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关注固态硬盘的时候,往往会把目光放在价格上。而这也是制约其普及的一大因素。而固态硬盘之所以能受到用户的关注,还是因为它卓越的性能所致。我们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市面上各种SSD主控芯片,并分别用一句话对他们做了总结,来清楚的认识到他们的优缺点:
1. Intel 主控:优势体现在持续读取和低延迟上,随机写入优势明显,写入放大低,寿命有保障,性价比突出,适合作为系统盘。
2. Barefoot 主控:优势体现在持续能力上,性价比突出,买了不算吃亏,适合经常传输偏大文件的用户,写入放大中上,寿命不如Intel和SandForce。
3. SF1200 主控:优势体现在主控能力上,性价比不高,写入放大超低,寿命有保障,超级适合作为系统盘和程序盘,超级不适合做数据盘。官方指标水分大。
4. JMF612/618 主控:官方指标不错,性价比还行,寿命低,写入放大高,算法不理想,造成缓存利用率低,依赖性高,非常不适合压力大的环境。
5. 三星RBB主控:官方指标强于barefoot,实际性价比低,OEM产品多,写入放大高,寿命低,延迟高,性能跌的快。(对用的人来说就是悲剧)
6. Marvel Sata 6Gbps 主控:2个字,傻快。接南桥延迟低,持续慢,接SATA 6Gbps 延迟高,持续快。(主板非原生SATA 6G的悲剧),256G高端发烧友推荐选购。
以上几个方案对NCQ的读取优化支持程度为Marvel = SF1200 > Intel > Barefoot > JMF612/618 > 三星RBB。对NCQ的写入优化,只有最新的Marvel 和 SF1200有明显优势,Intel 受限于固件限制写入能力,所以不明显。
主控有能力但是被Intel限了,X25-E就很强。Barefoot,JMF612/618,三星RBB主控不支持NCQ写入优化。以上主控里只有Marvell SATA 6G和SandForce适合在高负载环境中使用。前者主动GC技术保持性能牺牲寿命,后者DuraClass截流技术保证寿命,保证随机性能,牺牲持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