射频开关和LNA的卓胜微、做手机PA的唯捷创芯和紫光展锐,以及隐藏实力强的华为海思,但体量还非常小,技术差距比较大。
国内卓胜微因中美贸易战原因,射频开关收入增速较快,目前全球市市占率已经上升到10%左右,射频开关的技术壁垒在射频器件中相对较低,因此突破更快。
手机每增加一个频段,大约需要增加2只滤波器。从2G到4G,使用的频段变多了,且频带宽了。5G到来后新频段增加,手机滤波器的需求将大幅增加。3G时单只手机的SAW滤波器需求约为3-6只,4G时单只手机的SAW滤波器需求约为20-40只,5G时单只手机的SAW滤波器需求至少在50只以上。SAW滤波器是4G手机时代的主流滤波器,主要覆盖2GHz以下的频段,目前国内厂商几乎没有形成份额,只有麦捷科技、德清华莹(信维通信参股企业)等公司开始在消费电子SAW滤波器领域取得一些突破。
5G对滤波器的需求增量主要体现在BAW滤波器上,因为5G的频段主要集中在2GHz以上,这个区间频段SAW滤波器的性能会显著下降,而BAW由于专利壁垒极高,基本上被博通一家垄断,国内几乎没有涉足BAW滤波器领域,即使技术上突破,商业上也很难绕过博通的专利封锁。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无法采购博通的BAW滤波器,解决办法是牺牲一点体积,用LTCC滤波器替换掉BAW滤波器,未来供应链怎么演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PA被美系三大厂垄断了93%的份额,4G时代没掉队的唯捷创芯和紫光展锐在5G时代可能会取得突破,华为海思已经在PA领域默默研发多年,预计未来1-2年内将会实现自主可控。
& j) }2 S( V7 ^9 |7 t) F
; n6 G% B0 [, |7 K1 R% r0 @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核心元器件被断供。因为有中兴被断供的前车之鉴,华为已提前储备了一年的半导体芯片,利用这珍贵的一年缓冲期,做了两件事:
: c$ A8 e" K* _( {
1、 把海思内部培育多年的“备胎计划”转正,包括手机操作系统、各类型元器件等,并尽量在国内投片;
2、 扶持国内半导体供应商,只要国内能做出来的都开始启动,国内暂时做不了的芯片类型,进行研发支持,这部分元器件暂时先采用日韩供应商。
# b+ @% ]8 U2 T. F9 Z8 c
国内晶圆代工厂直接受益于第1条,国内半导体芯片厂受益于第2条。2018年华为对美系半导体公司采购需求达110亿美元(华为总需求约210亿美元),这部分需求将逐渐转移到国内,并带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大厂及其他手机终端厂也开始转移供应链。这种转移效应一旦形成趋势,是难以逆转的。
- v2 E. P) T2 T! R y2 D. X4 N1 I* Q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2020年我国芯片自给率达到40%,2025年达到70%。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营业收入4767亿美元(数据来源:Gartner),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3120亿美元(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而测算中国自产芯片只有约370亿美元。假设最终只达到40%自给率,模拟+射频+存储芯片的自给空间达到680亿美元,如果出现若干5%市占率的公司,对应收入34亿美元,按照半导体芯片50-60%的毛利率,对应利润达到10亿美金以上,相应公司市值可达到400亿美元以上。未来几年,我们能否见证400亿美元市值的国产半导体公司出现呢?
0 G: B1 _; [! Y W2 ]; L$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