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K8 \1 U' L! I
. ]& j/ H) _* Y2 @( W; t
6 C* g: D {& A2 X- s6 D- @
EDA365论坛特邀版主
原华为首任互连设计部长、中央硬件部副部长
美国研究所中央平台部部长
$ ?$ a& W7 M" r# b& T8 `20多年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经验,成功开发了业界高可靠、最大批量复制的32路高速交换机用户版、高速路由器、ETS及CATV等不同种类硬件单板和背板系统;组织构建华为互连设计技术体系,在硬件开发领域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平台建设、人才成长与发展等方面经验丰富。
) k1 w) ^2 R7 n: e1 m" f2 f% Y( q! g
* J5 _. d* G8 K$ J; c, j4 L
$ W" |2 T+ @5 M0 F1 ?9 s
& v& \* P6 b9 l* Z9 L9 ~3 ]0 }" y( b胡老师:
4 |# M- b' \2 ^0 b( c7 T6 ]: H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所以如今的新硬件时代对硬件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3 c1 m& o$ `0 T$ a. H! D 首先是综合能力要强;其次是情商要高,因为要跟人打交道:要么是找你来做设计,要么你找别人去做设计。你做设计的时候要跟周边的人搞好关系,每个人都有两把刷子,只有合力才能把产品做稳定、做出高质量。
. H9 u# D, f( f/ ^+ X" \4 E 但是一般在企业里,低端的硬件人员也容易被取代,就比如这个电动牙刷的硬件人。当然,如果水平高是不容易被取代的,而且越老越吃香,因为工程经验越来越丰富。但是反观软件行业,一般是越老越不值钱了。
& ? t& B$ u& c/ f# k. M; T M) @! L6 ?3 _$ y* @( a
如果软件硬件要相互转行,硬件转软件容易,软件转硬件难。因为硬件是有特定的设计环境的,必须有一个参照物,然后把这个参照物做出来,再去测试,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软件的环境是在电脑上装一个代码,就会有很多资源可以用,只要看过开源的软件以及能读懂别人的代码,就都可以有参照物。
0 U# W3 C/ M+ C( k9 H2 X# H8 Z 这两者是不太一样的,所以硬件的门槛明显会比软件高。我见过身边很多硬件转软件的人,没见过软件转硬件的。如果软件做到一定程度想转做硬件的,这是没有意义的。软件人员必须往更高的软件层次发展。
9 T- P) _) Y; _7 v$ n2、硬件人的舞台在哪里?
0 v+ T" j5 B" Z3 Y2 e7 A5 x: p
胡老师:8 p" T% u0 e) U( a- R! B
硬件这个行业,如果可以,我建议尽量往一线城市寻求发展。在你年轻该奋斗的时候,不去一线城市寻找机会,你的眼界会打不开。哪怕是在一线城市拼杀之后觉得生存不下去了,再回去,那几年的经历和阅历也是赚的,竞争之后被留下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这些道理,我年轻的时候就是没有太明白,其实我应该更早的出来历练的。
. F1 p: ]/ }1 E j
这就好像我喜欢打羽毛球,不一定要跟世界冠军比,但一定要知道羽毛球馆里谁打的最好,因为羽毛球馆都有教练,那肯定是要和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比。我天天跟自己这帮兄弟打,觉得打得挺好的,跳出自己的圈子之后,其实水平很差,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外有人的道理。
, E: X4 q' I& H; y 你现在抱怨的东西,能够做出行动积极去改变才是最重要的。在新的领域新的疆界去跟水平最高的人一起拼搏,自己也才能跑得起来。
/ N4 |( \4 L5 H+ [; N
之前有学员问我,想从技术到管理,要怎么做?我的观点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不要把管理作为事业追求。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顺势而为的事情。管理必须先是管事和管项目,其次才是管人。年轻人择业的时候就关注两件事情,第一:我学什么技术,这是我安身立命之本。第二:我怎么服务他人?只有先服务好别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华为的CEO孟晚舟,她到华为来的时候是高中生,她老爸把她放在前台。先学习怎么服务好别人,怎么接待客户,怎么对别人是有用的。
4 ^* I# o! o8 T7 c& X) }/ @, G
真正的管理者都是在技术学习中、工作中打拼出来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把某一项工作做精之后,他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才有可能升到管理职位上来。
: C1 q, d: B G6 K' v" m2 r
5 z" t' Z$ A' H! Q
( J4 n1 G, G x; w% @& ]8 \$ X1 J6 f, w1 d7 P0 F7 H B
3、 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呢?
% I( v% N' w& r% [胡老师:
0 [' G7 R" S6 A* L3 ^# v. \1 ~ 当你迷茫时,多做少想。其实什么事都要自己经历了才深有体会,因为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的我最多是充当一下导师的角色,给到大家一些指导。但其实有很多人还认识不到导师的作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比如练羽毛球,有人愿意花上万块钱请教练来教,有人说要自己练,这两种选择方式最后也将走向不同的结果。教练的启蒙作用太大了,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如果小时候没有教练教他标准动作、基础技术,他靠自己野路子出来是没戏的,将来越往后走,越会发现那些基础纯正的人,胜出的几率更大,这就是导师的作用。
0 x1 ^4 E) _4 W3 U 再比如说电巢,正在跟某个企业做员工培训,如果企业现在能用到我们教的这一套纯正的方法,并在工作中继承发挥出来,那肯定可以在技术层面渐渐领先其他的企业。去年我们给一个企业的员工做培训,结束后跟之前的人相比,这批人的基础明显好得多,他们将来上升的平台和空间,也会高很多。不说别的,至少他们突破困难的能力、承受压力和打击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强很多。
% ~& g: G |2 ?" `4 M; E; o 如果一定要给新人一些嘱咐和建议的话,我就想说:无论干什么事要先想着怎么去提升能力,要先做,再畅享未来。现在正是赚阅历、累积经验的时候,要是在该拼搏的时候想太多,做的太少,那永远也不会成功。
/ ?+ h4 j$ `0 d" I
+ u" q3 H+ ~$ q
总结我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我在没有能力去设定目标的时候,就会少想一点多做一点,反正也没有钱,就先充实自己,之后有机会了再去发光。不要老看别人,好像别人没使劲就成功了,那只是你能看得到的地方,但往往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会藏着更多的艰辛。还是要时刻坚定自己,勤奋、努力、多学、多交流、多实践、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 ^- W. T0 R: @9 y3 `* q! F
感谢胡老师的分享,本期全“心”对话内容暂时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