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b) l- E$ t& Z. |" G- C接地
# K. ?1 ?4 `7 E; {引言7 d+ N! g% v) L | [; k
4 @4 h! L: }: d0 T/ R
接地,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篇帖子很难说的清楚,同时还想从例子说起,以便能够让大家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对我这样一个工科出身的硬件工程师来说还是有些难度,总怕表达不清楚或不到位,把大家引入歧途。尽力吧,讲的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体谅。 v" W; t- j4 b
7 s) z$ g+ v+ [4 b$ V. q$ E
以下一些基本概念,后续将着重讲工作地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因为,工作地是最复杂,也最容易在实际设计当中出错。当然也是硬件工程师必须要搞清的东西。9 ]1 _7 i8 \5 Z$ {
. M7 n8 |* t( k- i7 W
基本概念1 g8 q1 R3 z0 [
) O/ G9 {' O0 h7 k% f接地,比较直观的就是接大地。实际上,接地是一个系统级的概念,接大地已经不能清晰地描述系统接地的概念了。为了清楚表达接地的概念,可以引用亨利.奥特的定义:“接地是为电流返回其源提供的低阻抗通道”。& V/ N+ u T# V5 h3 Z. ^/ L! A5 I
4 a' Q" X, D* X8 ~+ u h; ]2 w
对于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理解,对于线路工程师来说,接地的含义通常是线路电压的参考点;对于系统设计师来说,它常常是机柜或机架;而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它却是绿色安全地线或接到大地的意思。
3 Y4 Y3 N4 Y4 J; s a
( J' n6 g* @3 Y; t接地的作用
' T6 V2 x% w R; a5 A N3 {, g- H' \/ x5 H
设计中接地往往基于各种理由,例如电力配电、安全、信号综合、防雷、EMI和静电放电等等。接地设计时,电流幅度和频率是两项关键因素,他们决定着接地应采用何种方式以及系统对接地质量要求的高低。根据接地需求的不同,接地的主要作用有:3 a; F1 v1 g( I( w
, c2 T) q9 n$ }' }9 K% \/ r8 ^0 d+ K防雷接地2 t1 d5 v, g5 H/ t4 V) C2 R
5 ~. B0 g0 _7 Q4 K- a
把可能受到雷击的物体和大地相接,以提供泄放大电流的通路称之为防雷地。这种接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防止人及物体遭到雷击,这些物体可以是天线、大楼、电子或电气设备等。
, h$ O4 z, a2 Q
1 r' m2 w& r( z+ n$ R7 m+ O由于雷电放电电流一般是脉冲性的大电流(可高达上百千安),其上升沿可达到微秒量级(1-10 微秒,持续时间100 微秒以下),因此要求防雷接地的接地阻抗要小。为了避免雷击电流引发机房设备之间的高电位差,要求设备之间特别是有电气联系或距离较近的设备进行低电感和电阻搭接。5 y+ y9 y* x) c
! d5 z' ^2 d! C9 k$ T9 E
保护接地
7 f" I: n4 D" o. l& _
# {# d# S0 N$ e. b保护接地就是为了保护设备、装置、电路及人身的安全。因此,在设备、装置、电路的底盘及机壳端一定要采取保护接地。因保护接地和人身安全相关,保护接地的方式在配电的标准规范中以及安全规范都有严格规定。0 l1 s M2 o- k I$ j% T
+ W, Y8 | m! \% {& K0 `
保护地主要用以保护工频故障电压对人身造成的危害,其保护原理是:通过把带故障电压的设备外壳短路到大地或地线端,保护过程中产生的短路电流使熔丝或空气开关断开。保护地的工频电阻要求较小,同时要求保护地的可靠性很高。从电源频率的角度来看,如仅对人身安全的保护接地而言,可以不对保护地提出低电感的要求。1 a; H R6 ~4 _
: G$ a# g: p% k/ y3 k! b工作接地0 r8 q& N3 G$ x1 O. l9 F2 e
: E6 c5 s4 @+ ~5 E" N2 ]工作地线是单板、母板或系统之间信号的等电位参考点或参考平面,它给信号回流提供了低的阻抗通道。信号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接地质量的好坏。由于受接地材料特性和其他技术因素的影响,接地导体的连接或搭接无论做的如何好,总有一定的阻抗,信号的回流会在工作地线上产生电压降,形成地纹波,对信号质量产生影响;信号越弱,信号频率越高,这种影响就越严重。尽管如此,在设计和施工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接地导体的阻抗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4 J1 v/ Y- c: ~* D4 b6 _. C1 s# R# L$ S: J. ~
屏蔽接地
3 ~: N1 c" p E, ~+ c) z# \
# u7 C; v- H. ^$ N8 M' _% O屏蔽接地是和结构息息相关的措施。电磁屏蔽时并不要求与大地连接,屏蔽结构接到大地上更多的是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 s3 G/ a% k; t
3 o5 H. n1 d% ^' `7 f2 D. I4 L为了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系统设计中常采用结构屏蔽的方法。为了使结构有较好的屏蔽效能,要求对结构箱体的开孔尺寸有一定限制,特别是通风孔。但是电缆出线往往会破坏了这种屏蔽效能,因此要求电缆在出屏蔽体时与机柜连接。# s! j( _% W! F% i
$ c! o2 m' E. `/ e! R9 c0 ]
防静电接地
& n- o! h" Y+ E3 \/ ~$ C6 R
; s# `( _7 f! C4 z% K静电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当人手触摸电子装备时,由人体附带的数以千伏的静电电压,会对设备中的电子器件发生放电,虽然静电的能量不高,但产生的瞬时电流足够大,有可能造成电子器件的损坏。
( C- @" v, e p& g3 s
& R! z3 H' X# n8 p [, J" ^1 I/ j人体产生的高电压静电通过没有接好大地的单板上安装的金属拉手条,会产生放电现象,如果单板上的电子器件绝缘处理的不好,瞬态“大电流”足以破坏绝缘造成单板上器件的永久性损坏。如果在机箱上装了防静电手腕,在人体触摸设备之前,通过防静电手腕把静电泄放到大地,以使人体和设备之间的电位相等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 A- I k9 y0 W" A" a! i2 m* T9 G# D3 b4 D7 Y( d" m+ Q; x
由于防静电接地大多针对人和设备,因此在人体和设备之间增加保护电阻(如防静电手腕中的电阻)防止机柜带电对人身造成的可能伤害,当然也可限制人体对地产生的静电泄放电流,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K$ E7 }$ F% j: I6 p) ^& K
$ a) b5 h5 ]7 B) Y8 y, O# Q6 H& @接地--目的
8 v. ]$ s! t" i8 x/ C; R, t5 m# T+ S1 q, H$ y0 s0 p4 [# N
上面提到了接地的目的,这节还是要重点说一下:% B! ~4 m& f5 c4 }7 w
: c* K1 o$ g9 j, R1 c
接地根本目的就是改变共模电流的方向。
" a8 m$ E0 m6 I% H7 E( d, h8 z8 w6 s5 \# p
对于任何信号,都会选择最小阻抗的路径返回信号源端。那么如何选择接地点硬件工程师必须认真考虑,产品的EMC问题和单点、多点接地关系不大,接地主要是为了改变共模电流方向;接地位置不对,不仅解决不了干扰,反而会加大干扰,不如不接地。
) R) q6 [% f" }( s. d: G2 n7 s+ F8 O H4 X9 T/ K3 j# l
产品中的外接电缆和接地线都是天线(又一个知识点,这里就不讨论天线的问题,留着其他帖子讨论),对于干扰信号,即使没有直接相连,也会由这些天线自动接收外部干扰,以及对外产生*扰发射或传导。所以接地点的选择依据就是避免这些干扰共模电流进入板卡内部。& b0 j% _; P0 Z: T/ W" f* k3 S
' d1 y) K ]# |( @% S9 h对于一些浮地产品,同样存在问题,因为浮地阻止不了共模干扰电流流入工作地。所以不要认为浮地产品,特别是一些自带电池的产品,就不需要考虑EMC问题,也许问题更严重。浮地对共模电流无能为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