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PCB布线规则中,有一条“关键信号线优先”的原则,即电源、摸拟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差分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接下来,我们不妨就来详细了解下这些关键信号的布线要求。
' P5 u7 R; [; ]
2 O0 ^2 d/ _+ d) c$ o: z" q5 \$ p! A5 m" B3 j! }1 b
模拟信号布线要求
( F$ \" C4 f' B+ f* S7 d. p) p {/ J0 s
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抗干扰性差,布线时主要考虑对模拟信号的保护。
6 o! T! x! A% E2 x4 u' J; t
; F1 s8 h& J" y0 o$ P对模拟信号的处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x7 Y) X! E! N: }& R+ f# r7 b7 o$ d d/ [
1. 为增加其抗干扰能力,走线要尽量短。( S# O Q' Y6 }# w, Y
: g+ d) @' s( v. R! z$ ^1 n# L9 S3 ?2. 部分模拟信号可以放弃阻抗控制要求,走线可以适当加粗。 z2 U2 \, Q& m* e0 y4 X$ G
% a6 F1 v! v6 h* m" J" y
3. 限定布线区域,尽量在模拟区域内完成布线,远离数字信号。
1 r/ s; R8 p# \1 O/ K
: A% D2 X; {, r" g8 b0 \高速信号布线要求9 e3 r6 u3 `9 W0 @; ^
I8 e3 J ~; c' n" L
1. 多层布线
9 G4 _5 }6 ]7 ]- _ \% ^" r0 v. h1 A% ]/ c3 c" M- u" M8 m, s
高速信号布线电路往往集成度较高,布线密度大,采用多层板既是布线所必须的,也是降低干扰的有效手段。合理选择层数能大幅度降低印板尺寸,能充分利用中间层来设置屏蔽,能更好地实现就近接地,能有效地降低寄生电感,能有效缩短信号的传输长度,能大幅度地降低信号间的交叉干扰等。
9 B/ h3 K; v4 `' M" A5 f( M' c7 q0 K( `
2. 引线弯折越少越好
$ ]7 J6 w' _$ G- m6 E7 T
, U! A1 e" W5 }- T7 [# g6 P; J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弯折越少越好。高速信号布线电路布线的引线最好采用全直线,需要转折,可用45°折线或圆弧转折,这种要求在低频电路中仅仅用于提高钢箔的固着强度,而在高速电路中,满足这一要求却可以减少高速信号对外的发射和相互间的耦合,减少信号的辐射和反射。
, O% F+ [# A3 H- L* f4 l! P! e' q( f& |8 L5 @& D% Y
3. 引线越短越好/ H9 y, i3 x$ S6 @/ H# o8 [+ G
& j8 _; @/ L, L6 g高速信号布线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引线越长,带来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值越大,对系统的高频信号的通过产生很多的影响,同时也会改变电路的特性阻抗,导致系统发生反射、振荡等。9 a" o. H' @- C2 n5 a
- _/ ?3 l- P6 x& k6 m' G
4. 引线层间交替越少越好* r7 d( f( _. |3 T& z+ Q
3 W9 S: ]$ J$ M7 K
高速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层间交替越少越好。所谓“引线的层间交替越少越好”,是指元件连接过程中所用的过孔越少越好。据测,一个过孔可带来约0.5pf的分布电容,导致电路的延时明显增加,减少过孔数能显着提高速度。
. o6 e( v( b% t2 @0 c% g0 m5 q, V$ r5 t7 ?+ l
5. 注意平行交叉干扰
; Q( Y3 c V2 I5 Z' N: Z9 _! ]' D# ]4 a; M* r" V2 ^* N: b
高速信号布线要注意信号线近距离平行走线所引入的“交叉干扰”,若无法避免平行分布,可在平行信号线的反面布置大面积“地”来大幅度减少干扰。6 V# B& `! H2 i, X
+ `! E7 _2 Z0 T. q
6. 避免分枝和树桩, m) l7 k7 w4 k1 I2 D, H2 u1 E/ U
9 ~$ ?$ e% X' I0 ~8 Z: A
高速信号布线应尽量避免分枝或者形成树桩(Stub)。树桩对阻抗有很大影响,可以导致信号的反射和过冲,所以我们通常在设计时应避免树桩和分枝。采用菊花链的方式布线,将对信号的影响降低。
( l% b" y- R! O* @% n6 ~: n: P3 l( a6 L' Q9 I
1 e) I0 ~; A$ C/ }+ s" b
7. 信号线尽量走在内层1 c( [! P6 ~, W, _
* f! b! `2 u- s$ `+ u
高频信号线走在表层容易产生较大的电磁辐射,也容易受到外界电磁辐射或者因素的干扰。将高频信号线布线在电源和地线之间,通过电源和底层对电磁波的吸收,所产生的辐射将减少很多。
, [: A8 n: s+ j
1 Q/ J+ d& `0 G2 F- t4 y6 o' y时钟信号布线要求
( t6 t& q4 S% I1 n$ B$ x& [( X r. Y
& A; X* Z2 @# X; t' l0 j5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时钟信号是一种在高态与低态之间振荡的信号,决定着电路的性能。时钟电路在数字电路中点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时钟的处理方法也是在PCB布线时需要特别重视的。在一开始就理清时钟树,明确各种时钟之间的关系,布线的时候就能处理得更好。并且时钟信号也经常是EMC设计的难点,需要过EMC测试指标的项目尤其要注意。
& \. `1 n" p$ M- J0 ?; B2 y1 u; _9 G2 X: f' d
时钟线除了常规的阻抗控制和等长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 }, \4 Q( i1 K( k4 z
, B3 e5 U7 S) c$ q1. 时钟信号尽量选择优选布线层。
# C# f- W8 ]3 P% z( d' \* A' [
( P# v8 J: m% k2 E; E) V. D2. 时钟信号尽量不跨分割,更不要沿着分割区布线。$ F2 p( T0 X& u5 |$ x
0 Q O2 p6 n$ i) Q' p# A( P) I% [3. 注意时钟信号与其他信号的间距,至少满足3W。
: d( K4 D7 |; j J/ J% x& T& p6 I6 m: \1 F5 Q# `0 D1 F; P
4. 有EMC要求的设计,较长的时候线尽量选择内层布线。& I" N: K3 n7 p- R
. D" m& f8 {% \- M8 r3 E* t
5. 注意时钟信号的端接匹配。0 \. g M4 x4 H3 c+ B
' C1 G4 O: Y6 f6. 不要采用菊花链结构传送时钟信号,而应采用星型结构,即所有的时钟负载直接与时钟功率驱动器相互连接。4 k' ?8 Q% ^$ O8 |
* a* g- \1 a4 T7. 所有连接晶振输入/输出端的导线尽量短,以减少噪声干扰及分布电容对晶振的影响。
" f9 J5 b7 [6 t5 s$ Q) X8 b" G7 b. B+ x
8. 晶振电容地线应使用尽量宽而短的导线连接至器件上;离晶振最近的数字地引脚,应尽量减少过孔。
* m1 Q9 N; h/ q( m; A
/ z) N, d; p$ y& \: R9. 在数字电路中,通常的时钟信号都是边沿变化快的信号,对外串扰大。所以在设计中,时钟线宜用地线包围起来并多打地线也来减少分布电容,从而减少串扰;对高频信号时钟尽量使用低电压关分时钟信号并包地方式,需要注意包地打孔的完整性。
2 i1 w, b$ Y! [8 B6 r; D/ ? m' `
差分信号布线要求% ]3 j Y0 X6 V3 ?* b
) d7 z# F |# ^5 [2 b差分信号,有些也称差动信号,用两根完全一样,极性相反的信号传输一路数据,依靠两根信号电平差进行判决。为了保证两根信号完全一致,在布线时要保持并行,线宽、线间距保持不变。( D9 R! R3 T3 Y/ e: `) _
+ P1 o/ ^7 k3 D! {' }* a4 O/ g
2 l; k5 _9 A3 h# M2 _在电路板上,差分走线必须是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两根线。5 w' t6 K9 _! i. y; n- ~
0 x; e0 e. X& Z4 d7 G& p
1. 等长:等长是指两条线的长度要尽量一样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 O( n$ h+ j( h2 i
3 E, E$ F2 J, j m1 \1 m+ v
2. 等宽等距:等宽是指两条信号的走线宽度需要保持一致,等距是指两条线之间的间距要保持不变,保持平行。" K5 s9 E, h4 y0 a2 T! _ E; R' W$ H
1 R- K; ~5 V2 [. j% u$ ?& z提醒:尽量为时钟信号、高频信号、敏感信号等关键信号提供专门的布线层,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采用屏蔽和加大安全间距等方法,保证信号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