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 Q! x9 s( h; }! C$ ?( |7 p% ^) F) I后面也是给一个IC供电了,没有其它了。这个图是最主要的部分了。  _7 e$ t7 n$ h2 \6 E. C, Q( q! |% X 1 ]# l* ^" H- I" \ 
2 B5 B3 ~; I1 d) @+ \  E4 x  
2 Z2 _* }, A9 _/ S说电流检测我觉得比较勉强,因为实际批量的板子上这个2.7ohm的电阻依然还在,如果只是测量一下系统的电流的话只在调试板子时用就可以了,正式出板会去掉的,不去掉放那干耗电干嘛。9 A  V" h- O2 k- x 4 o. ?5 \0 p" k 
  M; _; l" Z2 c! T9 t5 M  P, z- {' v' V 
我从别的地方找到资料有一个说法。当一个IC同时具有DVCC(数字电源)和AVCC(模拟电源)时,DVCC和AVCC要分别接两个电源系统,但很多应用上哪去找两路电源系统来用啊,多数都是一个电源。为了适应一个电源的情况,就在IC的AVCC脚上接一个2ohm左右的电阻到系统电源上。这个电阻常使用绕线电阻,必须具有寄生电感,实作电感用。那为什么又不直接用电感呢?说是因为电阻的成本更低。——这种电阻的特点在连接模拟地和数字地的0 ohm电阻上也常具备。" {3 B! |) H/ k& S/ { ) R, k8 c* B9 g/ C2 m+ x: z: D 
1 M7 c- U- S8 e) l  
) i# o0 b# a, @5 |% |7 A5 q8 \那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要这么接?我的思考是这样(但不一定对啊,欢迎大家讨论):2 @9 I* x' G+ {+ n( c  
8 n7 F$ U7 S' Z8 q6 i; F; d# F5 f+ H1 \7 Y- \. f4 `  
: `+ |3 K3 }' b( k. z9 G$ W数字IC因为其开关电路的工作特点,内部的电流时而大时而小,变化速度超快,这样会引起本身的电源管脚上的电压波动,产生大量高次高频谐波。如果有别的IC的电源管脚直接使用这种电源网络上的电压,那就容易引起问题了,所以旁路电容要设计上,甚至还用上2~3个这样的旁路电容。虽然在这个图上没有DVCC和AVCC,但是系统用电是从DC-DC输出上接的。DC-DC的工作原理导致其输出的电压一样具有高次高频谐波,这些高频谐波用相当一部分不能通过图中的作旁路滤波的100uF电容滤掉,因为电解电容对高频波越来越呈感性,所以相当一部分的更高频的谐波流入到系统电源中去了。为了将这些漏网之余的谐波干掉,小值作电感用电阻挥刀上阵了。又为什么是小值的?大了就耗电降压了。: k7 q+ V8 V* a; l7 |  
5 X  d$ }! {' D' M. c: m4 ]/ b0 L( H) @" m9 B5 p1 M / Z' Z6 q5 ?" F; [) a( z 
我查了很多相似的用法,这个电阻确是要求要1%精度的。 
: ], y1 ^  D, r, G' r- F% U. H( \* s6 y; A+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