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改变建筑行业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严重与建筑业迅速发展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建筑业急需解决的难题。面对建筑业对更高生产效率的追求和对环境的影响对DBB、CM及DB三种传统的建筑项目交付模式的挑战,20 世纪90年代国外建筑业诞生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项目交付模式IPD( Integrated Pro jectDelivery,综合项目交付)。在IPD的雏形诞生的同时,BIM( Bui 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也应运而生。 随着国际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BIM和IPD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相互融合迹象。我国有一些较为先进的项目,虽然并没有采用AIA的IPD合同体系而是依旧使用传统模式的多方独立合同,但是已经较多的运用了IPD理念和管理方法。这些项目有一个共性特征,都比较深入的应用了BIM技术,而IPD思想可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效率。如中信中国尊项目、迪士尼项目和上海中心项目等。 IPD模式简介 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石油公司在北海石油的钻井平台项目中率先创造了IPD的思想,他们通过组建项目联盟的方式体现了“集成”的思想,并取得了很好的项目绩效。随即IPD又分别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项目和美国加州萨特郡项目中取得成功,自此之后业界开始逐渐认识并接受IPD模式。 而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在2007年发布的IPD指导手册中给予IPD的定义:一种将人、各系统、商业架构和实践活动集成为一种流程的项目交付模式,在这种方式下,项目参与各方能够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等阶段,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能与知识,通过合作使得项目期间的工作效率提升,为业主创造价值,减少浪费,获得最优的项目结果。IPD模式的典型特征:项目参与方在全生命周期的协作与配合,多方合同关系,风险和利益共享,由项目团队合作进行项目决策,重要参与方提早介入项目,一定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基础等。 $ ^' a4 s9 ^ k0 E2 w
# x/ V1 ~2 M/ l9 h6 D9 j' X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