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为什么要选择学习STM32?4 n* R9 k# g/ x5 F1 L) h
% I" F7 W, o; P1 @* S- l: g
我对未来的规划是以功能性为主的,在功能和面积之间做以平衡是我的首要选择,而把运算放在第二位,这根我的专业有关系。里面的运算其实并不复杂,在入门阶段想尽量减少所接触的东西。 不过说实话,对DSP的外设并和开发环境不满意,这是为什么STM32一出就转向的原因。下面是我自己做过的两块DSP28的全功能最小系统板,在做这两块板子的过程中发现要想尽力缩小DSP的面积实在不容易(目前只能达到50mm×45mm,这还是没有其他器件的情况下),尤其是双电源的供电方式和1.9V的电源让人很头疼。 后来因为一个项目,接触了LPC2148并做了一块板子,发现小型的ARM7在外设够用的情况下其实很不错,于是开始搜集相关芯片资料,也同时对小面积的AVR和51都进行了大致的比较,这个时候发现了CortexM3的STM32,比2148拥有更丰富和灵活的外设,性能几乎是2148两倍(按照MIPS值计算)。正好2148我还没上手,就直接转了这款STM32F103。 与2811相比较(核心1.8V供电情况下),135MHz×1MIPS。现在用STM32F103,72MHz×1.25MIPS,性能是DSP的66%,STM32F103R型(64管脚)芯片面积只有2811的51%,STM32F103C型(48管脚)面积是2811的25%,最大功耗是DSP的20%,单片价格是DSP的30%。且有更多的串口,CAP和PWM,这是有用的。高端型号有SDIO,理论上比SPI速度快。 由以上比较,准备将未来的拥有操作系统的高端应用交给DSP的新型浮点型单片机28335,而将所有紧凑型小型、微型应用交给STM32。
. k3 K! p/ G6 r- \* P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