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eerReviewPeerReview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评价绩效。PeerReview是绩效考核中的核心步骤,也是最主要的参考。在工作成果难以直接定量衡量的团队中,PeerReview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绩效考核工具。
$ I8 d% P' k2 z, c* X' p团队中每个人都对其它人的工作有整体性认知,这种整体性认知往往比定量考核更接近真相。PeerReview要得到的核心信息是团队成员之间如何相互看待。通过相互看待的区别,筛选出明星、榜样与后进者。
PeerReview有效的前提:
- 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日常交流足够充分
- 团队成员的工作性质是相同的
- 团队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观! M+ ^: W+ T7 t; T% C( H
, H; e$ p2 q1 A0 H; B& w" tPeerReview的局限性:- 可能无法将职级、薪资、职业发展等受限制的敏感信息纳入考量
- 资历更深的成员有光环效应,评价容易偏高
- 部分初阶的成员可能缺乏相互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和经验,需要调整权重
- l! U( p8 J+ X0 r' Z4 M! a9 t
关于绩效考核方法的整体介绍见:技术团队的绩效排名方法 - 知乎专栏。+ i8 t& E, s8 z7 E
评价表单表单构成:
- 分维度评价
; W2 c+ G7 |& O1 J6 F7 B# h1 H- 产出满意度
- 团队影响力
- 合作顺畅度
- 价值观匹配度
: T: d- D% k' |6 j) k4 b
- 综合评价
- 信心指数
- 优势,不足,改进建议9 o% W0 {& l7 F* F9 C
分维度评价标准:
- 1 - 难以接受
- 2 - 有待改进
- 3 - 中规中矩
- 4 - 优秀
- 5 - 杰出
0 Z# Z$ N* R8 C% b. ?2 R/ ~5 |
综合评价:
- 我以与他一起工作为荣 - 5
- 他的工作对我有激励作用 - 4
- 表现中规中矩 - 3
- 需要更加努力以达到优秀 - 2
- 长期来看可能会掉队或者对团队不利 - 1
. b# @$ ^" U( N O) O
注意事项:
- 评价之前要参与集体Review,通篇阅读材料,充分了解情况
- 评分结果对主管公开,相互之间不公开
- 各评分原则上要符合正态分布:3分为中位值,占50%,3分以下、3分以上分别占25%
& }% n6 o+ m9 c$ A2 R K
+ u5 ~" Q6 U$ ]' G结果分析绩效结果分布
下图是PeerReview结果的示意图,每组条形代表每个成员的评价结果,按综合评价从高到低排列。
( z2 C6 w% ]1 R+ Z
通过评价结果图可以看出的信息:. O' |2 G, K+ }5 b) S7 j
- 各维度绩效水平的阶梯分布情况
- 综合评价与各细分维度的相关性
- 每个人的主要短板
( o! H, B# H) W
评价维度的相关性
下图横坐标表示各成员的综合评价分数,每个点表示各个细分维度的分数,越接近虚线表示相关性越强。
3 F. w# @- v. w! U5 X/ t
从案例中可以得到的分析结果:
5 h* M7 O8 O* Q# c) ?, v0 `2 E( y- 绩效越高,各维度评分与综合评分的相关性越强
- 中低绩效者的团队影响力明显不足
- 对于中等绩效者,价值观匹配度与合作顺畅度差别不大,只在绩效头部和尾部两者产生明显差距5 Q1 Q% h" L4 d- r3 d* ^
信心指数信心指数是各项评分的加权权重,用于减少团队内部信息不对称对于绩效结果的影响。团队成员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信心指数总点数,通过将信心指数不均等地分配到不同的人身上,表明对各成员的了解程度不同。
0 A: n: H, o& F9 h+ K
8 x* ^' m5 Q( V: F; J# A实践证明绩效的结果与信心指数不相关。这是因为如果对某个人的工作不了解,就会给他分配更少的信心指数,权重也更小。
下图是一个案例,每个点代表一个成员的绩效结果,横坐标是综合绩效水平,纵坐标是对应的平均信心指数,能够看出来信心指数的分布基本是随机的,与绩效水平无关。
总结PeerReview希望得到的信息是团队成员之间如何相互看待。通过评价表单,将定性的评价通过设定分值进行数据化,并通过数据分析探索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在满足团队成员工作性质相同、内部沟通充分并且有一致的价值观的前提下,PeerReview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考核手段,在工作成果难以直接定量考核的团队中尤其适用。
7 G! A7 w$ Y3 A! q4 U; {1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