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客户为中心--华为IPD管理变革系列之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11 11: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以客户为中心的IPD变革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正如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这个哲学命题一样,我们在学习IPD的时候,也需要理解这些问题。因此第一篇花了大量篇幅和大家一起分享IPD从哪里来的问题,本篇想和大家探讨的是IPD是什么,以及IPD到哪里去的问题。 从1999年初华为启动IPD变革,到2002年,IPD2.0在所有产品线运作,一直到2016年华为推出“日落法”,IPD更新版本为8.0,IPD变革进展指标达到3.6分,华为IPD流程才最终优化完成,整个过程历经17年。而这整个过程IPD支撑了运营商业务和企业网业务,也有效支撑了消费者业务的崛起,支撑了华为从120亿到2018年的7311亿的营收,30年增长超过60倍。
唐玄奘于贞观二年出发前往印度取经,通晓三藏后返程,历经十万八千里,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19年,竟也是历经17年。以下是玄奘之路的地图,无论是企业管理变革还是当年玄奘取经,成功没有捷径。我们要做的唯有朝准一个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IPD是什么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简称IPD),是一套先进的、成熟的研发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
IPD其实主流的理解有2种,一种叫“小IPD”,另外一种称为“大IPD”。
  • “小IPD”:又称为PDP(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指产品集成开发流程。
  • “大IPD”:又称为宏观IPD,则是指端到端的产品管理体系,包含了“小IPD”、需求管理流程、市场管理流程、技术平台的规划与开发以及相应的支撑流程等。6 Q9 {- f1 d& M' }  c% J
很多公司做的IPD项目还仅限于小IPD,大IPD才是华为公司推行的端到端的管理体系。虽然大IPD的范围其实在华为已经和上述定义的有所区别,但是这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因为理念还是一样的理念,只是在流程架构层面可能会跟进业务的变化而做一些调整。
理解IPD,就要理解IPD的核心思想,如下图所示,IPD集成了多个优秀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管理体系就是最佳实践的集合。
IPD的核心思想其实已经体现在上图中:
  • 产品开发是一种投资:产品开发和创立公司本身没有本质区别,就是一项投资,所以产品开发也需要业务计划,说明业务的前景、投资回报和收入目标等等,而不是等开发出来再走一步看一步。
  • 市场驱动研发:4 r. K2 u, @. _! q8 ~
    • 理解和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帮助客户成功。
    •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User Centered Design),持续与客户保持沟通以验证产品。
      ; q) Z: N$ J7 Q) v7 k$ b( f" y
这一方面“老大哥”摩托罗拉可以算是技术导向的典型案例,1991年开始的“铱星计划”就是MOTO的决策层基于“只要我们的技术足够先进,市场迟早都是我们的”的思想而进行的,历史7年,产品于1998年11月1日问世,电话机价格是每部3000美元,每分钟话费3到8美元。然而,这个耗资63亿美元的计划在1999年3月17日就因巨额亏损宣布终结,距离上市不到5个月。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加速了这个曾位列世界500强第93位的巨星的陨落。
  • 在设计过程中构筑质量和成本优势:
    6 C1 `" R5 D6 [7 U8 Z* @
    • 技术及产品的共享:搭建产品和技术平台、共用组件(CBB,Common Building Block)
    • 人力资源的共享:专业细分、管道管理
    • 知识的共享: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和和传承
      * G  \  v  ?8 u* w* Y3 H
快速高效地推出产品

      z7 H; z4 h$ M$ O" j- C8 F( T$ x
    • 快速:不求局部快速,但求整体快速
    • 高效:不求产品多,关键是要获取商业成功
      : O& X% T  d1 ~( i6 S
IPD往哪里去
要理解IPD往哪里去,首先得理解IPD在公司流程中的位置。在华为之前有3条主价值流程,也被称为2大1小。
/ Z9 I# P- N0 n3 l4 }# l一个公司就三件大事:
  • IPD: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把产品开发出来,产品从概念到上市
  • LTC:把产品变现,从线索管理开始到合同到交付、回款
  • ITR:任何产品都会存在问题,客户也会存在需求,这些问题都解决、关闭了,客户就满意了。0 l* z& o) @, b9 l0 [& ~: V" Z8 n
IPD的主业务流可以分为三个大块:
  • 需求管理流程(OR):客户需求的收集、分析、分发、实现和验证
  • 市场管理流程(MM):从理解市场到细分市场、再到业务计划的制定和整合以及最终的评估的全过程
  • IPD(小IPD) :从概念到发布上市,再到生命周期管理(EOX)全过程
  • OR和MM从根本上来说解决的都是“做正确的事”,而IPD则是把事情做正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才是正确的事,技术导向的产品开发是无法保障持续成功的。
    ) a6 X: z! i1 Z" ?  B
IPD流程的目的是将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并获得产品的商业成功。那么如何去保障整个流程的成功以确保商业成功呢?就需要对流程的关键控制点(Key Check Point,KCP)进行管理,IPD流程中分为两类关键控制点:
  • 业务线:DCP(决策评审点),对业务的投资决策,侧重于商业成功,落地“产品开发是一种投资”的思想。DCP决策实现了业务线(投资方)和PDT(承包方)的互动,资源采用分批受控投入的模式,既能满足项目进展需要,又避免了投资失控风险
  • 产品线: TR(技术评审点) ,对产品技术的成熟度进行评估,落地“市场驱动研发”的核心思想,保障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交付2 a3 w4 c7 `) s! K+ Q
TR评审和DCP评审在流程设计上进行分离:
  • TR评审在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产品开发团队)层面,LPDT(产品开发团队的Leader)负责决策。
  • DCP评审在IPMT(Integr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集成组合管理团队)层面,由IPMT决策。
  • TR是DCP的输入,TR没有通过评审,则不能上DCP。

  • : D! Q  \% L( f. I. t! x4 _

    - Q% W8 w5 S5 h: c: N7 f
  }4 O3 n* y) n7 b1 k, v
$ O2 r" \/ L; |9 E2 i
端到端的流程设计加上关键控制点(KCP)的合理设计,将一个复杂的业务结构化,IPD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到需求实现的整个过程,从过程上有效支撑了商业成功的逻辑。

' g! o# S6 k5 b( l7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6-11 13:1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管理体系就是最佳实践的集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8 21:2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