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任正非曾说过,在进行多产品布局时,要学会在非战略目标上,拒绝客户需求,集中优势资源将一种产品做到极致。
c+ i8 _$ {1 F+ N, q9 O
& i# _% q. y( I3 E( E7 {很多人说,拒绝客户好难。其实核心问题是,你用什么方式来拒绝?拒绝之后,你能否用你的方式帮客户解决问题?你能提出超出客户预期的解决方案吗?' d3 P8 i, B4 h' O+ Q H3 ^
\/ |1 A! ~. ]9 N这一点正是华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m; `9 E2 D+ O
- K+ B" D# N+ m1 k' }5 K& ^11 X: `$ a/ g7 R! D" a
4 R: x' B5 G3 w- u
华为如何拒绝客户需求- {* P- o' h3 C2 U
" g" q2 I; i( r! q& c6 U! \# K& W首先我们要思考:什么是需求?4 ?' [; [- c4 B- w( ~- b
- v! D0 m% R# r, t) k8 i9 O
需求 = 问题 + 解决方案
8 F4 x2 \" t$ a _: d# a' T3 Q0 I! N
华为早年推出过一个产品叫“C&C08交换机”(简称08机),在手机还不太多的时候,学生用校园卡输密码就可以打电话。推出之后,校方提出一个需求:要求08机在晚上12点自动切断电话,早上7点再自动恢复。
" P$ S/ g" M/ E7 T
* d- Z, ]# P6 M" \+ M8 C: v3 o华为的产品运营拿到这个需求之后,首先是分析问题:为什么客户提这个需求?沟通后发现,原来是校方不希望学生在夜晚休息时间打电话,影响同宿舍人员休息。- I7 k$ m0 p6 V( G0 H5 B( Z' ]! E4 h
+ }# [( r/ w E$ q& w4 q7 b- I1 S+ R
基于这个需求,华为的运营提出了两套方案:
) C' ?7 }6 I7 Z/ c9 _3 J ~. l# D' E
在08机上设定一个按键,输几个代码可切断,再输几个代码可打开。但此方案需要人为操作,而大学里的宿管阿姨大多年纪较大,未必能懂怎么用。! U. x* y, i9 ]% c* {- N( a
* ^" e6 s7 Z5 r9 z通过行政纪律规定,要求宿管在晚上12点直接把电话锁起来,第二天再打开。这个方式十分简单易行,最终校方答应采取这种方案。$ w& x$ Y; h4 p9 Z: Z2 B' \" l
7 B; `! h5 j2 J
这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自己对需求say no,而且这个方案比他们提的需求还好。关键是华为根本没做任何事,只是帮他们做了分析,然后解决问题。1 ^( k, M9 ]4 n, \: a+ p% S
! `" X$ f1 l: K, _进行需求管理,需要充分挖掘客户的隐含需求。
# Q% A" H( D ~& S+ a- Z$ Q4 k* g. J8 K4 I {6 _' W% Y7 E
举一个例子,比如,客户提出的需求是:话机听筒的电缆要有10米长。当然,这个需求并不难实现,很多人拿到需求也会照做。
/ y$ f: x6 d( \1 V/ O, t# d" ]; @2 n$ N/ y, m
但华为不会这么做,他们会问:客户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而经过反复沟通后,原来客户是想要拿着电话在房间的任何一个地方通话。于是,华为推出无绳电话,完美解决客户需求,甚至超出客户预期。2 Z% m' `' l+ d
0 N; X. j# j. c3 h
不是客户说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要找到根源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我们面对需求的态度。/ x/ {& b6 b: l7 G# i
5 P8 E7 m) |2 A. h" D
2
: V$ R) l: ?1 w5 E, ? u$ H9 ~; D! l) c2 [* c2 ?6 A5 I
华为如何挖掘客户需求
+ _# j3 c" ~( s' u
; C# Z. I: W1 U- Y3 n e; |% w. T把客户需求做完了,就算是把产品开发做到位了吗?
" w' q% r; I1 Z) }& E* k4 H
8 w& z1 Y( q" E" z! V7 `* }, Q很多企业的回答是yes,尤其是代工制造类企业。但这是错误的。满足客户需求,只是产品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 a! r3 Z" R4 E' \/ ~# p1 Y1 Q- ^* P& A& t% f
华为早期曾拿产品与爱立信对比。同样的产品,爱立信需要上千人开发,华为只用不到一半的人就开发出来了。功能都差不多,但客户体验就存在差异。8 S6 F7 C9 \ u! L X
1 P6 S& H0 t# v2 Z$ C
客户说,华为的东西功能很全,但用起来不舒服,不如爱立信的稳定可靠。原因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都聚焦于产品开发,对于可靠性这样的DFx(Design for x)属性关注太少,导致产品问题层出不穷。3 M/ r6 R0 f4 }8 W, }
- l- M8 G) Z7 m/ z3 U" @7 e. \华为往前梳理,才发现,爱立信同一款产品的需求是条目化的,高达上千条甚至近万条,而华为的需求才一千条出头,这就是差距。0 K5 }) ~5 E( \: ?6 b7 f
2 a$ ~( n" V; G( u: [! ~而经过改变,华为的需求也达到了上千条。0 d \0 ?4 h9 U# }' F6 g5 L
) a& R% e9 f- F$ w9 b9 A一个产品有三大重要需求来源:一是客户和市场需求;二是标准约束,不满足行业标准,你的产品没法卖;三是来自内部的DFx需求,比如远程升级,无论客户提不提,华为都会去做,这也是在经验教训中沉淀出来的。
7 m1 c+ \8 g+ ]5 @( l+ `6 Y: C- X& p
从数据来看,一个产品包的需求,客户需求占到30-50%,内部需求也占到40-50%,标准约束占到20-30%。当然,不同行业不一样,但大体是这样。除了客户需求之外,我们还要重点关注内部需求。 a# g7 k3 z: K. D/ \
& k* O2 i* w) k+ z( `+ m
接下来我们着重理解一下什么是内部的DFx需求。4 y& n7 _8 i7 W5 N, V7 S) |
2 D3 z1 ~0 I4 c
DFx是产品需求实现的除功能外的各种质量属性,如可靠性、可服务性、可制造/供应性、可行销性、节能减排等。这些需求,即使客户不提,我们也要做。. U8 K. b- U. O5 g @1 a" a4 t/ i2 o. H
- D9 w+ d( E" Y6 [; O) x做DFx需求,需要召集供应链、研发、制造、服务等各部门人员。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快速高效,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要在结构设计上保证调试高效、安装高效、装配顺畅;还要考虑后期维护的便利。# c. q; a- N# j+ b% ~+ A) O
. X0 y7 y% ~$ H完成内部需求,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产品组织能力。你可能根据过往经验和案例获得了沉淀积累,提出内部需求,但也要从组织层面进行保存,这样后面的产品在收集内部需求时,可以直接参考使用。
4 R% u6 ]& y0 b* H1 E0 m0 |; \! h6 |/ x5 ?
所以,尽管有那么多需求,但因为有了组织能力,这些方法都可以复用。
8 `. j6 C( T' U; _% o& @: X5 ]) q( G% T5 |* e6 g+ s- @8 R: x
3" N! d+ L2 p- r( ~, ?
/ [" q* a( N* j o9 k6 b' A
华为如何对需求进行分级
+ v4 a5 o8 w: d6 V7 q5 o. r# }8 g% t% j4 O& U1 V% {& c
按照华为的分级,需求有三大层次:项目需求,产品包需求,组织级需求。6 ]+ s" a: X$ s& h2 A" \; A
& a. R% E& ~6 j
项目的需求库,是产品需求库的一部分,包含该项目的所有需求。它由SE(系统工程师)统一管理,主要涉及从需求实现及验证子流程。
3 L2 E: D1 a/ @
0 R* n- q3 [' G% \8 t( o# F' s产品的需求库,包含一个系列产品的所有需求。它由PM(产品经理)负责管理,主要涉及产品路标规划流程、任务书开发流程、概念阶段流程。产品级需求会输入到项目级需求。
8 F9 s& _ i5 x2 j- m, D
" m1 l9 S1 r; _2 ]/ f$ X) q组织级的需求库,包含所有的内外部需求。它由MKTG(市场营销)部门统一管理,覆盖整个需求管理流程。; ?& n8 k! g' @& Z" @" k% X! y
5 L' N# q3 E2 L4
1 H; p3 J [, h- P' r
% u. ]* u8 E6 }( e- U0 a% x, [华为如何收集需求5 I3 u. R+ W% H2 U( S& ~0 f! e
) H, `! v' m. D9 P3 v, F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中的重要一步。+ Y" l- K6 g& n
. L6 U! Q8 x* v) | I1 S
在华为,客户需求收集分为五个层次。
7 k& }2 I4 u' H b# ?3 }0 F( J, m- W/ C4 ]4 C. ~
第一层次,从标书中收集。
# @& r9 Y4 |; P/ q0 ?3 o0 O/ u* R9 n. }: L j- _
第二层次,在标书制定时进行引导和参与。前两个都是短期需求,大多企业都停留在这个两个层次。8 u2 X. B/ {$ o
( d+ {; I5 k5 {* S! H% q+ K5 a2 X
第三层次,参与制定客户的年度规划,从而了解客户的更多需求,产生新的产品,这就涉及到了中期需求。
6 v) z. g+ k4 z( k4 B/ A& J. ^9 I/ z. X6 B3 v' o
第四层次,参与战略规划,这需要两个团队相互配合,发掘长期需求,并相应地构建技术和模型。0 v; f& X2 o' c$ _& C
: w6 Z* M2 Q/ |1 Y第五层次,帮客户制定3—5年战略规划。9 ]9 {" f% ?0 n
, P2 o0 H# X1 T7 F' Q优秀的企业是很欢迎长期战略规划的。对华为来说,供应商越早了解他们的长期规划,越能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在未来的产品上构建出竞争优势。收集需求,不仅要考虑当期需求,还要考虑未来需求。! D. F, }3 x2 Q0 D4 m" N
5 T+ I, H& m& \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来收集需求。供应商也是我们了解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大家要善于喝咖啡,交朋友。此外,需求收集还包括专项调查、专家顾问团、高层拜访、用户访谈等各种方法。. |7 i& h5 F- K# T/ X' n
- |3 Y) N0 h5 T4 b( w3 l# y
需求收集中,还有一些技巧。比如,多问多听;及时做出回应,确保理解对方的意思;语言要中性;表现得“无知”一些,让客户多说;注意倾听大家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引导,倾听“话外音”;聚焦于人们的期望;没有十足把握,不将你了解到的东西与他人交流;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人。
: |: p2 N/ r1 m3 g
5 r% ]8 v$ Y, q0 K& g5
2 w; r" N; }& I1 ^; Q3 H# J& M7 D2 P6 b2 P
华为用来收集客户需求的工具
. r/ h8 O9 ]& c: }: j6 R
- E( f+ l, z( h# p2 d1 O; m4 |很多企业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发现总要改需求,这可能就是前面需求收集不够完整。如何保证立项的时候,你的需求收集已经足够完整?
: a; A7 e% F2 L/ X9 J% ^4 h5 f
: |) @- c/ c% w2 U华为使用了一个重要工具:$APPEALS——价格、可获得性、包装、性能、易用性、保证、生命周期成本、社会接受程度。
2 `0 e! I0 H q9 M) m, T4 S) \6 C
# r( w! H0 B4 y5 h$ r$ t价格:华为是基于公司的利润期望值,倒推目标成本,然后在设计中构筑成本优势。
5 `7 w2 U) L# E6 n
/ `# M& r9 ~6 P; g5 ?5 C. T可获得性:我们不知要把产品功能做出来,还要让客户买得到,因此要构建营销渠道,从供应体系端保证交期。) f+ W `$ Z$ _3 B
. A; R0 j; `. u, R! b: Y' n
包装:包括内外包装,外包装就是结构、运输、包装箱,内包装就是标签、二维码等。8 f7 B9 e9 g/ t2 h3 Q
" Q9 r ~( C5 D: p( s8 d8 \! q
性能:包括功能、规格、容量、精确度等。这个大家都不会忘,但也要注意完整。
) S2 n1 d# D3 M. h' ^. `' C/ Q9 F
6 Q- {2 ]. t \8 d0 e5 V0 g易用性:产品安装可用性如何,使用是不是方便,升级是不是易操作等。
' f5 q2 y8 w$ Q( x; p! {1 }! s5 N. x0 y) L* S. H2 x* ]
保证:消除客户顾虑,保证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
l% d( D- a% t. a! a. N+ |7 ?; q L$ p3 d
生命周期成本:一个产品对客户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成本,一是购买成本,一是使用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是站在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这两个成本综合的比较。
: g) ?+ E9 {/ ]" v1 M
8 `+ C+ q* M7 E. k) V9 g% I- q华为早期在海外竞争不过爱立信,因为一个产品爱立信卖10元,接下来10年只要2元的运营成本,所以生命周期成本是12元;而华为产品卖5元,但10年运营成本却要10元,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就是15元,客户当然都买爱立信。后来华为也学了这一招,把运营成本做到只要1元,那产品反而可以卖得更贵了。
; f9 V, L3 g, y' ^* B% U0 w/ h0 L! P9 ?
社会接受程度:包括法律关系、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环保安全等。
1 v3 B1 }3 @: y% I8 M9 n) T" A+ J3 Z5 A
基于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产品以及市场上的竞品进行评估,为客户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提高客户体验。( B2 H' n- ~" c! Z9 m9 r; S
4 X( {. V- ]2 l5 A8 R1 Y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华为拒绝了客户需求,还能让客户更满意?
9 A: o# w1 L1 Y, a+ F# Z7 C# F. L- F1 B! t6 q& e6 @: a
原因在于,华为并不只是简单的拒绝客户需求,而是根据IPD体系中的需求管理流程,对客户表层需求背后的深层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分发、实现和验证,最终完成满足客户需求的交付,甚至超出客户的预期。这才是企业的持久生存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