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初,华为把旗舰手机用的麒麟芯片装进了智慧屏 MateTV 中,用手机级别的算力重构了智能大屏的体验。在智能电视品类,华为这种下重本的做法可以说仅此一家。但如果我们把智能电视盒子也算上,这种做法并不是华为的首创。 近期,有传言称苹果将在 10 月份推出新一代 Apple TV,其将配备苹果老款旗舰手机(iPhone 15 Pro系列)的芯片——A17 Pro,这是苹果公司首款3nm SoC。除了改用更强的光追芯片外,新一代 Apple TV 还将进一步缩小产品体积。 ![]() 图片来源:Apple 作为一个多年的 Apple TV 用户,小雷对新款 Apple TV 其实还挺期待的:在升级到 tvOS 26 后,液态玻璃效果确实为我这台 A12 芯片的老 Apple TV 带来了一定的性能压力。 但从实用性的角度看,我对 Apple TV 改用 A17 Pro 芯片的「意义」却有些存疑:Apple TV 当前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换一个 A17 Pro 芯片就能解决的。 生态位「独一份」的 Apple TV 如果单纯把 Apple TV 当作「电视盒子」,那它的更新速度几乎可以用「佛系」来形容。上一次 Apple TV 的芯片升级还停留在 2022 年,当时换上了 A15 仿生;再往前看,很多人手里还在用 A12 甚至 A10X 的机型。但即便如此,这些老机型依旧能流畅运行最新的 tvOS 系统。这种情况放在国内的电视盒子市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原因在于 Apple TV 和国内盒子的定位完全不同。 国内厂商做盒子,本质上是「内容补丁」。由于各大视频平台的资源分散、交互体验割裂,盒子的作用就是让用户在客厅里能更顺利地打开爱优腾、B 站或抖音。而 Apple TV 自诞生以来就想成为苹果家庭生态的一部分:除了要承担流媒体播放的任务外,苹果还给 Apple TV 加上了智能家居中枢、甚至轻量游戏主机(Apple Arcade)的角色。 ![]() 图片来源:Apple 换句话说,Apple TV 在苹果眼里是一台小型「家庭电脑」,而不是一块贴在电视上的「补丁」。举个例子,如果各位使用 HomeKit 打造智能家居,必须先设置一个「家庭中枢」;而苹果只允许三类设备充当家庭中枢:iPad、HomePod、Apple TV。 正因如此,Apple TV 的性能往往是「严重过剩」的。对于一台主要任务是解码视频流、运行轻量级应用的盒子来说,A 系列芯片的算力完全没有被吃满,导致更新的迫切性远不如 iPhone 或 iPad。 而从用户的角度看,Apple TV 也根本没有换新的必要,毕竟 Apple TV 没有「广告去不掉」「接口缩水」这种人为制造的痛点;再加上性能溢出明显,导致不少用户一台用五六年,依然不觉得卡顿。 所以,当传言说新款 Apple TV 将换上 A17 Pro 芯片时,小雷的想法其实是「旧的还能用,没必要换」。再说了,单纯的 A17 Pro 芯片,根本不能像华为 MateTV 那样,用性能的「量变」引起体验的「质变」。 提高芯片性能救不了 Apple TV 表面上看,把 A17 Pro 搬到 Apple TV 上,是一个很合理的升级逻辑。A17 Pro 是苹果第一款支持硬件级光追的移动芯片,能在 iPhone 15 Pro 上流畅运行原神、生化危机这样的游戏,带来了全新的手游体验。 但问题在于,Apple TV 的瓶颈从来不是性能,而是交互方式和生态匹配度。 先看交互。任何一台主机想要打游戏,首先需要解决「怎么操作」的问题。PS5 有 DualSense 自适应板机手柄,Xbox 有「一亿美元打造」的人体工学手柄,Switch 有改变了游戏硬件形态的 Joy-Con,华为 MateTV 甚至还做了「遥控器+触控板+手机+体感」的黄金组合。 ![]() 图片来源:Apple 相比之下,Apple TV 自带的遥控器,虽然在观影场景下还算够用,但一旦切换到游戏,就彻底暴露短板:小小的触控板根本无法承担复杂的操作逻辑,更别提动作类、射击类游戏了。 苹果当然知道这个问题,于是它在 tvOS 里提供了对 MFi 手柄的支持,能直接连接 PS、Xbox 手柄。但这其实把 Apple TV 的定位拉进了一个更尴尬的境地:既然要用手柄,为什么不直接玩 PS5?或者干脆接上 Mac 或 PC,体验刺客信条、赛博朋克 2077 等真正的 3A 大作? 这种交互与性能的不匹配也带来了 Apple TV 的第二个问题:性能和生态之间的错位。 Apple TV 的窘况:高不成、低不就 作为苹果首款支持光追技术的手机芯片,A17 Pro 的 GPU 确实强悍,但它依旧是一颗「手机芯片」。它可以流畅运行移动端的大型游戏,也能移植一些几年前的主机游戏(比如生化危机的重制版)。 但如果把它和真正的主机硬件横向对比,差距立刻显现。就算是多年前的 PS5 和 Xbox Series X,GPU 性能也远远甩开 A17 Pro。至于动辄 100GB 起步的 PC 大作,A17 Pro 既没有算力去支撑高画质,更没有软件层面的兼容性。 更现实的是,苹果连自家的 Mac 平台游戏生态都没能跑通。大量 3A 游戏至今没有 Mac 版本,即便 macOS 已经支持 MetalFX 超分辨率、兼容虚幻引擎,厂商依然不愿意投入适配。如果连 Mac 这样「全功能电脑」都难以成为主流游戏平台,那定位更窄的 Apple TV,凭什么靠一颗 A17 Pro 改变局面? 作为对比,MateTV 虽然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游戏主机,但它在交互上比 Apple TV 做得更激进。遥控器+触控板+手机+体感的黄金组合,至少能把电视性能用在「轻娱乐」和「家庭互动」场景上。比如跳舞类、运动类游戏,在 MateTV 上天然适配。 ![]() 图片来源:Apple 而 Apple TV 这边,即使性能再强大,也只能在 Apple Arcade 和极少数「3D 大作」里孤芳自赏。事实上,就小雷的体验来说,Apple Arcade 那种堪称「4399」的游戏阵容对 Apple TV 的帮助也极为有限。 Apple Arcade 的游戏类型以休闲为主,只适合手机或平板的碎片化体验;把它搬到客厅大屏上,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预期落差——既然是坐在沙发上开电视玩游戏,那至少得有主机级的体验; Apple TV 的性能虽强,却无法支撑这种心理预期的落差,导致 Apple TV 「性能看似过剩,体验却严重不足」。 换句话说,要想让 Apple TV 真正成为一台游戏主机,苹果必须做的远不止换芯片。 「生态产品」的问题,必须从生态的角度解决 如果苹果真的想让 Apple TV 走向「游戏主机」的方向,雷科技认为,Apple TV 必须在性能、交互和生态这三方面同时下功夫。 首先,Apple TV 要彻底解决性能的短板:换上 A17 Pro 对 Apple TV 来说远远不够,哪怕再强的手机芯片也无法撑起主机级体验;不如直接采用 M 系列芯片的多 GPU 定制版,让 Apple TV 的游戏性能至少追平自家的 MacBook Pro 产品。 ![]() 图片来源:Apple 交互方面,MateTV 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家庭场景下,交互的多样性比硬件的绝对性能更重要。想解决交互问题,苹果要么推出专门的游戏手柄,要么把 iPhone、Apple Watch 更好地纳入到交互体系中,否则性能再强也会白白浪费。 最后是最难的游戏生态。纵观苹果在游戏品类的「努力」,3A 级别的内容缺失始终是 苹果的短板。想把 Apple TV 打造成游戏设备,苹果必须说服开发者为 tvOS 制作真正的 3A 游戏,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 Apple TV 和 macOS 的游戏生态打通,让高性能的 Apple TV 能通过手柄直接运行 Mac App Store 的大型 3D 游戏。 也只有这样,Apple TV 才可能在客厅里真正抢到一席之地,而不是继续做那个「大屏生态拼图」。而从这个角度看,Apple TV 目前最缺的还真不是硬件算力,而是对未来大屏生态的想象力。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30 02:4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