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7-31 15:4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老鹰抓小鸡、丢沙包、丢手绢、123木头人……这些都是80后的爸爸妈妈小时候都玩过集体游戏。课业压力的增多、活动空间的减少,导致现在的孩子们极少接触这类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诸多电子游戏。独生子女的情况,更让孩子们逐渐缺失了一种“集体意识”。今天,动动就帮家长们解决这些问题。* F, R9 Z- J4 e. Q. D% s
对于孩子来说,团体活动是孩子与团体形成的纽带,其形式有很多,比如运动,比如游戏。当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完成整个活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就会在潜意识中明白,团体活动的快乐和自己在团体活动中所实现的不一样的价值。
9 `$ K2 t& D1 i
8 |5 o# X% Z3 I(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在孩子的教育中可以解释为: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具备了出色的技能,但走上社会后,缺乏他人的帮助,无法与他人合作,也会遇到融入社会困难的局面。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融入集体,具备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呢?以下十则建议,也许可以帮助众多苦恼的家长:
% r/ M- P8 u0 H: C8 }2 @7 j$ Z+ [$ s+ E# b& l( ^4 {- O ?
一、建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 b d: b( n, R$ j6 f
4 V/ ?' b! I5 a. J9 D父母在家中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如:有事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感到自己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对别人的尊重,学会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家长也应在日常生活中体谅孩子的过失,要让孩子懂得宽容,知道为别人着想。9 L! ?# G! m4 q( _% ?
+ J* r! d) c7 U1 F
二、消除孩子孤僻的心理障碍; R3 P# |3 e2 ~2 h3 l" _
0 R# k& v! _3 m
孩子不合群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家长的苦恼之一。爱心、责任心的培养是家长们为孩子上的必修课之一。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素质的综合培养,比如在吃饭、睡觉时要让孩子互相帮助,值日生要负责任,对有困难的小朋友要有同情心并给予帮助。对于孤僻的孩子,首先要消除他和其他孩子的疏远感,使他真正参加到孩子们中间去,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 ~6 R: U& [' _6 V |) M6 j. G8 M
6 f1 f' A# Y* N" e) n# N
, C. ^& ?" Z* x: v! b% Z1 U, C4 W
! c& ^: N. {; K! n; Z三、培养孩子沟通、表达能力
2 U, r/ d, `* p% D Z0 P% E4 Y( B( X. E: ^7 Y; v8 O
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儿童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在孩童时期让孩子知道,不论做出了多么优秀的事情,不会表达,不能与人分享,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有可能就几乎等于白做。 只有注重与别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才能为别人所接纳与尊重。
6 `! _# m ~4 w. S0 K+ Y# P# Q! |
' d- @' `* \+ R四、培养孩子的归属感
9 v2 R& X5 [3 \2 s6 R. _
8 n6 }$ v9 \9 H W1 _4 t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成为众多集体中的一员。父母要从小重视孩子归属感的培养,教育孩子要关心自己的团队,多为团队献计献策,多做奉献。在生活中,家长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他们的榜样,对胆怯的孩子,应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使孩子可以把自己当做团队中的一员以强烈的动机去融入集体,发挥自己的价值。6 w5 a0 e, L m, ]. P2 u# X
% I- H' ]# L( M- [2 Y
6 S# N l5 R( U9 D* E# S/ _$ d# l! Z+ q! _
五、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 h/ X5 M7 m' L7 f! R
) P; T8 T( u: i4 H2 q a学会分享也同样是一种难得的能力。父母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用同伴喜欢的名字招呼他们,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儿一会儿,自己再玩儿等等。当他与同伴可以互相分享快乐的时候,他们可以获得双倍的快乐。. y- D! X4 C6 c3 {; T8 I) {
4 {5 q( V2 n$ G2 I9 c8 s$ b
六、培养孩子的双赢意识
6 K. \% U7 Z2 {4 i9 G! w% k
4 c$ C b0 |. j8 @( { |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共同的成功,获得双赢。如果只是自私地想自己成功,而不顾其他人,这样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善于与人合作,那么孩子就能够从父母的为人处事中学到与人相处的技能。$ y- W. {& f+ H: M! q! W+ a" V* b3 p# W
. O& D M% g: `1 O- N: e( o2 j
2 S7 j5 q$ v; d0 C
5 J4 s$ c+ x. M# g七、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2 [2 G8 ^; Z# \& C
6 F: j# n* R% J4 ^' h+ j5 {. [
只有将孩子置身于集体之中,孩子才能学到与人共处的知识,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在与人合作时,才会发现有许多的困难,学会与人商量,共同解决困难的方法。从而,提高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r# D+ i3 o. j- W' }. _" P( [
/ C2 B8 x9 p! W0 ^- Z* ?# L八、教会孩子处理小纠纷- Q3 e7 @& l5 P
8 h" w( S& L6 F$ d+ [2 M1 Y
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儿得不愉快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儿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K/ K% `& {* V. o
" |+ i9 c3 f3 f/ c2 ~
% i8 _# R! Y: Y, q% L4 H& i4 i8 r
3 N, | T' g5 }
九、在团队比赛中培养团队精神
& J( {! D6 ~1 E
. x) x6 Y1 }1 Z) A父母可以组织、引导孩子多参加团队运动,在团队比赛中学会合作。比如:篮球运动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每个队员都是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一员,哪怕不在赛场上,也会在场边为队友加油打气。赢,一起欢呼;输,一起承担!& D) R$ R7 M+ A; x
( _# e: t! ?1 |7 K0 T; t, T
十、让孩子学会“求同存异”. B2 P" U% D: D" m/ X$ l7 ^6 U) [
; { O5 _; M) f S) f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别人的想法,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本素质。很多孩子当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不一致时,就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坚持固执己见,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让孩子学会“求同存异”,相互学习,相互理解,会让事情发展的更加顺利。) q5 }% n' _% o/ Q( R4 }
; _* o5 P7 l S,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