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EDADZE365 于 2024-6-6 11:49 编辑 8 Z# Q' v5 u" }# I- T+ N% e# V4 v: n
+ y- `2 I: q2 K; u; u+ O& \- I$ d; I7 A
m) g0 Q- @9 ]- _
8 b6 q7 `; Q$ G9 a. V1 d/ ^电巢获悉,成都派兹互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兹互连”)于近日完成超亿元产业方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投入、产品迭代及技术创新等方面。 同时我们了解到,派兹互连已与多家领先EDA/CAE产品企业达成深度融合协议,加快打造电子系统级设计一站式EDA平台。 : v. P" q+ A2 `' C0 v0 t+ }# T
派兹互连是国内成熟的板级EDA软件及综合解决方案商,以中国电子系统设计与制造的行业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行业首创的集成、开放的电子系统设计和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成立之初即受到资本青睐,一期总投资达5亿元。
1 ~$ ]9 H; {) M) J7 r% ?作为一家年轻的本土厂商,派兹互连却早已打下稳健的根基。公司成立时就已聚集了兴森科技等本土化供应链、生产链的产业链资源优势。2024年1月1日,该公司独家收购了西门子EDA的 pads Standard和PADS Standard Plus软件的源代码及中国区业务,依托PADS软件的成熟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生态,叠加本土产业链资源优势,派兹互连深入洞察国内客户的实际需求,短短半年,便迅速打造出国产自主版本SailWind。 5 j0 v7 [9 z8 g2 P
据悉,2024年以来,派兹互连已取得多家消费类、工控、ODM、汽车、面板、医疗等重量级客户青睐。此次再获亿元级融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加速产品迭代,推动其在国内板级EDA市场快速发展。 8 w+ h6 W' {' `, |- ?: d
6 q+ t. |0 _0 u; F5 e+ v/ H7 q. L' }5 W$ c5 s+ ]- g$ H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是半导体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帮助工程师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各种设计任务,同时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通信系统设计、 FPGA设计等多个领域。
- K5 }" N: Q- n' P3 J近年来美国为遏制大陆半导体向高端化发展,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所发布的技术禁令,已覆盖产业链多个重要环节,其中之一即EDA软件。 4 e( u, e$ ~# p& b
EDA软件的全球市场规模仅百亿美元,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EDA市场规模将达到145亿美元,放在整个半导体产业中其产值微乎其微。 4 d2 B/ o! P. J& \ }1 Q& }: T
但EDA位于半导体倒金字塔的塔尖,支撑着全球约400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市场,以及近2万亿美元的电子信息产业,进而影响着近40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具有极强的杠杆效应,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而国内的集成电路市场相较于全球其他地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EDA工具的杠杆效应更加明显。 # B3 q% p) b/ y5 x4 a s3 W; {0 d |) v
就是这样一个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中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的软件工具,国产化之路却尤为多舛。
) O, k1 A2 h4 F% J放眼国际,80年代是EDA产业的“英雄时代”,EDA领域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Siemens EDA(原 mentor Graphics)、Synopsys、 cadence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后来逐步形成了极高的技术壁垒。 3 B7 W( ?3 l7 `2 H8 J6 p
回顾国内,中国EDA产业的发展起步并不晚。在EDA三巨头相继建立并逐步站稳市场的80年代,国内EDA产业一度陷入与今日非常相似的境地:被“卡脖子”。因此国内在1986年就组织了国家队集中攻关EDA,“熊猫系统”进入市场。 ' Y9 {" `# J6 I; \. k& Q* Z& r3 ?" C
但就在国产软件进入市场的第二年,相关技术“禁令”解除,国际巨头们开始对国内EDA产业进行针对性的打击,比如对熊猫系统覆盖到的强势环节提供免费工具,并纵容盗版,而薄弱环节则提高收费。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国内市场快速被三巨头占据,并导致本土EDA产业发展几近停滞。
( O2 B6 S: H' D+ C! o
% d9 a2 a/ f, o在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下,本土EDA厂商自主化进程及市场拓展速度显得十分缓慢。2010年以后,国内部分EDA企业才逐渐崭露头角。直到近五年,随着中美“芯片战”的持续,国内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力,为国产EDA发展提供了沃土,国内EDA企业数量、融资事件、产品与技术发布增速明显。
* r3 E5 w/ B% @+ K% @8 E$ Q2 F据不完全统计,国内EDA企业数量已多达120余家,其中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芯华章等厚积薄发的企业步伐领先,进入全球EDA市场竞争中的第二三梯队。与此同时,国产替代大背景下,EDA行业投融资规模整体走高,过去两年间中国EDA行业融资事件超过20起,融资企业超16家,融资规模或超20亿元。
5 ~2 z8 u: d: {. e* E4 K) y# k融资潮下,行业队伍中已陆续出现一些黑马企业,派兹互连即凭借技术优势、生态优势及产业链资源优势等受资本青睐。此前的产品发布会上,派兹互连负责人称公司一期总投资达5亿元,而本次产业方追加投资又达亿元级规模。 & `5 H& ?" k) `$ S ]" `
今年4月,派兹互连正式发布自主可控的板级EDA工具SailWind。板级EDA工具属于系统类EDA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称为PCB设计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也是国内缺失的一环。SailWind的问世,可以说填补了国内板级EDA工具自主可控、成熟商用产品的空白。 ! |5 C4 W4 s0 t9 _- W
据悉,派兹互连已发布的EDA软件SailWind功能性全面,涵盖 RF设计、高速设计、3D设计、封装设计以及PLM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还是混合电路,都能提供实时设计规则检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_9 e7 O; q$ z2 @" u: _& S在自主研发上,派兹互连融合中国电子系统设计与制造的行业客户需求,致力于打造行业首创的集成、开放的电子系统设计和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从而实现组件、子系统和系统级设计之间的协作。 1 `' a1 K7 B2 ^# N# _
据最新消息,派兹互连将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跨平台、AI增强设计、元器件管理集成等多项业内领先功能的全新一代SailWind产品。 * j' H. X2 t* Z' ^6 S
EDA工具和设计流程的研发投入巨大,发展周期长,但收益可观,国产EDA行业需要更多有耐心的资本入场,为EDA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 i" ^1 c* t2 d) W9 L6 S# g3 Q- r' a% { J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纵深推进,显而易见的是,众多行业将被深刻改变。半导体行业受之影响尤为剧烈,一方面是与日俱增的算力芯片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软件生态。“相较于制造环节,软件工具与算法有天然的贴近性,这也使得EDA行业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演练场。” 1 a6 }3 w) L6 y, g1 [. ^0 y! k
AI技术,特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可以帮助EDA工具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P* W& p: a1 ~* l/ lCadence报告显示,机器学习在EDA的应用可分为四个方面:数据快速提取模型;布局中的热点检测;布局和线路;电路仿真模型。
* I, |8 L* @% x4 Q" s基于深度学习等前沿AI技术的EDA工具,能够实现对庞大设计空间的深度学习和超高维建模,并以此指导芯片设计全流程的智能选择和优化,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另外,AI技术还可用于收集和学习大量的设计经验数据,实现对设计问题的模式识别及智能诊断,辅助工程师完成设计闭环。 3 t6 Q& B- Z5 G) c
总体来说,AI为EDA工具提供了实现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的可能性,带来空前的深度升级和颠覆机遇,将大幅推进整个EDA产业的智能化转型。
) j, A& `: ^$ ]过去一年里,EDA三巨头都在加速探索AI对EDA工具的赋能。去年4月,新思科技宣布推出AI驱动型EDA解决方案Synopsys.ai,该方案覆盖先进数字与模拟芯片的设计、验证、测试和制造环节;Cadence也打造了AI驱动EDA方案;西门子EDA也拥有多项AI技术,包括“良率提升”“建库”“数字验证”等。
0 H% g. h J6 d5 v7 k7 t' M
4 M7 h, W6 M5 q; d4 m& q( C
2 x$ V5 B- G C% H可以看出,AI在EDA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此前,派兹互连负责人亦表示,公司将在AI智能化方面基于产品功能构建“智能建库,智能布局,智能布线”等解决方案用于提升设计效率与准确性。 ' f6 J$ O2 Q! w5 m* i5 v* j
目前,AI技术对EDA工具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功耗等方面。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EDA工具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 [% I: j4 l, k5 G1 o2 R
. ]% ?* k$ m& X) Z2 G7 q
! P3 \. u5 T4 S; ~* @7 {随着国内产业链逐渐完备、下游需求景气度高涨,国内已经具备EDA技术发展的土壤。在需求、供给、政策、资本多重驱动下,本土EDA企业在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以派兹互连为代表的本土“新秀”,为行业创新队伍注入活力。 - z. W4 l, H1 d; R+ u- J
与此同时,本土EDA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A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据悉,派兹互连预计在今年年底发布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版本SailWind4.0,真正做到代码重构,及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板级EDA工具。 + i' W3 x$ \: A/ N( v M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本土EDA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机会。当然,本土厂商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和协作,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 U2 T+ W5 z. G7 l5 e" U
- |# Y; q" @" C) S' u) W' b: }/ R
6 P, E3 k$ M e1 d1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