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要想系统性地做好一件事,离不开理念或方法论的指引,硬件产品研发也一样。小团队通常面临资源不充分、资金不充裕、经验较缺乏、时间很紧迫等限制性条件,更需要合适的理念或方法论指引,并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运用。 这里简要阐述两种方法论。 一是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简称IPD)。IPD模式来源于美国,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产品开发模式,也是硬件产品研发领域的主流模式,华为、小米等厂商皆采用此模式。其核心思想解答了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么做三大问题。 对于做什么和为什么做。IPD强调基于市场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把新产品开发当作一项投资决策来看待。 1、把市场需求分析和竞争分析作为流程第一步,以帮助你正确定义产品,尽量避免闭门造车,开发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 2、对拟启动的产品项目,进行严谨的商业论证,做好财务分析和效益分析,并在开发过程中阶段性审查,以优化、调整或修正项目决策。 对于怎么做。IPD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分离。如果在你拟开发的产品中,存在原创性的技术问题还没解决,不建议你启动产品开发,应在技术问题基本解决后再启动产品开发。 2、跨部门跨系统协同开发。对于小团队来说,通常采用项目型组织架构,这方面通常不是问题。 3、并行异步开发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计划,可以将很多后续工作提前进行,以缩短研发周期,其重点在于交界处的技术风险控制,如工业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结构设计与硬件设计之间、硬件设计与嵌入式软件设计之间等。 4、重用性。鼓励使用或借鉴成熟模块和技术来做产品,尤其当团队不止是做一件硬件单品,而是要打造一条产品线时,要特别注意,用好了可以避免重复开发。 5、结构化的流程。IPD模式对研发流程有系统性的完整设计,作为小团队,通常无法完整地执行相关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在坚持某些重要原则的同时进行灵活裁剪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绝不能生搬硬套,贻误战机。 如上篇所述,本系列文章重点着墨于“怎么做”。 ; | B6 w4 e; L# w& z R$ F% R
二是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该词来源于“精益创业”一书,主要用于软件产品开发,老牛认为同样适用于硬件产品开发,尤其是创新型硬件产品开发。 MVP模式提倡进行“验证性学习”,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向目标客户尽早提供极简产品进行试用,快速获得客户或市场反馈,以便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如果不符合,则能快速地廉价地失败,并快速调整方向;如果符合,也能第一时间听取到客户的优化建议。 + Q0 a3 D' W& @" P7 r
在硬件产品开发中,主要应由工程样机(也叫EVT样机)承担这一使命。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MVP被当成产品定位不清晰、客户画像模糊的借口。 如果把硬件产品开发当作一场战争,那么IPD就是正规的教科书打法,而MVP就像是李云龙式的独特战法。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合理应用,或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2 s u5 B7 I6 _" j* a$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