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楼主: app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层板叠层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3 15:47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16#
    发表于 2008-5-30 14:27 | 只看该作者
    信号-地-信号-信号-电源-信号 这种磁通效果会差些 尤其是内层都走满线的话
    5 H- l# }  ?# |1 p0 D: V5 A) Y信号-信号-地-电源-信号-信号 这种地跟电源有良好的磁通抵消,不过表层互扰比较大
    " E5 J6 f* Y% D) ^; `3 n信号-地-信号-电源-地-信号 能这样布线最好 不过也要考虑能不能走出来
    4 w) |- v6 W  M6 n' c地一般在电源下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8-6-2 22: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上次去听EMC讲座时讲过的,不知道老师是不是这里的ALLE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8-10-29 22:16 | 只看该作者
    安贊同二樓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8-11-11 1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ppl 于 2008-1-9 20:05 发表 & s3 Q5 t# K  q9 i+ i
    实在不明白% ]5 j- _0 z* \0 n, I
    0 s' I: m5 [6 ^) e
    信号,地,电源,信号,地,信号- ^/ _: A0 t" Y; k2 E; C  n5 A

    : U7 A$ L3 @8 m/ W
    / T& N5 j3 z4 {3 Y4 u2 N; k8 N+ j2 h2 D5 K
    信号,地,信号,电源,地,信号( h* j* e3 r4 h+ T% @& H
    7 O. c/ k! C9 V  G7 B3 |% z
    有区别么?

    , I  w# g+ v8 d3 ]
    5 {8 R5 L1 w1 v  j有区别,一般芯片和去藕电容都在top层的情况下,从去藕电容fanout来看,第一种整个回路(电源层>电容>地)路径会小一些,六层板的L3,L4间隔一般比较大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08-11-12 17:09 | 只看该作者
    信号        信号
    , ~; I8 P" u8 V# P( t8 L地            地( d% A/ X; x- i7 r- e% p  q
    信号        信号
    2 @  `" h7 Q/ y$ S& i0 Z信号        电源* E& y) j3 \9 j
    地            地
      f- W4 o! j! f, k# ?+ w信号        信号  R; k- ?5 N% i5 `! o
      H0 d4 \: z0 y9 b% i
    如果第四层信号,我不走走线,而是铺铜,效果是不是一样的????0 \  y. }* C' p
    请教大虾!!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09-2-12 17:50 | 只看该作者
    信号        信号  \0 F# ?. x+ c. K( q# j
    地            地, E2 b' R3 t" i* {+ l* F* I
    信号        信号
    2 K0 E# |9 [4 r3 D信号        电源
    1 P' {7 e# o7 m% o5 o# D地            地; u; ?' f# M$ y' w# U
    信号        信号) I9 }! D1 w, g  w
    6 P( w& y5 X/ \% `5 S
    如果第四层信号,我不走走线,而是铺铜,效果是不是一样的????
    1 F6 h9 m1 H4 y% |请教大虾!!0 [" S* u  L% u+ S7 D" O5 C8 I2 [
    may 发表于 2008-11-12 17:09

    " O  y- u( M) q  u6 y
    " @; T6 m" f' T2 C2 g7 x不一样。正片和负片的效果是有区别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9-2-12 17:5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省EMC还是少考虑,交给机壳吧。我做过个很拥挤的板子:6层,电源10来种,电流有大有小。叠层是这么搞的:T-G-S3/P-S4/P-G-B/P3 `$ l! ?! t; M* J0 ^9 _
    电源全在走线层,电流大的就整到第六层,其它酌情放。信号有3层了(B基本没走,是电源),电源在3,4,B层,最后搞定了。呵呵,难度还是很高的,可做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09-3-2 09:47 | 只看该作者
    那么请问到底两层地一层电源会不会产生翘曲呀
    3 a  B0 t# l% e4 z+ X% x% a" f# K& I+ d) D/ I+ e
    还有两层地应该是一层数字地 一层模拟地# ]' I7 Q. }8 {
    还是两层分别分割$ z9 r& m' P% @- Y8 u" n. q0 s
    ??
    - b6 l* d( e2 R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9-3-9 12:32 | 只看该作者
    你第四层铺铜,电源层也是铺铜,会不一样吗?只是叫法不一样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09-5-13 23:07 | 只看该作者
    信号,地,电源,信号,地,信号3 e; r; Q2 g5 d2 R3 J, t
    信号,地,信号,电源,地,信号  u9 c; m' A5 z! K" b; m
    涉及到信号回流的EMI.看你的主要信号走在哪层了。
    . \  u9 H; d* \4 A, I  d: A) S4 H. V6 l- G) e9 K4 A- r
    % W+ _) y0 c4 A9 t( X
    信号,地,电源,信号,电源,信号
    ; D, P) k1 j# S/ Z& g1 L5 I这个结构还是不要的好。中间的信号层最烂的EMI压制。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0-1-22 20: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的板子是不会用这样的叠构的。这样会有很严重的跨切割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0-3-20 0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lzhcqu % A. _* _3 w) v  e+ E3 ?
    : e7 L# ~+ w3 V" M: J$ l7 w7 V
    7 l- I* Y) f0 D! {; I2 |" D$ [
      如果你的信号层都走的是线的话,翘曲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主要是看这两层的残铜率差值会不会太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0-4-7 09:0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面的信号质量不知道是否影响比较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0-5-21 03:53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见过的几块板子都是电源、地紧挨着的,它们分开而且离得比较远的时候基本没见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0-5-22 01:16 | 只看该作者
    現在板子越來越小,有人考慮電源用TRACE供給,多一層空間留給地使用,不知效果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29 23:1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