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8-28 15:16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亮度LED主要分为红外光的GaAs体系和AlGaAs体系,红、橙、黄、绿色的AlGaInP体系,绿色和蓝色的InGaN体系,以及紫外光的GaN和AlGaN体系。目前InGaN体系的蓝光光效已经较高,再结合四元系的红黄光,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照明、背光、显示、交通指示灯等领域。紫外光LED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半导体紫外光源在照明、杀菌、医疗、印刷、生化检测、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和保密通讯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红外光LED主要包括峰值波长从 850nm到940nm的红外LED,广泛应用于遥控器、驱动器、电脑鼠标、传感器、安全设备和显示器背光等领域,红外LED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家用电器、安全系统和无线通讯产品等。 K% _8 L* V- C- R; n8 f
8 J6 p/ V. M; E& S 白光应用是蓝光LED芯片的重要市场,也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其采用蓝光芯片加YAG黄色荧光粉从而形成白光光源。目前,国际LED大厂在大功率蓝光芯片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国内LED芯片企业目前主要是在中小功率蓝光芯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前几年的过度投资引起了产能过剩,导致中小功率蓝光芯片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价格战”。对于蓝光LED芯片而言,主要的发展方向为硅基 LED芯片、高压LED芯片、倒装LED芯片等。对于中小功率LED芯片市场而言,目前主流市场的趋势为0.2-0.5W市场,封装形式包括2835、 5630以及COB封装等。对于其它细分领域,如垂直结构的芯片,封装后可以应用于指向性照明应用,如手电、矿灯、闪光灯、射灯等灯具产品中。
+ L o& O9 s+ q0 Z6 R+ B% v* j2 C& b0 \- P- h$ A
\! r* B* w4 W/ `0 D& O% r 硅衬底LED芯片渐受关注5 t' e- U3 y7 C* i( X" i
8 l0 _9 Y5 S" J& Q5 O+ i8 w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蓝光芯片一般都是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其中以日本日亚公司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蓝光芯片是在碳化硅衬底上生长,以美国科锐公司为代表。+ _: I: l1 V' _2 q. P f
3 Y# c# _2 G/ l- j T, ^/ n 近年来硅衬底上生长的蓝光LED芯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硅衬底由于可以采用IC厂的自动生产线,比较容易采纳目前IC工厂的6寸和8寸线的成熟工艺,再加上大尺寸硅衬底成本相对低廉,因而未来硅衬底LED芯片的成本预期会大幅度下降,也可促进半导体照明的快速渗透。硅基LED芯片在特性有下列特点:
: t" z4 W5 c+ _& C- w1 j) e' ^; Q
5 @ T% V9 K! Q u ● 垂直结构,采用银反射镜镜,可使电流分布更均匀,从而实现大电流驱动;
5 d6 x/ _- M2 v0 ^+ @4 n6 }2 M# N$ Y) S. |# l
● 硅衬底散热性好,有利于芯片的散热;* s2 g) X$ u5 d7 P+ D) H; Z- j: U) ]
+ z* H0 e/ v- `# Y* `3 G
● 具有朗伯发光形貌,出光均匀,容易进行二次光学;& Q) O! S' M7 W* Q5 M/ {
4 |+ Q0 w$ R. m. {. j
● 适于陶瓷基板封装;9 e2 N; m! q1 I/ Q( g3 ?4 M
4 Z& n% t9 f6 |; r
● 适合于LED闪光灯和方向性较强的照明应用,可应用于室内、室外和便携式照明市场。
. M- Z, f+ L* ^- N9 j! k1 x2 G d, g6 F$ l- j# @% Y
在硅基LED芯片的开发上,晶能光电在2009年就曾推出小功率硅基LED芯片,被广泛地应用于数码显示领域。2012年6月晶能光电在广州发布了新一代大功率硅基LED芯片产品,引起了国内外LED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推出了包括28mil、35mil、45mil和55mil在内的四款硅基大功率LED芯片,其中45mil芯片达到了120lm/w的光效,并在年底达到了130 lm/w,且可靠性良好。硅基LED芯片陶瓷封装后,与国际知名的产品相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引起了国内外封装厂和LED灯具厂的极大兴趣。据报道夏普和普瑞也宣布于2012年底实现了硅衬底白光芯片的量产,推出了两款白光芯片;另外,包括三星、欧司朗、晶电等大厂也正积极从事于硅基LED芯片的研究。& D3 H$ d. l- C4 H0 }2 G
! q( z3 N: K5 T- B2 ~9 e高亮度LED芯片市场新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c; k/ f" {& u9 v+ V E; N
% V; B0 b; l o: k/ Q0 M! F LED 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LED芯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促进半导体照明走入全家万户。由于硅衬底具有成本低、IC厂制造工艺成熟等特点,随着6-12寸大尺寸硅基LED技术的不断发展,硅基LED技术将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这对于LED产业会产生重大影响。# s& ~0 L5 |& C q0 U0 S
0 t P! p- w! f- y `9 ~ 高亮度芯片面临的发展瓶颈- K _7 n4 A8 ]4 }1 t: e4 z1 [
& C5 D' Z9 x. _7 n F 当前,半导体照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蓝光LED芯片的光效要不断提升,成本要不断下降。目前科锐基于碳化硅的LED芯片已经实现了200lm/w光效产品的量产,研发水平光效可以达到276lm/w。在LED芯片成本下降和光效提升的这一竞赛中,目前正遇到以下几个发展瓶颈。
! z" t" w) V3 D- y5 `7 u
# a6 A8 o4 D4 Y: {0 W! j! T 第一是蓝光芯片存在的Droop效应。在大电流密度条件下,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会下降,有试验表明Droop效应是由包括俄歇效应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这个效应限制了蓝光芯片在大电流密度下的使用,从而阻碍了流明成本的下降。. B2 k0 ~; z' u u |
4 k9 Z3 x! ?, Y: L9 ^
第二是绿色能隙(Green gap)和红色能隙(Red gap)。当波长从蓝光进入到绿光波段时,LED的量子效率会下降,如530nm的绿光量子效率下降很快;对于红光而言,在深红色光谱中内部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但对理想白光光源中的橘红色发光波长(如614nm)而言,其效率迅速下降。这些效应限制了绿光和红光芯片的光效提升,延缓了未来的高质量白光的产生。另外,绿光及黄光LED效率也受到本身极化场的冲击, 而这个效应会随着更高的铟原子浓度而变得更强。
6 E$ z+ z* {8 p1 H+ W, ~3 P4 G
0 D [7 f9 u9 }( g( i2 f 第三是外延的异质生长问题。由于外延生长时晶体中存在缺陷,形成大的位错密度和缺陷,从而导致光效下降和寿命下降。目前蓝光芯片无论是碳化硅、蓝宝石、硅衬底技术都是异质外延,在衬底和外延晶体之间存在晶格失配导致位错,同时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差别在外延生长后的降温过程中产生热应力,导致外延层出现缺陷、裂纹、晶片弯曲等。衬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外延层的晶体质量,从而影响光效和寿命。如果采用GaN同质衬底进行外延生长,利用非极性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活性层的缺陷,使得LED芯片的电流密度比传统芯片高5-10倍,大幅提高发光效率。据报道首尔半导体采用同质衬底开发的nPola新产品,与目前的LED相比,在相同面积上的亮度高出了5倍,但GaN同质衬底对于LED而言仍过于昂贵。( H8 h! Y6 [9 P; e6 A) ~( b: ?
( n( k4 q2 I8 D/ J9 M3 s& D
总体而言,在蓝光LED芯片的未来发展上,倒装芯片、高压芯片、硅基芯片等都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倒装芯片由于散热好可以增大注入电流,不用打线可以提升产品在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高压LED芯片由于可以更加匹配供电电压能够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再加上定制的IC电源,最适合于LED球泡灯;硅基LED芯片由于可以在6寸或者8寸的硅衬底上进行外延生长,可以大幅度降低LED的成本,从而加速半导体照明应用时代的来临。对于其它颜色而言,红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的光效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红光和绿光LED芯片光效进一步的提升,未来白光不一定就是目前的蓝光LED芯片加黄色荧光粉的形式,也可能是RGB或其它的形式,未来白光的封装方式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5 I, F* s" C! h8 |8 _& j
$ d$ N: `1 A# ~
8 y' ?$ E5 d7 d1 Q8 f#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