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c4 Z% ]! W- ^9 i
五大困境
0 n$ q+ ~) e' c/ y* m2020年的疫情给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防疫管理不善导致的资金链的断裂以及停工破产不在少数,那些活下来的企业必须思考在疫情反复的这段时间内如何继续活下去、如何进行转型与变革。 B* s; B* _9 `
5 E) @, h% H* A( V: `/ V" u
z/ y/ p7 R9 A8 `3 Y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五大困境2 S* x+ u( h6 }
如果说疫情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鞭挞的推动作用,那么新基建的提出则是拉动了国内制造业进入数字化转型的“高铁时代”。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利好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还是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战略方向模糊、价值闭环缺失、转型意识薄弱、人才建设不足、基层参与度低等五个方面。
( x# ?# ^( q7 S) i
' I' ^9 Z4 W e* v- N
. j6 D: u N# F: ~" r7 e! V! U不同制造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同,信息化基础也不一样,其所处的数字化转型阶段也不尽相同,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明确自身所处的阶段,根据中国信通院2020年9月发布的IOMM标准来评估制造企业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让企业清晰的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然后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始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方向。8 G3 F4 Z" ^, w# S1 ~
% i; _1 p2 ^' I0 A& @: i. w5 s7 F( c4 x( \# T% |
数字化转型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且其成果一般很难衡量,如何让管理者看到引入高精尖的制造设备或搭建数据中心带来的实际效益?这一点至关重要,制造企业可以引入价值闭环评估模式,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设计合理的PI指标来衡量数字化转型的成果。9 G; }# a% }5 ^' n& P- P" i
* n8 s% B: `2 R. N- l! ^$ v. d
# y: P0 Q( X) A$ N' |. ?+ K- v; W
通过调研发现,数字化转型表现优异的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转型意识和战略上尤为重视。通过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变革和内外部意识宣导与培养,让不同层级管理者对数字化转型工作达成统一的认知,避免转型道路上不必要的内耗。
3 L+ d! p- c' ^" t# w h
6 J, J. h Y& e
7 a+ G( L0 B- x+ l% q% G数字化转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变革工作都离不开数字化人才,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培养方式和方法,需要适当引入外部资源来帮助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a" D+ j; y' m1 x
3 z: ^$ g' r. o Z; O0 U2 S
2 x z* Q! w- u$ ?: c# a很多企业误认为数字化转型都是管理层的工作,与基层员工无关,其实大多数转型战略的具体执行还是要依赖于基层员工的配合,否则转型工作只能浮于表面最终沦为面子工程。做好战略拆解并用更易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基层,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员参与的核心所在。5 I @/ M7 V i9 ?8 X0 |
; h! Z$ ^1 O, j
" z+ Z, R; y' X8 p. ?02
, O+ w8 Q/ ^. Q, r; i _( O六大模块. ~4 x% k) S( B/ r/ A
指导制造业数字化转型1 b8 b# L6 e$ z- O0 x# Z" \
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制造行业资深专家任敏结合多年的制造行业经验总结出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六大模块,包括企业战略转型、组织能力提升、管理模式变革、业务运营改善、产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覆盖了IOMM模型中的I(Infrastructure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运营能力)和O(Operation企业整体数字化经营能力)两大能力项。
) d/ y7 ^$ O k. F0 W |5 Q* v# k! F0 m) M
" e( M: E' v' Y: B% H3 @! {
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运营能力中最核心的就是数据资产管理,制造业业务环节繁多、流程复杂,往往某一环节的数据出现问题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供应链订单管理中线索获取、销售计划、采购过程、生产执行、入库出库、物流交付、票据回款等环节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利用物联网IoT平台技术打通订单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确保数据采集的实时性、真实性,再通过数据治理完成对数据质量的清洗、主数据管理等,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数据中心,打通数据壁垒、实现高性能实时分析计算,最后利用BI工具以及微服务技术搭建企业的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和面向供应商与客户的三位一体式监造平台,实现了供应链订单数据从采集、处理、分析到应用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 g$ W/ x- \; ~/ G$ |1 m y2 @( S* A% p; b5 A9 G. o
. ~) N# a/ {. @( @: a
企业整体数字化经营能力是制造企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从全业务条线和职能条线去看,包含了数字化财务、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人力等,每个条线都要经历经验式管理、流程化管理、可视化管理、处方式管理四个阶段。数字化生产线利用安灯系统实现对设备和质量问题的及时报警,辅以MES和QMS系统进行设备和质量的流程管理,再利用BI工具分析生产过程数据指导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决策,实现生产管理从计划制定、作业执行、过程监控、到绩效评估、反馈改善的数字化闭环能力提升。1 Z0 q" z( z% ?5 u6 d- ^4 q* ~
s% V) s2 I; ^- J* r" ]
) W. I/ V3 H/ N8 Z/ H
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建议路线5 x! d& `* x, F# a' R; E; @
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建议路线:
9 t s* \$ r! U. c% c- ^1 [● 第一步要根据成熟度评估模型明确自身所处的阶段,列出当前的不足与重要紧急程度。
5 |0 B/ z; n- v+ J6 c
/ P* Y! r9 x8 r Z. |5 t h
3 w8 b, S+ T( f0 U● 第二步利用战略规划工具制定战略目标并拆解到具体落地事项,列出主计划日程。/ r6 Y# X! k; a% H
& N& D; R" G+ a/ ?
' G9 h7 ~/ V, x8 M7 _9 h
● 第三步引入外部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咨询与培训,企业内部培训并宣导,纳入企业文化变革中。
$ C/ E3 O6 I9 _- _3 @: k
5 z2 ~$ [+ u8 M; h
b( x4 i" l$ J0 ^5 y9 [" b' G● 第四步组织能力提升与管理模式变革双管齐下,通过信息化工具或产品确保员工工作顺利开展、辅助管理者进行有理有据的决策。+ J$ v8 O/ K$ E/ t" L9 F" X: U6 Q
3 a; H/ e0 I4 U0 D7 r- m" q) K4 c" o% i
● 第五步标杆示范项目落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或新管理模式对具体业务运营结果产生巨大的提升效果。
' R! o/ w7 l3 ]; |8 G" O) Y* _$ O
% \* v: B! ^( D# ~" v' M0 K% o
● 第六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并开展新项目,填充数字化战略蓝图。
% T* s: B1 Z+ I Z+ h1 b7 V& Q
* H& l5 |5 m% i5 ^
" Y' D7 P8 D% P/ B● 第七步,阶段性进行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战略。
! V: C" O$ n) Y* N$ g& C5 m) X$ U5 t4 d0 ~' a% f! F
1 R1 @5 G' r( k" t$ l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4.0的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将会衍生出新的解读和增加新的内容,制造企业应时刻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超越自我,争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6 y' h! ^* E' K. s5 U
* n- \" Q2 h9 g8 ^8 o1 o+ o( O7 d+ B0 N- \! ]& [. o5 L1 G
结合上述的数字化转型五大困境和六大模块,任敏也针对性的提炼出制造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 E( P4 a4 W s9 m: ~3 f
2 S* @2 j T ^* H1 L
$ L0 p9 Q! e1 z& x# |+ n
制造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 |2 x/ Q: [: x/ o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三大关键要素之一:战略与组织能力协同
2 v0 ^ R; ~* U; k制造业落地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如何确保高层管理者、中层运营者、基层执行员工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即如何做到战略与组织能力协同。根据“杨三角理论”企业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也同样适用。& g5 \3 p! x* Q- Y7 O& W
$ d1 D; \: N z" N' M% S& |$ V7 I- q! a
1 w4 M4 c4 o: B d; ~+ R; |
杨三角理论-企业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9 N! E) J# ]3 A4 ?( R, `* B
根据PEST+CC分析方法帮助企业分析自身的不足,从新技术、新产品、新客户、新业务、新管理等方面寻找突破点来制定战略,同时为了确保战略有效执行,需要匹配相应的组织能力,其包括员工能力、员工意愿和员工治理三个方面。
; S& D" z" P$ W8 B1 E9 e" U3 O/ B/ A! h7 \5 z+ @5 Q
4 X# m! G# M& D2 V+ o3 v
员工能力即数字化人才所需的各项技能,企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化人才建设制度,核心技术人才需通过招聘来满足,管理人才和非核心技术人才可内部自己培养,同时还需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咨询与培训。8 K' ^6 E+ q- s" o( ?/ }+ Z
8 u" t% b" ?8 E6 T
) b1 x' I4 L( E6 T/ \' v0 S; Z员工意愿即员工的价值观行为与工作投入度,数字化转型不是开几场会议喊喊口号,管理者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结合企业文化变革,宣导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同时将员工的绩效与数字化转型工作成果强相关。; B1 b* X" ~ d/ o& T6 l5 F
( `" y$ Q) N. F: z9 A7 W! L# G$ g `# r4 T
员工治理即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源让员工发挥其价值,这些资源包括硬件设备、流程制度、信息系统、组织权责等,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上表现为工业互联网设备、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数字化经营分析平台等。" a" b4 N! O+ S4 M+ s, W, h
% O2 y, D9 l1 c' l1 J+ K
, M2 T$ h/ u8 O9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三大关键要素之二:数字化能力建设% O) B4 V9 J5 H, u+ m6 E0 K
数字化能力建设包含三个方面,工具体系、知识体系和经验学习。知识体系是利用理论知识培养员工认知能力,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与数字化应用培训。工具体系是员工治理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数字化经营能力来说,可以利用BI工具搭建统一的数字化经营管理分析平台。经验学习指的是引入外部资源,学习一些行业经验、参观优秀的客户、进行一些实践课题,多方位的提升数字化能力。$ `' d: p7 ^1 y% I3 I4 }
+ C- f' Y, \5 H4 O- X. d8 o
; D& C+ ^1 s$ z& N( N
数字化能力表现在个人、组织和企业三个维度上,不同维度的能力提升侧重点也不一样,个人数字化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技能等,组织数字化能力主要体现在流程制度、信息系统等,企业数字化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经营能力、数据资产管理等,这三个维度共同组成了企业的数字化能力网。) x8 N8 d1 n) [
- K! A/ E2 {2 L# F* ^. f
( P! s% u/ N& S: s0 T
数字化能力表现在个人、组织和企业三个维度上,不同维度的能力提升侧重点也不一样
7 D) @7 F. J5 x. L) g* O8 }( k( M1 o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三大关键要素之三:数字化转型价值闭环
i3 a5 p; x0 n对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量化是价值闭环的核心工作,通过绩效评估拉通PI指标来实现转型过程中从听到看、从延时到实时、从销售到服务、从离线到在线的价值体现,支撑制造企业从业务数字化到数字化业务的工业互联网和生态圈平台建设,打造可视、可管、可控为目标的上下一体化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从系统生产数据向数据创造价值转变。
/ ^' ? v( ]4 A+ R' n. T+ s7 K7 A) ^
& p/ a8 r5 D0 u( s4 z
数字化转型价值闭环9 t+ _+ w5 N, b0 B7 W' ?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困难与机遇并存,企业管理者应时刻聚焦三大关键要素,快速透视数字化战略的全景视图,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能力,洞察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时应对变化,加速数字驱动下的高效、敏捷、智能的转型进程。- e* e( d% U(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