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诚心诚意,采取由心而发的行动,对方必将报以真心。1 G& a- U( S$ m, F
为了保证安全,运输业一直在从“怎么管人”的角度,不断在管理上做着各式各样的尝试。
6 [+ h% e( N' t- e% B: Y5 y: O: k* x9 N [
譬如,在卡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用记忆卡等记录行车速度、时间、距离等信息的数据式行车记录设备)或GPS,用以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
8 X6 J6 O! h3 P) s% o- E% n2 k- K/ y* I. N6 {4 ^
另外,大多数运输公司不仅安装记录卡车外部情况的行车记录仪,还安装了冲着驾驶室内部的摄录设备。对内摄录的行车记录仪还具备录音功能,可以记录驾驶员驾驶状况。' Q5 P8 z' P8 M/ w9 U# Y2 [
# i2 C/ P ~/ b6 U; r1 L2 ~: j) W
安装这些设备固然是为了保障安全,但另一方面,它们也是管理驾驶员的工具。看看驾驶员是否顺道开溜去了别的地方,是否开了小差,是否有不合规定的行为,是否在驾驶中违反法规……总之,对员工充满了基于“性本恶论”的怀疑。
/ Z, Q$ z! t" w r: Z
! P! O. N1 [/ Q诚然,为了不出事故,需要一定程度的管理。但是,时刻被怀疑、被监控,对驾驶员来说绝非什么愉快的经历。
. f. N6 d3 v& c9 E6 N/ \9 [7 J* A& C, h# N8 \
不仅运输业,任何行业的企业都一样。& ]+ r O& b. Z
( B0 t3 t' j% e3 {& t; C8 n
可是,我还是想要相信人,相信人心的善良和美好。后面讲述的“儿童彩绘计划”也一样,为驾驶员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最终在客观上必将带来安全驾驶的结果。: ?2 K7 A# s& v r
* m$ f& e1 Q# M" a4 _! D
不限于驾驶员,这个道理对其他员工或客户同样适用。) Q4 ^8 @# Y6 n
4 L i' q, @$ K& Z+ Q3 M& _5 p
超脱立场,把对方当作人来真心对待。用心付出必将得到真心的回报,我坚信这一点,所以没有在车内安装监控驾驶员的行车记录仪。
, g. q) C- m, ~6 a) E: u
) J+ t( K3 n/ f0 X' Q" l对经营而言,最重要的是经营者不预先假设,不给人贴标签,忠实于自身信念和内心感受,坦诚处事。
3 x4 v+ _* H/ R% D; |6 {4 W9 s& @3 z* v+ v9 h8 b: {
在其他公司看来,或许会担心“宫田运输不会出问题吧?”即使出问题我也毫不在意。因为,我已经决定,不再因“管理”“安全”之类的理由做违心的事。* c2 n9 E( G9 x/ w$ Z6 R
$ L% |# D6 y) Y- |6 I当上社长后,我曾被经营常识和过往的行业惯例束缚。现在,我的感受是“常识,习惯,那些东西都无所谓。”
+ t5 s7 h/ U* E& f1 i, b8 X7 j: `2 G' p; u* |; `' q3 f
假如脑子里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相左,我选择依照内心的愿望行事。
; C2 x* g8 o3 ?/ Z( r5 \1 }/ _3 q7 y; A6 X
这才是经营者、管理者和现场主管应该做出的重要选择。
: M) Z w8 G3 t4 K2 _8 ~, e8 U0 z8 ?* u. @. L" e5 h! k
01 来自所长的“谢谢你还活着”$ t B6 T2 y7 I0 O( `9 g
让我感到“彻底相信员工”这一思维方式开始在公司渗透的,是有一次听到一位驾驶员的描述。这位驾驶员曾在中部地区,出过一场事故。% ?5 K% G* [+ x6 n' f9 z9 i. g3 W# N
% s6 M @- c9 q! v他所属的事务所所长赶到事故现场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还活着”。
4 t# e8 R, Y) ` c1 W+ O1 i! q5 X. C8 }& j* r0 l
那位驾驶员正觉得自己对事故负有责任,情绪十分低落,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呵斥而忐忑不安。
) ^# E; n: [3 h9 t+ D& K! {" S/ o+ }( p) L
正当他心里七上八下时,却听到所长说“谢谢你还活着”。他对我说:“看见所长第一个飞奔过来,我也很高兴;可是,更忘不了的是他的那句‘谢谢’”。
- t2 B) a! ~; \. k7 m. [
8 }# D' W' D7 Q/ P0 p在我看来,所长能有这样的举动,能自然而然地说出“谢谢”,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5 y! e* J6 D- h; L: a5 a
M( L: l! I" g k此外,被所长打动的驾驶员,今后必将更加小心驾驶,不出事故。
) i6 A- q. T/ ]7 { {+ p; V8 F
* P [5 K. i s假如所长并不在意驾驶员,为了向上级汇报,优先查问事故原因,我想事情的发展必然大相径庭。
* G+ s+ J3 L# a1 p( M H& B s G" g) H& u
当然,为了制定对策,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调查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共享事故相关信息,这些措施都很重要。
0 G* i! O- Q3 i; ]6 k1 `9 J: Z$ U, a; i! I# H6 [% e
但是,赶到现场的人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会出事故”还是“谢谢你还活着”,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 ]% Y8 q0 Y( O% p
& ~$ ]: I* H$ B# {$ w初始动机和瞬间态度的差别将决定领导者是否能赢得对方的心。最终,得人心才是预防事故再发的最好办法。5 @6 J, G- u" O K8 G( b
1 `0 W4 f/ v/ g3 N. A02 领导者必须主动展现信任
! n6 _4 w) M1 D, b说起“信任人”,我认为最关键的是经营者自身需要先对员工展现信任,尽力去信任他人。
8 r" `, f: J8 E, a$ l& _0 U2 `; ^5 z+ {1 S2 w1 E. w& r/ k. v3 C/ B8 G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也不知道作为经营者这么写是否妥当。但是,与其用脑子思考,反复强调合理化管理,还不如依照自己内心的感受行事,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0 S9 z( r7 N9 S
9 \8 @0 a5 L c5 j5 W" z; z
大多数人有避难趋易的心理,但越是这样,越是身处困境,领导者越要身先士卒,做出榜样。
; X& ~( f2 q5 ]* W+ i" X( ?# @$ `) d+ ~2 s/ R* c* g
一旦领导者主动展现挑战精神,率先展示“只要去做就能做到”,做出行动,身边的人必然士气高昂。
% H3 {9 Z, R) J5 T+ L( R
' ?! }8 p: }9 `9 c/ r最后,这种氛围将逐渐渗透到现场主管身上,形成整个组织的文化。也就是说,经营者若想让某种理念或行为扎根于整个组织,就应该将它们放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 U/ M. K9 {5 b+ y3 i
$ [/ P0 B3 u7 {
诚心诚意,采取由心而发的行动,对方必将报以真心。
* {# ^2 q% A! d, [6 }, b. f8 I* R+ @. t' B
% O2 V: c9 W. j) q: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