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7910|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同贺著作《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pdf下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0 15: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6 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Ferrya 于 2018-10-26 09:41 编辑
    3 I, J$ H! B5 ^/ v4 w# u( c* ^
    4 ^, u: h; L) Z8 Z) R# D; M' R) |
    赵同贺著作《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pdf下载

    1 u3 r. H, K: P, h) T( L4 z1 U# D& L
    内容简介  9 R/ k! B& h$ n8 j
    《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开关电源基础知识、结构形式和设计理论,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动向与新型IC控制技术,对元器件的选用、新型控制器的原理,以及对各种开关电源结构形式的高频变压器设计作了示范性的演示,并对开关电源出现的故障作出了分析,讲解了维修方法。《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开关电源基础知识、开关电源设计理论、开关电源变换电路结构设计与应用、新型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经济实用电源、软开关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与电源效率和PCB设计技术。
    ) B  `# ?8 x2 t0 n! ]( E  《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对最新开关电源IC控制进行了剖析,立题新颖、贴近时代、分析清晰、语言通俗、内容丰富、应用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从事通信、军工、家电、医疗、工业控制、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开关电源设计人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0 o; `) T0 V/ p5 p8 J( R

    2 q# `1 V# K7 g8 N# h1 m图书目录
    & z0 M2 Z' J7 _6 |! E1 d+ K# T" L  J. z+ z/ p- Y
    前言
    - ^8 y( O- C7 ]# X/ |  m3 l第1章 开关电源基础知识! U# F$ m% R7 K8 E2 T5 X
    1.1 开关电源的含义
    $ h" j6 J4 n2 n1.1.1 开关电源简介" G$ v2 W6 N( a, \$ T: x
    1.1.2 开关电源的分类: R+ V/ N8 o' H3 f
    1.2 开关电源的结构形式7 n3 Z7 G+ `- W( @
    1.2.1 反激式单晶体管变换电路7 x4 T' j1 N' y+ C9 ^- e% H. S/ k
    1.2.2 反激式双晶体管变换电路
    5 Y7 X! R+ s: F' ~, d1.2.3 正激式单晶体管变换电路
    + H( I' P: l- R6 i: p7 I' P! Y$ V' `1.2.4 正激式双晶体管变换电路, U& ?) c3 v' J- S) w4 e& i$ }
    1.2.5 半桥式变换电路
    ' A. g4 l6 T3 {5 G! M6 U1.2.6 桥式变换电路; ]# U6 i& T( @; u0 N6 V6 S
    1.2.7 推挽式变换电路
    3 }! J* y3 d# g. I1.2.8 RCC变换电路
    ) M) U: Q2 F! l0 I4 ]1.3 开关电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用' Z$ ]& [# P' g2 @1 V* y3 A
    1.3.1 功率开关晶体管的特性与选用6 N) ]$ j* Z* N$ q: f  C  L0 B
    1.3.2 软磁铁氧体磁心的特性与选用: T* c7 d, x4 ?$ b" [& {; V
    1.3.3 光耦合器的特性与选用+ q9 D/ h* K1 r) @
    1.3.4 二极管的特性与选用
    " _1 z# S4 s4 f3 ~/ b: h% Q" R# O1.3.5 自动恢复开关的特性与选用3 x, q0 H/ m! N9 {; t( r4 k
    1.3.6 热敏电阻的特性与选用. k, |4 I# Y( D/ A
    1.3.7 TL431精密稳压源的特性与选用
    ( `7 D  \. P& F6 C% `) r7 \1.3.8 压敏电阻的特性与选用0 I2 x. P/ e) U% I" Z
    1.3.9 电容器的特性与选用
    # a, @2 l0 H/ q& R第2章 开关电源设计理论
    ) w' K+ a9 G1 [9 r1 y" b- x& F2.1 开关电源控制方式的设计
    6 r( G' a2 i5 n2.1.1 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 A( G# a- s! U5 i- _- t+ E
    2.1.2 脉冲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3 }3 N5 ]0 a( e: i& Y" j5 F& l
    2.1.3 开关电源反馈电路的设计* C& |& e* w  K
    2.2 开关电源各回路设计
    + _4 `3 x& R5 l- W0 x2 ?4 O$ ], S2.2.1 开关电源输入回路设计, f, G8 W- u! l! l. R
    2.2.2 开关电源驱动回路设计
    - n9 h7 X. [& J2.2.3 开关电源吸收回路设计
    . O8 x9 ]8 l+ t( L8 S2.2.4 开关电源保护回路设计
    6 u: z+ `( v) e2 ]2.2.5 开关电源软启动回路设计
    " ~  i* X: w# a" i1 t2.2.6 开关电源多路输出反馈回路设计5 a9 N9 u9 ?8 T7 O
    2.3 开关电源优化设计
      @7 g! B; z5 }2 K; I) r. E2.3.1 反激式变换电路优化设计
    , J/ n6 q; Y- T2.3.2 半桥式变换电路优化设计' _9 E& H1 ~0 S; S' i& d% w/ e
    2.3.3 全桥式变换电路优化设计
    ' I5 E  E, A6 W8 |' w; M3 N2.3.4 控制电路优化设计
    7 W( S* N9 n) X0 G. {$ G3 K2.4 开关电源设计开发存在的问题
    3 ~' c- w, O7 U6 I: N2.4.1 电磁干扰问题1 f6 N4 k- e2 h' r, l, C% ~
    2.4.2 效率与功率因数问题9 d. n9 C: W# ], F1 A# a( t- i1 R
    2.4.3 器件材料问题' d9 O: |3 @! r( z1 n" R# T; o6 s5 r
    2.4.4 功率变换控制问题( f2 F# ?) b8 T- T: p
    2.4.5 生产工艺问题8 V- F; [3 o- }7 p; }; w0 c8 K* h' c
    第3章 开关电源变换电路结构设计与应用
    ' ]# k# B( J, r2 p$ M4 U( x3.1 正激式脉宽调制变换电路% a- n9 c# Q. A5 k! [4 f' g$ ^
    3.1.1 NCPl337的电路特点
    # h& ^. g/ p* S1 _( l3.1.2 NCPl337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K# g2 k6 k& r, v0 }3.1.3 正激式高频变压器设计
    8 e! L4 s8 Y! |2 H2 b; F3.2 正激式双晶体管变换电路. y& H  T+ X3 B
    3.2.1 UC3852的电路特点
    9 Q$ h5 R# l+ r3.2.2 UC3852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6 n6 S8 m0 Z, Z, p; `8 W! P
    3.2.3 正激式双晶体管变换电路脉冲变压器设计; d& V& z3 }  ^4 a2 ~7 o
    3.2.4 正激式高频变压器设计; |4 X. X* c8 B6 b2 v! A
    3.3 反激式脱线变换电路
    9 b  X+ N) s8 {7 n/ U) |3.3.1 VIPER53电路特点: \7 I& K+ A' M% Y, {& t* b
    3.3.2 VIPER53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E& }$ c2 |6 \0 r& h3.3.3 VIPER53电路参数设计
    4 X* K2 q$ V7 d0 k/ U& l3.3.4 反激式高频变压器设计4 t  b% ~& e* A4 T
    3.4 RCC变换电路* `- P! R/ x$ B/ f0 d9 t. b
    3.4.1 RCC变换电路特点3 n9 @, x* G. {& \. N; `
    3.4.2 RCC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0 J) _$ Y) o" V; l$ g, H: b
    3.4.3 RCC变换电路变压器设计; R( c% d3 A9 M$ \
    3.5 半桥式变换电路; X  H7 G$ m7 Z2 j$ {
    3.5.1 概述
    ( c/ Y/ I3 m; F* t$ H0 C" E3.5.2 TL494的电路特点; ~; {5 I4 q9 ]  y! L
    3.5.3 TL494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 _/ o6 h8 `7 i* [3.5.4 TL494的保护电路
    3 ]1 a9 [5 o4 l1 N  {9 U* ~3.5.5 半桥式高频变压器设计
    2 X' E* Z3 _2 z  `! u3.6 桥式变换电路% p0 H" v4 O+ ]* I, L: p. `
    3.6.1 UC3525B电路特点及其应用  b! V+ X$ ]" ~- z3 C1 p
    3.6.2 UC3525B电路工作原理  e! l* N' [9 W: G
    3.6.3 桥式变换电路变压器的设计( y% _1 @( |* J+ e, J) Q2 i
    3.7 推挽式变换电路
    ( p! O5 u( P* G3.7.1 概述- a$ G4 I7 V( _/ m3 @4 t
    3.7.2 UC3825的电路特点1 A# g- D* s( J1 q: Z
    3.7.3 UC3825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w4 t# V0 {9 ]/ n! L, i( L3.7.4 推挽式高频变压器设计
    & {4 C& M4 W" r1 c' d第4章 新型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 R+ V: l( O5 Y- p( \/ A. ?4.1 绿色开关电源6 |* h$ a# T3 E3 Q3 Q
    4.1.1 采用结构简单、控制精确Ml,4824的绿色开关电源8 W) n0 w/ w, I/ q. n! ?# C  S% Q
    4.1.2 采用具有ZVS高转换效率UCC28600的绿色开关电源
    , O- Q" r* G! o+ L- Q' W! J, \4.1.3 采用先进的“三高一小”FAN4803的绿色开关电源: }% w- C7 s8 K: j/ ?6 Q
    4.2 变频开关电源
      C* r2 b. L$ k$ [4.2.1 采用适用于室内外的UCl864的变频开关电源
    % e; A: M2 w& t; C7 ~; q  z* r4.2.2 采用输入电压宽、性能稳定UC3845BN的变频开关电源
    ' @) Z/ Z% w: Y& {" R0 [& ~' j* K& u4.3 准谐振开关电源9 y* l+ c# o% G0 W; c% p& W! v
    4.3.1 采用高频率、高效率MC34067的准谐振开关电源7 g$ M3 R: q1 [, K
    4.3.2 采用高效、低耗、低EMI的TEAlI的准谐振开关电源
    , t# p, ?; d+ e# N; o  M+ N4.3.3 采用输出低电压、大电流L6565的准谐振开关电源$ f+ t7 c3 _3 t* i
    4.4 单片开关电源
    " x+ S9 f$ @0 Q! U4.4.1 采用三端单片TOP227Y的双路输出开关电源* `% s! }* r+ m# ~% G
    4.4.2 采用四端单片TNY256P的高效微型开关电源* K$ F! L: I# W, n) R( N
    4.4.3 采用五端单片MC33374的无辐射、高功率开关电源
    ) C% U8 y/ q7 x# S* ]2 M4.4.4 采用六端单片TOP246Y的多功能开关电源
    8 n/ o( f6 a; I/ V1 l5 T4.5 恒功率开关电源
    ' w" q) F% `' U/ @' d( M4.5.1 采用性能稳定、不间断SG6858的恒功率开关电源+ p" K# D4 B0 r: t& ?
    4.5.2 采用能自动检测调节UC3843的恒功率开关电源1 P4 y7 O& Z3 ]4 e, z
    4.5.3 采用ZVS软启动NCPl207的恒功率开关电源
    3 V" t# D7 `7 F" s- u& U  u, [. {! z第5章 经济实用电源
    2 U. b8 r2 n" ^5.1 通信电源' U+ r  {2 ?6 x/ K+ G! \8 \
    5.1.1 采用无辐射、高可靠性UCC3895的通信电源2 A  V9 u4 i# {' {
    5.1.2 采用模块式、大功率IPM-2M500N的通信电源6 {* p+ k/ e' R7 a
    5.1.3 采用高可靠性、不间断AC/DC、DC/DC两种变换UC3848A的通信电源3 p' \6 q3 l/ |  ~  E
    5.2 电视电源
    6 t. U4 i4 V- K5.2.1 采用具有APFC、抗EMI的TEA2261的电视电源3 f1 ~0 S* M- @, v. P* {
    5.2.2 采用具有电荷泵电压转换的ICEIQS01的液晶电视电源. `; h' Y( o4 p2 t( _4 {! s) M
    5.2.3 采用厚膜TCL2908的彩电电源) @9 @% Y8 h' S3 M+ ^
    5.3 计算机电源
    7 S! Y0 @( A" d  ]5.3.1 采用高效无辐射SG3535A的笔记本电脑电源( O3 a7 B/ `* }! q  O
    5.3.2 采用具有自动恢复功能的CW3524的笔记本电脑电源  k: V, j( P# `* ?6 x" j! e+ h
    5.3.3 采用低电流启动、离线式LM5021的台式电脑电源' g) `9 G7 P- W9 e& S
    5.4 充电器电源; ~+ m$ X2 k/ `& ~3 j
    5.4.1 采用单片恒功率LNK501的手机充电电源. K! R) r8 m! }4 |( j" u& ?$ G4 R
    5.4.2 采用截流式恒功率电动自行车用6N60的充电电源& Z1 C- q: E5 i0 G- K, T( D3 _
    5.5 工业用电源* S' x, w( Y, B) D2 y
    5.5.1 采用智能化数控机床用NCP1280的工业电源
    5 c% K2 ~+ ^& s  s5 |6 U* H. \5.5.2 采用能自动提高功率PKS606Y的打印机电源
    + V' Y" X% f3 o9 E5.5.3 采用脉冲比率控制模式IR4015的锅炉仪表电源6 ^& z0 c8 e# s0 ^: J( ?" q
    5.6 军工电源
    4 f3 D5 j7 K2 [7 I4 E% W5.6.1 采用四路控制TLl464的军工开关电源" g+ |  ~/ O1 L5 D9 N, B
    5.6.2 采用高效平板变压器IR2086的航天开关电源8 {. ~, b" Q$ r7 @( |( y* j5 M% R
    第6章 软开关技术# y, `; z/ A& h  \& ^
    6.1 软开关功率变换技术% ~& N& t. [8 b, Y
    6.1.1 硬开关转换功率损耗. ~6 S# M/ C0 S8 Y1 M. B
    6.1.2 准谐振变换电路的意义0 _; }7 e, c6 b+ C
    6.2 零开关脉宽调制变换电路
    3 ?. j3 Q9 W3 P( p4 B, g6.2.1 ZCS-PWM变换电路
    2 d$ q. L( B( }' b2 I. T8 t6 J6.2.2 ZVS-PWM变换电路
    5 {5 k' I# b" B6.3 零开关脉宽调制转换变换电路) T- n2 r) f. }# G, s
    6.3.1 ZCT-PWM转换变换电路0 |; n- s, z. }
    6.3.2 ZVT-PWM转换变换电路9 }  {: _- i- K! G2 O- B
    6.4 直流/直流零电压开关脉宽调制变换电路" W4 A% F' u7 x! o8 W1 I! n% {
    6.4.1 DC/DC有源钳位正激式变换电路
    ) N/ s# _/ n7 @8 U. `/ |. b" w. W6.4.2 DC/DC有源钳位反激式变换电路" V# Q, m& Z! B
    6.4.3 DC/DC有源钳位正反激式组合变换电路
    ; _' `& y1 }& j4 ?  x3 y2 [8 \第7章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与电源效率
    3 i; }0 ?3 f6 J6 K- q5 i5 k7.1 电流谐波
    8 l# y8 o  K- q7.1.1 电流谐波的危害! x) o9 f  [! G' K2 Z4 A: ^
    7.1.2 功率因数
    7 q. F2 l" c0 ?9 G4 d3 _7.1.3 功率因数与总谐波含量的关系3 w' H- v% F' K. t- b, d  w( ?
    7.1.4 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Y& k5 ~6 _$ U9 ~' K
    7.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p; r. }: r# S) `
    7.2.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优缺点
    % y9 G# C; c2 p: h7.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方法
    6 u. ]. [6 ~" Q: Z8 G. R# j9 X7.2.3 峰值电流控制法/ {2 P% f% @6 C& o
    7.2.4 滞环电流控制法
    " n+ M+ T. i* i, X0 [7.2.5 平均电流控制法3 B) F, L2 p- t" K2 p. V) f# P: O
    7.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 p' g" }# D7 C" a+ q- f7.3.1 峰值电流控制法电路设计
    3 M/ q$ T2 C# H: l. Z4 R4 y2 e7.3.2 UC3854用平均电流控制法电路设计
    ' ]' k; F& q; i! q7.3.3 ML4813用滞环电流控制法电路设计- g. I7 O6 J" o
    7.4 电源效率& C2 I" z" y9 @7 N: F( R
    7.4.1 高频变压器性能的提高
    2 s" R: m7 }- q. L0 c' G3 B7.4.2 开关电源效率的提高/ a) A. A! g( R( g0 e
    7.4.3 印制电路板设计质量的提高
    9 h3 D6 `) c: x$ }* o; C/ z第8章 PCB设计技术+ q) {( [' w) X/ ^7 k( D
    8.1 PCB技术应用
    " r, Z4 [5 m7 b0 b: O1 ~) @) R8.1.1 PCB的类型
    ' x9 u0 e  ~2 R% Y4 F! p8.1.2 PCB的布局、布线要求
    1 k' F& V- r3 f( i8 u/ f4 ]8.1.3 PCB的设计过程$ R  Q5 T* p* W6 ?1 n9 c1 ^
    8.1.4 PCB的总体设计原则
      l% T# x! K  J# T2 g& Z# J8.1.5 PCB的布线技巧2 k  B$ y* }, f  S
    8.1.6 元器件放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r, j$ Z" S& _
    8.2 PCB抑制电磁干扰的新技术
    + Y1 D' W$ F! h( s8 Q, |* y- C8.2.1 表面积层技术. [9 Y- u& u8 W$ l9 j
    8.2.2 微孔技术
    * A7 _' c0 V# P( v3 s0 q2 e8 Q8.2.3 平板变压器设计技术$ ~7 T* z' q. Q2 e' \7 i, j
    8.3 PCB可靠性设计* S0 O/ y. o0 k  E. {, Y) [9 z
    8.3.1 PCB的地线设计
    ' g+ c3 r; G! I8.3.2 PCB的热设计) n6 s- u6 y1 `' r8 q
    8.3.3 PCB的抗干扰技术设计( k- l0 A7 ]# A( i5 N0 Z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h$ y; }: ?8 ?0 \# j# C9 Y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22 15:07
  • 签到天数: 11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推荐
    发表于 2021-8-9 15: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资料真是不错,很稀饭和专业度好强,很权威和指导意义,学习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5-8-6 10: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L7 B; r! P/ R8 l  [8 j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4-26 15:14
  •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荐
    发表于 2020-2-13 18:32 | 只看该作者
    Ferrya,是否等于Fairy(仙女)+ya(呀)的组合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8-10-26 23: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8-12-1 03: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9-5-17 17:5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学习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9-5-20 16:2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错下载看看学习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9-5-23 14: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4 y7 g' u' T; l6 h4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3 17:55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