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仅按照理想情况进行目标功能和一般性能设计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各种电子、电气设备(或含有电子、电气部分的设备)都将实际工作在电磁环境中,所以必然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同时它本身又作为干扰源去干扰别的设备。电磁兼容设计就是针对电磁干扰来进行的,它与可靠性一样,要保证设备或系统在存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可靠地工作,就必须对其进行电磁兼容设计。
* S# I$ ~; i4 ?, ]
2 k0 n& u$ p# t" `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方法一般有三种:问题解决法、规范法和系统法。
8 f) m8 q( `& w, e) Z4 f
% o7 Z. g* T; Y4 H! {1 W: T问题解决法是过去应用较多的方法,就是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产品问题后进行改进。它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经验方法。系统或设备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做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到安装完工试验定型时,发现电磁干扰问题,采取“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维方式予以解决,往往需要对设备以至系统进行拆卸、修补甚至重新加工,既费时又费钱。因此,问题解决法是一种过时的方法,它是在电磁兼容性理论不够完善、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不够系统及电磁兼容性分析预测尚未形成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 I7 }% l, G+ X+ ^, a' A2 [4 e9 r0 _
规范法是指在产品开发阶段,就按照有关电磁兼容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使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早期解决。该方法以系统和设备遵循的标准所规定的极限值为计算基础,由于各种标准和规范中的极限,是基于同类系统或设备中最严重的情况制定的,因此可能导致具体设备的设计过分保守。由于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和设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规则,因此该方法为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了预见性和综合性,故它比问题解决法较为合理和进步。, I7 e B A8 w6 N, X C
& B5 h* H4 f Q& G- d! J系统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设计方法,它在产品的初始设计阶段对产品的每一个可能影响产品黾磁兼容性的元器件、模块及线路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辅助设计工具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分配,从而为整机产品满足要求打下良好基础。系统法在系统或设备设计的全过程中贯彻始终,全面综合考虑电磁耦合因素,不断地对各阶段设计进行评估检验和修改,因此这种方法还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预测手段。它是现代科技综合运用的最佳工程设计技术。( `2 B: z5 p: D4 E$ s1 ~
! c. X0 H4 n# |# B
当然,无论是规范法或是系统法设计,其有效性都应是以最后产品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或枪验结果为准则,必要时还需要结合问题解决法才能完成设计目标。
5 |( x8 d' Z" W Q( p8 G4 a l( V, A; [4 A/ ], J
电磁兼容设计要求 电磁兼容设计的内容包括:①分析设备或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和要求,正确选择设计的主要方向;②精心选择产品所使用的频率;③制定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控制计划;④对元器件、模块、电路采取合理的干扰抑制和防护技术。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参数有:限额值、安全裕度和费效比。限额值指的是参数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安全裕度是设计要有余量;费效比指的是投入与效果的比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