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导读: 绩效一直都是各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绩效管理通常只对每个员工的绩效感兴趣,而对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之间的考量较少。 这就容易导致两种问题:尽管单个员工的工作统效得到了提升,然而对整个团队和企业来讲绩效却在原地踏步;企业对战略布局和方向进行了调整。然而企业依旧用原来的已经过时的绩效考核及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 , j5 r, ~" O8 d6 {) Z/ j( y$ Q
8 d& h' a" @( P; k" ~& T于是,员工个人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是脱节的,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在员工身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样的脱节对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是极为不利的,企业往往花费了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绩效,但效果却依旧不尽人意。
0 O2 q& Y6 K9 a, I: V1 P' o7 N9 q: P2 f1 `5 {) q- Y8 Y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需要实现全面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植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想,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这些方面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方向。这种绩效管理方式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逐步向下传递,把员工的个人纳效和企业的整体绩效真实地结合外一起,让企业的绩效管理更科学。 " O `1 u$ x# O, T
. L, h1 d$ w) O* ^; S全绩效管理从4个维度出发:1、财务维度: 它是指当我们做绩效管理,需要给企业股东呈现什么?给予什么回报! 财务维度的指标可以显示出企业经营的战略的实施和执行是否正为最终的经营结果的改善作出贡献。而企业的经营结果,正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中应人人为经营结果而负责,企业才能存活!企业才有意义! 那么通常的财务维度指标有哪些呢? 主要有: 1、企业(或个人)的利润额/率 2、企业(或个人)的销售额/率 3、企业(或个人)的毛利额/率 4、企业(或个人)的产量 5、企业(或个人)的回款率等,直接输出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 所以,在企业绩效管理中,财务性指标通常的分配占比都会在60%左右,具体的占比根据岗位性质与指标的配合度而设定。 2、客户维度: 它是指企业的经营,应该要给客户带来怎样的呈现。企业在实现了业绩倍增,利润倍增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关注了客户的体验。(百度正是因为过度的冲刺业绩而忽略了做客户的体验,而失去了用户的支持) 所以想要企业全方面健康的发展与经营。在做全绩效管理中,客户维度是不能被忽略的。 那么常见的客户维度考核指标有哪些呢? 主要有: 1、客户满意度 2、客户投诉次数/率 3、客户问题单位处理时间等。 问题来了,公司的经营,一般只有一线部门会接触公司客户,那么二线服务部门如何做客户维度考核呢? 建议: 一线部门客户维度指向公司直接客户。二线服务部门客户维度指向内部客户,也就是内部服务对象。 没有客户,企业该如何经营? 所以一套完善的全绩效管理,客户维度的指标要求,不能被忽略。但指标的权重占比,相对会偏低。主要针对企业现状做好衡量。 客户维度指标,在结果上或多或少会有存在主观条件影响。公司在做客户维度指标时,需要做好检视机制。杜绝恶意影响考核结果! 1 m6 D, z4 \- X
3、内控维度: 它是指的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运营管控,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我们知道,企业经营效益主要取决于外控与内控。外控通常指的是外部因素,比如市场因素,经济因素,行情影响等。而内控因素取决与企业的内部流程管理。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想保住利润空间,只有做好内控管理。 那么常见的内控维度考核指标有哪些呢? 主要有: 人创绩效 成本管控 损耗管理 产品货期管理 产品退货管理 项目进展管理等。 企业在做内控维度管理中,通常比较关注人创绩效与成本管控。当然,每家企业在做绩效管理时,都应该从自身的问题导向出发。设定自己的对应指标。通常内控指标一般占 20%-30%左右。 谨记:企业经营,两条腿走路。一条做好市场销售,另一条要做好企业内控。经常遇到部分老板,为了最大速度的扩充市场,结果企业内控没有做好,匹配不了市场需求,反而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之中。 4、员工维度: 它是指为实现企业更好的经营发展,企业该如何让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步骤相匹配。员工管理需要如何改善! 我们明白,企业的经营离不开人。任何管理,都是围绕着人的管理。在我们从财务、客户、内控的三个维度管理,体现了不同的呈现对象。 所以,如何让企业稳定发展,提高人效,我们也需要从人员管理下好功夫。那么常见的员工学习成长维度考核指标有哪些呢? 主要有: 1、员工流失率 2、核心人才保有率 3、培训规划 4、人才优选完成率 5、员工满意度等 ...... " ?8 G' l7 G8 G' h2 ~: B
! V( L2 }* `) Y# j; }; m7 O5 g2 z7 d6 K& C( V( F" L! L1 c
在我接触的众多企业,涉及较多的主要是 员工流失率与培训计划。针对不同企业的问题现象,来设定考核指标。 在过往的管理常态思维中,很多高管并没有意识到所管理的员工流失问题,往往将其归咎到人事部门或公司,这是不可取的。作为部门负责人,理应对此负责。当员工流失与部门负责人绩效相挂钩时,管理者便会更加用心对待下属,减少公司的人员流动成本! 很多企业的培训文化并没有做起来。企业要发展,员工就要成长。而管理者需要发挥下属的最大效益,就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学习。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提升企业人效! 总结: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稳定性不强,那企业老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别一味指责别人。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 C# ~( x+ \+ Y/ h& _2 `5 T1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