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尔HIVA海娃官宣!人形机器人会做家务,比打拳跳舞更重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19 15: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家电头部品牌,终于出手做人形机器人了。. S! f" q3 E, Y  R6 i" g
    : ~8 C% }0 J( g0 D1 Y
    2 X; B0 A) _6 |  s& S' y: o
    $ i7 v! [; U& y& e" Q
    2025 年了,在央视春晚上大放异彩的宇树机器人将「人形机器人」这一概念带到大众面前。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的「竞赛项目」,比如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1 n& Q( ?- v1 X

    0 e% C: g4 ]7 x$ H
    % m0 H, w' A0 k% q, L但很显然,这些「大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毕竟对你我这样的一般消费者来说,让人形机器人打架的意义远不如让扫地机器人打扫卫生。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家电企业头部品牌海尔集团,在 2025 年 7 月 26 日,正式公布了旗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HIVA 海娃」。( m& y, }. q5 e: [

    + Y2 I! Q1 s# R$ L0 O' T+ A3 F
    1 H' r5 m2 N. v( H- z' F6 f/ t
    % E4 H5 {& j. q( B/ C. I
    图片来源:雷科技
    8 \! `7 B! F* X) I" I; T& o+ ]
    . C2 L7 y3 P$ v; E9 G- u- K

    / X) I4 _/ \- U" y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机器人品牌,海尔对「海娃」的「产品定位」相当明确——「海娃」将成为最会用家电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或者用更直白的话来说,「海娃」的产品定位是一个「机器保姆」。
    0 V  X/ \' ^  g, w& @2 u# t6 a+ b, L+ D0 @* d

    * y$ F: q' i1 X  Z不会打拳,却会打扫卫生的人形机器人
    : o& f2 S+ b* \) a0 T. ]. ]  n5 K/ W: C" N

    9 U4 \0 S, X  Y2 u' C. L: G! X! d" X' F
    在雷科技看来,海娃「机器保姆」这个定位,其实比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的自我定义都更清晰。
    - L# F% a8 W. L4 W, K. u/ I% P6 `1 @* C8 t8 \! s, d

    4 o6 s6 r  N. `1 ~/ f1 v9 e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人形机器人,无论是宇树、特斯拉、Figure 或 1X,基本都是朝着「类人通用执行体」这个方向走的。简单来说,它们先把机器人做成一个「能动能听懂」的人,然后再去找这个「人」能做哪些事情。这种路线看起来很正统、也更有想象空间,但真落地的时候,却没一个说得清「它到底在哪里用得上」。
    - T, d2 y4 b0 [  {* ]5 ?- C: a1 u& s/ A* T" [. ^! V; {) d
    . }) [  N7 Y) S& U8 h
    从产品演示的角度来说,跳舞、打拳、跑马拉松,这些说白了只是在展示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上限;但就场景来说,这些「技术演示」其实毫无意义,还停留在秀肌肉的阶段。+ T# u( k! v: y9 J. D( n

    3 E$ z5 G( V2 C, n$ g0 H
    , _* y; c% s2 k1 {" H: F8 P0 W
    9 |8 F  a% ?+ l) I4 `
    图片来源:海尔集团
    % l3 Q  V5 p2 |" a. a

    , ^+ X" W1 ?4 {
    : H/ e3 P- |8 [$ E! A但海尔的做法与他们都不同:海娃没有将「拟人」放在产品设计的第一要素,而是先挑了一类确定性的任务——家务,然后再造一个能执行这些任务的机器人。这种「倒着走」的逻辑,听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但从实际可用性角度出发,反而离用户更近。
      b' }! u1 G) ?9 f
    ; b7 z$ S7 A8 u/ b) Z  t% j7 L$ e) n2 B
    也正因如此,海尔其实根本没打算让海娃去证明什么「人形机器人的边界在哪?」这种行业挑战。它就只想把海娃变成一个能在家里活动、能识别家电、能按指令完成清洁任务的「高阶家政工具」。如果说宇树、特斯拉是在挑战机器人技术的天花板,那海尔的策略更像是「先确定地板,再讨论天有多高」。+ h4 `( @7 [0 P2 C
    : a% n7 A" e) P2 z4 i6 J* ?
    3 p! V# S. Z+ t4 Z( L4 H+ U* K

      e; @1 F( s. A$ B
    图片来源:海尔集团

      r* t7 U' @" P! y2 X8 F
    1 ?/ R) h: y) x  P7 m6 M  G: w! _- Y' O
    当然了,想要让机器人走向实用,海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先把海娃造出来,让海娃动起来。截至目前,关于海娃的所有「图像资料」都只有海尔集团公众号中的 CG 渲染图;另外,海尔集团在公众号中承认「海娃」的服务是通过工程师「远程遥控」来完成的。至于海娃什么时候才能「真人」出镜,暂时还没人给出准确答案。
    / ~+ ~9 @6 b& l
    / h! x" a1 b( E( a# A
    9 s, {" Q+ [0 ], T另外,有媒体发现「海娃」的外观和 2025 年 3 月海尔兄弟机器人与北京星动纪元战略签约时,放出的预热海报高度接近,相信后者也是「海娃」的合作方之一。! m' ^4 d; M$ f1 [4 S5 Y" y

    1 m% f/ ^* J2 w$ x8 k( ~3 K5 T6 \; o& R
    人形家务机器人普及难点不只是成本" n) G* G: O" `) P& F1 X5 |
    # f' F$ Q. t" d* _0 x- s; {1 a

    * r% R1 `1 \8 v5 s! W
    , \. D' \& ]% |" q" W* O3 Q8 G不过话又说回来,要说家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定价一定是摆在最前面的现实问题。
    4 v% ~) M9 z" X# e
    2 f+ N0 O  d7 P8 ~# ?  }8 ]" h3 M" G5 Z2 Y2 H
    就目前各家机器人企业公布的信息来看,人形机器人哪怕只是实现最基础的家务功能,整体的制造成本也很难控制到大众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而用户在购买人形机器人之前,心里都会算一笔账:如果只是扫地、叠衣服、擦玻璃,那买一台几千块的扫地机器人、叠衣机甚至请钟点工,都比几十万买个机器人回家划算多了。
    ( x5 Y' _* U) b
    1 e3 ~/ x! t" P( C# H9 p) B- G1 p6 N, q5 b
    即使随着头部品牌的扩产,人形机器人的边际成本被平摊,在成本之外,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在「通用性」「效率」之间做取舍。
    ' Z6 _2 H0 q( _
      a& I3 i8 [5 t8 M
    2 P$ Q2 a" s7 Z4 ^5 x虽然人形机器人强调「通用」,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通用本身往往意味着无法在单一任务上做到真正高效。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对一个家庭保姆机器人来说,「人形」未必就是效率最高的设计方案。* \/ @! e8 ~3 `$ u

    ) k6 J- N* h: x# g' q! }- y( @' [3 ^& _

    5 p4 r) U9 o. a$ J; A
    图片来源:京东
    9 F5 g7 D! ~# n5 ?* Z
    / @0 \: m; J/ l/ d( E. i! J

    / e- i  g7 J2 D# a. E2 f- F传统家电产品讲究的都是「专用设备专用结构」,比如扫地机器人之所以能迅速扫完地,是因为它的刷头、轮子、传感器、路径规划,全都是围绕「扫地」这一件事来优化的;炒菜机之所以炒得又快又均匀,也是因为机械臂和锅具完全根据炒菜任务量身定制。专用设备每一个零件都是为某个任务服务的,因而效率很高、成本也相对更容易控制。
    2 ]: ]9 O# D2 w: D9 x( H# f1 [" x( \# }8 e, ]' J! G/ ?7 B

    1 {* F$ T" Q) z5 G" Q但人形机器人为了实现通用性,却必须刻意模仿人的形态和动作。这种仿人设计,天然就决定了每一个动作环节都会更加复杂,也更容易受限于人类身体结构。: x) b( G: [$ Q/ v5 A) I& ~2 {

    ' O4 Y2 l1 |) V" D0 C. @) f* q
    # O* B9 K* ~3 m4 E$ l以扫地为例:人形机器人非要「手持吸尘器」完成任务,不仅要花费更多的机械能去稳定身体,还要频繁调整姿势和手臂角度,效率上几乎不可能胜过专门设计的扫地机器人。同理,叠衣服、洗碗或是擦玻璃,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动作可以完成,但相比专门的自动设备,效率必然更低。
    : x7 r2 C! L' R( W$ o" {5 i  {  m1 P$ b6 H+ Z
    2 _: F7 D; h$ l* G( |" l) t
    更进一步说,日常家务场景本质上并不需要机器人完全拟人化。人形的优势在于通用,但通用就意味着放弃了对任何单一任务的最优设计。「人形」设计可能注定只能解决任务的多样性问题,却无法解决任何单项任务的效率问题。这种本质上的瓶颈,才是除了定价以外,家用人形机器人想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最现实的阻碍。8 p9 i! O! K6 p8 \
    % ^$ I& ^2 n% `% a4 [

    4 }0 v: M+ ^- r「懒人经济」才是家用人形机器人的破局点& S: P7 w& s; H5 d. b4 o' _! Q% D8 K

    % i; R! E  D0 {8 z( j& t7 A) q, s& J

    % m3 s; M0 Z9 e) O9 Q虽然说现阶段,或者短期内的人形机器人短期内还难以突破「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颈,但雷科技始终认为,家庭场景才是人形机器人的最终的归宿,在工厂等产业场景应用的机器人更多是“营销噱头”。5 o$ `& u! L$ R: Q: U
    7 h/ w6 Z; N( O0 i

    ! ^7 ~+ W4 u2 ~% ?毕竟家庭场景里的生活杂乱又琐碎,本来也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效率标准,没人会计较叠衣服多花了几分钟,也没人会在意扫地稍微慢一点——我们之所以考虑用人形机器人做家庭保姆,并不完全是因为机器人的效率比人高,但很可能只是因为人不想做这些家务。
    9 d) i2 X; v7 T# G
    + a7 W" S8 R1 \6 E( y9 u& F) x' s2 j5 g) G) x. V
    或者用更直白的话来说,人不想做家务不是因为人的效率低,而是因为人会「懒」。2 s4 ^% `0 F  P$ b" x# U
      ]9 T/ L. o. X# J+ \& B
    . x( u, `1 m" D' `* S

    & N) }3 @3 n& R3 C
    图片来源:海尔集团

    8 e7 s& k; }" A8 P0 C) _3 Z) u
    7 |5 \$ D- }" w" r

    ) L2 B" s1 G3 e; h* A8 f2 a/ Z6 {! K' s而这种「懒」,恰恰也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最大的机会。人形机器人不适合工业场景,因为工厂需要的是「最快最好用」的设备,人形机器人把螺丝「打冒烟」,也比不上一次可以拧紧 50 颗螺丝的机器臂;但在家里,哪怕机器人扫地、拖地的时间是人类耗时的两倍也没关系——只要比自己动手更省心就可以。
    2 @! D# c/ [2 H8 d6 s" U* k1 ?2 C" Q/ B/ H% @

    % o7 A! T7 F  b5 p- Q从这个角度看,海尔做海娃的逻辑其实非常现实。海娃短期内可能无法真正取代任何专用家电,但它至少能把目前杂乱无章的家务事用一个明确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家庭用户感觉「更轻松」。而这恰恰才是人形机器,或者说所有机器诞生的意义——将人类从烦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 c; y0 S! V, H8 P0 o* b8 \+ Y
    9 m6 }9 V7 u, a! }; q2 {
    + {) Y: z  M0 i  j' }当然,从目前来看,无论海尔还是宇树,人形机器人短期内走进千家万户的难度都极大。但长期来看,如果人形机器人真的有一天大范围普及了,那一定是我们的「懒」,终于战胜了对钱包的恐惧。  \' u) w; Y. k+ t' e. V, J

    $ t8 U0 H5 W# r$ [- m『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 22: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