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实就是这么严峻——中国芯片与国际先进水平至少还有十几年甚至更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核心设备垄断、关键原材料短缺、基础研究薄弱、人才队伍不足、设计理念滞后,更体现在整个芯片上下游产业链断档。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生态,都需要时间来追赶。6 f/ I1 _; `& M2 J2 W! m8 m; p
6 y3 g+ }4 s% L4 s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在追赶过程中,提升芯片本身的质量、性能是根本,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客户信任是必修课,只有经得住“零”失误的考验,让用户认为国产芯片可靠好用,中国芯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 L7 {4 _: J# w: U
1 V5 m5 F- C! r) b, N, l 客观来说,国外芯片技术成熟、产业生态好、出货量大、价格低,整体上遏制了中国芯片业的正常发展;国内有些主要行业理念保守,内部行业标准众多,平台更新换代慢且跟风,行业内主控芯片被国外芯片垄断;下游厂商工程师对于国产芯片的架构不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学习,因此对于有时间限定的项目来说,很难选用国产处理器重新研发。# s; R0 f; v4 Y1 ~
, k; u6 }7 i0 E7 U( g 因此,从技术角度看,国产芯片担负了“安全可控”的责任,但从市场角度看,国产芯片却并未有“市场可控”的生存条件。$ A" e* e" Q! Q9 S, ]
& g2 u1 F% x1 Y3 _1 e 面对国际集成电路的高端技术、超级大国的贸易手段,要用好国产芯片,还需政策给力。- X3 x2 m8 R ^
1 F7 ^, F2 K3 {) x
一方面,国家信息产业主导部门应当在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关键领域,对于系统中的关键芯片,采取强制使用国产芯片的措施;避免在非关键应用点对国产芯片过于苛求,要给国产芯片更多的“进场机会”,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国产芯片的性能,推动国产芯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完善、迭代、创新。只有一定的容错机制,才能培养出更多可以完全替代国外芯片的全国产芯片。9 L" g$ R* @& t) D) @( O$ E- O
c" k! Z5 l2 ~7 Q9 n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制定自主可控芯片标准,建立自主可控产品目录。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帮助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这样真正研发自主可控集成电路产品的企业进行上下游企业配对合作,鼓励相关单位积极采用自主可控产品,认真探讨推进自主可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措施。
; l! r+ E! D0 F+ Z4 ^3 u' Z' l9 o$ x j: J1 r4 L" R# V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力度更大一点,政策更接地气一点,及早让更多人知道中国芯、认识中国芯、用上中国芯。
% [" J/ X2 m3 X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