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27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一个关于过孔与高速差分线之间的问题,坐等大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27 18: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过孔离高速差分线的距离当然是越远越好啊,那到底过孔离高速差分信号的最小距离是多少呢?
, L! I" t% s5 g3 {4 h& p" n2、如下图中纵向上过孔的个数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即高速差分线旁边最多可以有多少个过孔?
/ T) `% o5 U6 r/ @3、低速过孔是否对高速差分线没有影响,多高的速率可以认为没有影响?8 K$ a6 j! V5 s4 c& `
请大家各抒己见,谢谢!0 D: s! |. s& ?) T5 h  X) U
6 b8 Q& n$ s- i; L"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10-27 19:33 | 只看该作者
手機PCB上,差分線只需要上下左右包地即可,不太關注這些via。我認為差分線本身就是抗干擾設計,沒必要這麼刻意去保護。包地足够了

点评

上下左右包地,当然不用在意过孔啦!因为信号线和过孔之间用地给隔开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19: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9:53 | 只看该作者
woaidashui 发表于 2015-10-27 19:33
9 o/ g+ s7 X; C4 z4 k5 q- G0 e手機PCB上,差分線只需要上下左右包地即可,不太關注這些via。我認為差分線本身就是抗干擾設計,沒必要這麼 ...

# Y' N8 k2 F$ ]; N- f3 n6 k, V4 `9 w上下左右包地,当然不用在意过孔啦!因为信号线和过孔之间用地给隔开啦!
, R& {# D' S1 ?6 b( @: F*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5-10-27 23:55 | 只看该作者
過孔如果指的是其它訊號,一般同高速訊號建議遵守 3L 規則3L Rule)。
* ?' R5 |" k6 M2 H) H) e+ U# C; p- e! m
這樣建議的常見於 USB 或 DDR 的應用上。
' x: {* }& Y, a6 H
9 E% D* g8 i' Q" u
. @2 Y( S, O/ U

点评

3L规则具体指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8 09:31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10-28 00:17 | 只看该作者
來個英特兒(Intel)的 USB 建議!
( _8 p6 [1 v" u  G7 Z2 H/ C9 C  z, h$ k5 S

Intel USB 2.0 PCB Layout Recommendation.jpg (102.93 KB, 下载次数: 12)

Intel USB 2.0 PCB Layout Recommendation.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10-28 09:31 | 只看该作者
超級狗 发表于 2015-10-27 23:55
5 z: B$ N( j& w& ~! A1 d過孔如果指的是其它訊號,一般同高速訊號建議遵守 3L 規則(3L Rule)。& a! H# D2 h1 R; X8 l

: j5 Z3 `- T( R& p1 p) A$ n& m" E這樣建議的常見於 USB 或 DDR  ...
4 b8 {* m* F% Q# J8 x  P( O+ x
3L规则具体指什么?

点评

線寬的三倍距離,也有人稱為 3W Rule。^_^  发表于 2015-10-28 15: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10-30 18:42 | 只看该作者
借樓主的地盤,也順便諮詢一下:. P  ?8 d* r% d* B. W
我這邊要求Clock遠離其他信號線20mil,
7 j1 J, k/ a9 M' I2 iClock與其他走線、焊盤等,Layout直接添加rule,可以滿足20mil的要求。7 I3 ~/ c0 Z" h. O6 J7 N
但是這個規則里,不包含過孔。附圖里,過孔與clock就只有6.66mil。( J- p) K5 [2 f* ~; A5 p) o1 `
還有,為生產需要,95%的網絡需要加測點(附圖黃色高亮網絡),因空間限制,同樣不在這個20mil的規則里。! S1 ?# X; F+ S  d5 m+ K
那問題來了,過孔不是會影響信號質量嗎,難道過孔和測點難道是可以排除在外的嗎?& ~+ x$ g: X& h/ P  V& p/ _
) c1 ]+ s0 U' L. G5 Q5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5-11-2 17:0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是3W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5-11-23 16:37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几个问题其实就是问的一个问题,高速干扰,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需要考虑的你成本。如果只是理论研究没有实际意义。个人认为在不太KILL成本的时候,高速线离所有线号线5W以上,并且都做包地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29 23:28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