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llevi 于 2019-8-30 11:19 编辑
, k8 u x$ |5 j
: z k1 B7 b4 r! r大神的64个开关电源设计技巧(二) / ?! [# n/ {' j
6 |9 \7 g$ R2 @( c
2 d1 v0 b0 z2 r6 ]% n3 z( [
6 F" T( D" C+ F5 i0 d5 v z34.结构设计,AC PIN焊线材的需使用勾焊,如果不是则要点白胶固定。 % f& W; _' G t7 N
( G+ T) H4 Y& ?, [1 n- q" H
经常被第三方机构退回样品,整改
; M, h7 O' d7 h) ^, |, f; u35.传导整改,分段处理经验,如下图,这只是处理的一种方法,有些情况并不是能直接套用 3 }. `" C. K$ f
5 d2 D9 |$ U% i L/ Q8 x1 h+ a+ Q
36.辐射整改,分段处理经验,如下图,适合一些新手工程师,提供一个参考的方向,有些情况并不是能直接套用,最主要的还是要搞清楚EMI产生的机理。 ! ]1 e% a, R1 A+ ~; w, h1 n. N
! f5 d8 G4 A* {' V3 g
37.关于PCB碰到的问题,如图,为什么99SE画板覆铜填充的时候填不满这个位置?像是有死铜一样
0 V+ P! y: @- e
% N0 B5 _8 a: Y+ AD1这个元件有个文字描述的属性放在了顶层铜箔,如图 / L" X+ ~( m- b" s( U0 r) B
' q$ Y$ W0 u4 l$ U* u
把它放到顶层丝印后,完美解决。
+ c$ X) `2 U" j+ d5 _- H# L0 v. ^% W
) H* v4 e2 X6 K) P1 i* @. o38.变压器铜箔屏蔽主要针对传导,线屏蔽主要针对辐射,当传导非常好的时候,有可能你的辐射会差,这个时候把变压器的铜箔屏蔽改成线屏蔽,尽量压低30M下降的位置,这样整改辐射会快很多。 . V' I7 g4 E, d- K/ a# Z
EMI整改技巧之一
! ~0 |, S; E( M; i& `39.测试辐射的时候,多带点不同品牌的MOS、肖特基。有的时候只差2、3dB的时候换一个不同品牌会有惊喜。
8 Y1 p/ C/ p2 L+ \: w( @EMI整改技巧之二 . H9 P5 R% s. _3 N! H, u+ C
40.VCC上的整流二极管,这个对辐射影响也是很大的。
& n m/ x! x6 k一个惨痛案例,一款过了EMI的产品,余量都有4dB以上,量产很多次了,其中有一次量产抽检EMI发现辐射超1dB左右,不良率有50%,经过层层排查、一个个元件对换。最终发现是VCC上的整流二极管引发的问题,更换之前的管子(留低样品),余量有4dB。对不良管子分析,发现管子内部供应商做了镜像处理。 4 k( }6 v9 j9 F5 N! d* o3 K
41.一个冷知识,如何测量PCB的铜箔厚度? 7 V5 R' g6 R& G( O% r" S
方法:在PCB板上找一条光滑且长的线条,测量其长度L,再测宽度W,再用DC源加1A电流在其两端测得压降U
0 ~2 [3 i( v! t3 b% A. s依据电阻率公式得出以下公式: 例:取一段PCB铜箔,长度L为40mm,宽度为10mm,其通过1A电流两端压降为0.005V,求该段铜箔厚度为多少um?
d5 V7 T/ B' R1 ~, `42.一款36W适配器的EMI整改案例,输出12V/3A,多图对比,整改花费时间3周。 * A% @( X$ L% v/ t
变压器绕法一:Np1→VCC→Ns1→Ns2→铜屏蔽0.9Ts→Np2 ! M e! s' ?& n( S6 g- [
PCB关键布局:Y电容地→大电容地,变压器地→Vcc电容→大电容地 $ X' [ g: |, U6 J% j8 p
注:变压器所有出线没有交叉
# _* X* ^ R3 c. I! [9 M图一(115Vac) 8 y+ N0 O# l. l6 g- Q: J- N
图一所示可以看到,130-200M处情况并不乐观;
0 C: G# W) v% m+ f130-200M主要原因在于PCB布局问题和二次侧的肖特基回路,改其它地方作用不大,肖特基套磁珠可以完全压下来,图忘记保存了。
$ x$ K: x1 I2 l% x为了节约成本,公司并不让我这样做,因为套磁珠影响了成本,当即NG掉此PCB布局,采用图一a方式PCB关键布局走线。 $ k; f) H( a* M' I" v
变压器绕法不变:Np1→VCC→Ns1→Ns2→铜屏蔽0.9Ts→Np2 " `: ]; L4 d9 G+ E* l) j s m
PCB关键布局:Y电容地→变压器地→大电容地 9 ]( |! S, @! s+ l6 l
注:变压器内部的初级出线及次级出线有交叉 + V" ~# J# Z/ `' b! Y5 _ {
9 f8 R: G1 i. B5 ^& c* C; C
图一a (115Vac) 7 t4 l( ^0 E/ g& n. G; O
图一a可以看出,改变PCB布局后130M-200M已经完全被衰减,但是30-130M没有图一效果好,可能变压器出线无交叉好一些。仔细观察,此IC具有抖频功能,传导部分频段削掉了一些尖峰; 9 i: h* J" C* G8 p" ?) w
图一b(230Vac) . l& d4 e# r1 [+ U5 _: c2 T c! y4 E
图一b可以看到,输入电压在230Vac测试时,65M和83M位置有点顶线(红色线) + j: a: q6 ~. ~! v0 ^2 N* i- h1 G
图一b-1(230Vac) . B% I: }* y& n5 M# Q
原边吸收电容由471P加大到102P,65M位置压下来一点,后面还是有点高,如图一b-1所示;
/ w$ G1 a: ^5 x: q/ z3 p7 m/ ?' ~图一b-2(230Vac)
: D0 N: K8 N$ f; F: W M变压器屏蔽改成线屏蔽(0.2*1*30Ts),后面完全衰减,如图一b-2; ! Q6 E! Y g, W( H) r. s: c7 W- `) c5 ~
图一b-3(115Vac)
/ L$ j/ X' _) t. a3 I8 i115Vac输入测试,后面150M又超了,发克!高压好了低压又不行,恼火啊!看来这招不行;
* D9 a" I* z5 X9 K( T/ N图一b-4(115Vac)
! ~( a: r( } ?0 U/ e' b$ C变压器屏蔽还是换成铜箔屏蔽(圈数由0.9Ts改成1.3Ts),效果不错,如图一b-4所示。
% r8 Y9 G8 x" I2 l! ]7 ?4 p图一b-5(230Vac)
1 _: Y7 N, J! s5 g) C8 J; ^115Vac输入测试,测试通过。 7 C: K3 ~. D( \: C
结论: - W& C$ d- x5 R2 G4 ]/ \
一:变压器出线需做到不交叉;
E# y8 r0 @: w+ h/ y* p f$ A二:Y电容回路走线越短越好先经过变压器地再回到大电容地,不与其它信号线交叉; - \" W5 T: z, W$ G3 C/ l
43.一款48W(36V/1.33A)整改EMI案例,仅仅是调整了肖特基吸收就把30-40M压下来。
2 Z9 L6 V9 _3 }+ E6 G; D" Y115Vac低压30M红色顶线 230Vac高压30M红色也顶线
$ A7 A* i6 n4 x. ] p! s调整肖特基吸收后:
+ k: |* V# w9 ]7 R9 e( `115Vac低压,走势图非常漂亮 230Vac高压,走势图非常漂亮 ; d5 V) \4 C: l- U* s3 A/ Z7 g- f2 _' \
44.安规距离一览表。
( }5 @/ m' S; f. ^7 Y" M1 N/ I- j& }
45.刚入门使用CAD、 pads上容易遇到的问题。 . t" \0 c' Z) j* U# @
a..PADS画好的PCB导出为DXF文件,CAD打开后是由双线组成的空心线段,如图:
, M9 ^) n: I1 `& E3 I8 \' Y; {) A; g6 f, C
刚开始不会时,是用L命令一根一根的描,狂汗 。。
6 o% e9 J& o& q1 H使用多次后,解决方法是使用X命令就可以变成单根线
+ V% B, D/ B/ kb..CAD图档线框转PADS做PCB外框图方法:
9 m v/ }, P2 e* M9 pstep1.在CAD里面刪掉沒有的线,只剩下板框,其它线也可以不删。
* g( X {8 l, e8 u" a* C8 Pstep2.在键盘上敲PE,回车,鼠标点中其中一边,再敲Y,回车,再敲J,回车,拖动鼠标把整个板框选中,回车,按Esc键退出此模式。
9 g6 t& N3 k6 t# k3 Ustep3.比例调整,SC 按空格,选取整个板框,按空格,任意地方单击鼠标一下, 比例: 39.37 ,按空格。
8 @5 o/ a4 x, k! R' F8 _8 h46.在画PCB定义变压器脚位时,要考虑到变压器的进线和出线是否会交叉,因为各绕组之间的绕线在边界处存在有45-90度的交叉,需在交叉出线处加一个套管到pin脚。
) D- M9 Y3 B- Q6 @. b$ R+ P/ v) T* c9 c" Z! i
47.PCB的热点区域一定要远离输入、输出端子,防止噪声源串到线上导致EMI变差,在不得已而为之时,可增加地线或其它屏蔽方式进行隔离,如下图增加了一条地线进行有效隔离。
" n( u: U5 a6 \: j# d1 i' A. D( g, A/ V" J- c% O
需注意这条地线的安全距离。
. G2 Q$ ]5 A+ l48.驱动电阻尽量靠近MOS、电流采样的电阻尽量靠近芯片,避免产生其它看不到的后果。
4 A' g4 A8 D- s2 r+ S* \8 Z% B7 yPCB布局铁律 0 l6 I8 v7 ]1 R! F6 l
49.分享一个辐射整改案例,一个长条形散热片有2个脚,2只脚都接地,辐射硬是整不过,后来把其中一只脚悬空,辐 射频段变好。后面分析原因是2只脚接地会产生磁场回路。 4 r) O3 j4 w- _: b6 Y5 `
这个整改花了很多钱
& X4 l% |- i. d50.配有风扇的电源,PCB布局要考虑风路。 # u# U" g5 T# F% \6 H4 Y- B9 }
一定要让风跑出去 . P2 O# W5 U- a+ J7 g, Z
51.棒型电感两条腿之间,切记,切记,切记,禁止走弱信号走线,否则发生的意外你都找不到原因。
, l, d2 \0 ~1 ~! v切记,以前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 `7 B( f. C# G8 j A
52.变压器磁芯形状选用小结 " ^: S' x, A; T% U7 z0 {- K5 }
a..EE,EI,EF,EEL类,常用来制作中小功率的变压器,成本低,工艺简单 0 q( J+ a/ l: W" C) [
b..EFD,EPC类,常用来制作对高度有限制的产品,适合做中小功率类 9 i8 }5 K! h' X6 {/ ~
c..EER,ERL,ETD类,常用来制作大中型功率的变压器,特别适合用来制作多路输出的大功率主变压器,且变压器漏感较小,比较容易符合安规 0 r" B- t/ y( B2 e% V
d..PQ,EQ,LP类,该磁芯的中间柱较一般的磁芯要大,产品漏感较小,适合做小体积大功率的变压器,输出组数不能过多 + J! s! O2 n3 U: Z# R+ x: D
e..RM,POT类,常用来制作通讯类或中小功率高频变压器,本身的磁屏蔽很好,容易满足 EMC特性 * r5 z# J1 e7 S" y, R' ?
f..EDR类,一般常用于LED驱动,产品厚度要求薄,变压器制做工艺复杂 + D' y, S( S y% _# e8 Z% B: S
53.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 2 o& X+ i% l! i; \: }- @
如反激一次侧的高压MOS的D、S之间距离,依据公式500V对应0.85mm,DS电压在700V以下是0.9mm,考虑到污染和潮湿,一般取1.2mm
& e6 b$ F$ K8 q8 F54.如果TO220封装的MOS的D脚串了磁珠,需要考虑T脚增加安全距离。 7 R. t) W& r, L5 v
之前碰到过炸机现象,增加安全距离后解决了,因为磁珠容易沾上残留物
8 A: ]/ m& x$ |- d1 A55.发一个验证VCC的土方法,把产品放低温环境(冰箱)几分钟,测试VCC波形电压有没有触发到芯片欠压保护点。 # w4 ^- ` g8 u8 C
小公司设备没那么全,有兴趣的可以做个对比,看看VCC差异有多大
9 t+ Y' v$ A* d6 N关于VCC圈数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4 v. R1 {- s) ?$ j6 r1 x8 w9 e- G
56.在变压器底部PCB加通风孔,有利于散热,小板也一样,要考虑风路。 $ \# \& X2 j; g" p- [
在安规认证,变压器温度超了2度左右时,可以用这个方法 ' _8 D* A! B/ A5 N& ]0 q( K
57.跳线旁边有高压元件时,应要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容易活动或歪斜的元件。
3 F& R; L8 |& F9 {- Q保证产品量产时的稳定性
* p' D' u+ B7 |( x. \58.输出大电解底部不得已要走跳线时,跳线应是低压或是地线,为防止过波峰焊烫伤电容,一般加套管。
( H5 W: K3 H6 S& j$ t$ }设计的时候尽量避免电容底部走跳线,因为增加成本和隐患 $ q4 M* ~: m9 l, m
59.高频开关管平贴PCB时,PCB另一面不要放芯片等敏感器件。
+ N* h& i# o% F, I: U$ [理由:开关管工作时容易干扰到背部的芯片,造成系统不稳定,其它高频器件同理
* C' e' B' w/ x0 F' i" D60.输出的DC线在PCB设计时,要设计成长短一至,焊盘孔间隔要小。 + D4 L; C$ { N1 X7 A3 K- Z1 T
理由:SR的尾部留长是一样长的,当两个焊盘孔间隔太远时,会造成不方便生产焊接 1 [3 x. Q: u c! A, [+ B
61.MOS管、变压器远离AC端,改善EMI传导。
( z e3 T' k- ~" H) ~& B理由:高频信号会通过AC端耦合出去,从而噪声源被EMI设备检测到引起EMI问题 , u; r6 V4 c W: _+ x, x& V. g% j
62.驱动电阻应靠近MOS管。 ( P$ }& L5 g+ o2 ^9 ]
理由:增加抗干扰能力,提升系统稳定性 ! y- M& w% u2 D; X
63.一个恒压恒流带转灯的PCB设计走线方法和一个失败案例。
& w, i2 v) m( j3 tPCB设计走线方法请看图:
. N p* G$ T0 T" A6 L$ L2 ^' S0 E
0 q: N- S+ \- D0 I% L i(a) 地线的Layout原则
' K6 Z4 w! q+ W如(1)(2)(3)绿线所示,R11的地和R14的地连接到芯片的地,再连接到EC4电解电容的地。注意不可连到变压器的地,因为变压器次级A->D3->EC4->次级B形成功率环,如果ME4312芯片的地接到次级B线到EC4电容之间,受到较强的di/dt干扰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等因素。 ) P6 u& c; |6 f" q9 h+ w
失败案例:
9 y" X, h9 Y9 p. m- w+ M7 E2 N0 v1 `- j* {. n
造成的问题:转灯时红灯绿灯一起亮,并且红灯绿交替闪烁。
. G" ~5 ^- Y D& {# V整改措施:
_: I3 y) Y" S0 ~) D/ c! U; ]: ^通过断开PCB铜箔使用一根导线连到输出电容地,隔开ME4312B芯片地,如下图:
4 {( E1 l. p6 n; F1 u0 R$ n" g' _. a% h9 \+ j
通过以上处理,灯闪问题已经解决,测试结果如下:
. S0 g' E9 i3 w3 S# @/ MCV15V 1.043A CV14V 1.043A CV13V 1.043A CV12V 1.043A CV11V 1.043A CV10V 1.043A CV9V 1.043A CV8.5V 1.043A
# [ x9 m# O1 i/ K% sCV8V VCC欠压保护 0 C7 l7 U- i% g# s
0-94mA转绿灯 96mA以上转红灯 & } Y, @' Q$ T4 R/ n- Q
转灯比例 94/1043=9%,转灯比例可以控制在3-12%
: v) P* j i; I+ n64.一个最近贴片电容涨价的应对小技巧,贴片电容都预留一个插件位置,或104都改为224P,这样相对便宜很多。 / N# h3 Z8 A( o7 W0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