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3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正的职场高手 都是如何实现目标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1 15:5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27 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不仅是实现不同的目标,追求目标的过程还能帮我们发挥潜能,并让我们在寻求目标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奋斗的乐趣。目标要有意义、有价值,之后我们才会有收益。
    , Q0 `, J& `) D0 [" i
    6 `9 m" \- m7 N- X, \# o2 K: t' b2 G- {/ c
      此外人生首先要相信,之后才有可能。举个例子,作为高中生,只有坚信自己的数学成绩能提高,这才是提高的第一步。那些认为“无论怎样努力自己都学不好数学”的人,数学必然学不好。
    . t( v) A  S0 E$ `& Z
    9 o& L8 t' w" ?  我们只会做自认为能成功的事。
    1 d# _0 m; X# P# K0 Z9 i
    # C9 T: v( @: @: B- t) R% b: x  “逆向努力法则”
    9 P, |/ Z6 D. B& `
    8 a# w0 P8 r3 x, `' V  Inverse Effect Rule,意思是如果不得不努力,那么说明我们不擅长做这件事。所谓“勤能补拙”,正好可以证明“拙”才需要用“勤”来补。4 _9 l' f6 H" x/ S( q& j( f
    # t: x% m: l9 O+ C$ O" [
      但在我看来“逆向努力”很多时候不正确,并不是不聪明才需要努力,而是越努力越聪明。1 x- V' m. m; p0 x" j

    6 H& E0 f: P* i  智商具有可塑性  x" v) e- n! X& i6 R6 l# T
    * G- r) O! }! m* a3 N  k+ y: ]
      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有个共同特点,智商的可遗传度不会限制其可能的变化性。也就是说,即便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初始智商,却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最终智商。
    2 u3 n# I# O9 K. {9 ?7 ], k. |+ ]# S/ E1 U- j
      越努力,越聪明。: y* K& ]4 N2 o
    5 \0 v5 h* c1 z7 J0 k! {
      孟母三迁的心理学依据
    4 o5 z# R' L3 L) x2 y
    ; P" j9 K" C9 t2 ^; f+ V  我们只需看到别人在努力追求目标,就可以触发自己的行动,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心理学依据。孟子看到邻居在读书就足以促使他去读书了。
    7 j# h  V7 e$ P$ q& L& _4 b6 I& }. `4 v7 `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可以触发行动,如果我们要追求某个目标,就要让环境当中有相关因素。比如把健康食品放在明处,把健身杂志放在桌子上,用大点儿的字写下自己的目标,贴在显眼的位置,这些环境因素都会触发我们要实现目标的行动。6 s0 c5 P( k- x) f4 b

    2 U" F' j0 d6 K: u* w$ _( s  企图展示才华有利于提升自我绩效$ _" D2 ?* z( s4 l: m3 e! C

    , F+ U( Z2 R( m5 a& z  如果领导告诉你“接下来的表现将决定他对你的评估”,那么之后我们多半会努力工作。
    4 J* o2 @$ S# j. x5 |- @# x3 |1 @' p0 `6 ?& S
      不过这样也有负面影响,就是遇到困难可能退缩不前。如果非要去尝试困难的挑战,那只会成为悲惨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者,很可能遭遇失败。) f1 h  R9 J9 k2 {) e  ^
    1 B. X) L0 p7 }6 s
      谋求进步而非证明自己
    ' C3 h* P6 c7 ^1 c6 |& e) ]2 M5 u3 c6 W
      做事时,如果只以证明自己为目的,那任何对我们的质疑都会被视为攻击和蔑视,于是难以进步。
    : y: q4 X: E, t& S1 z3 s; t
    $ h8 B5 r* F# Z- F  只有以进步为目标时,我们才会更多考虑如何改进。举个例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会证明我笨而是有些知识没掌握好,补上就成。+ y7 U* {: `! K* ~2 F  p1 A+ }

      q* I3 e; w8 R  哪种人面对困难时,坚持的更久?
    5 g* e  C" Q* u
    3 W& Z0 R0 T4 b" C! Z6 W  企图展示才华者还是谋求进步者?曾经有社会学家以将要成为销售的人为试验群体,对其中一半人说:“你做事就是为了向这个世界证明你有多强,你有多优秀!”对另一半人说:“你做事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多次实验的结果证明,后者在遇到困难时坚持得更久,长远看来成就也更大。) E7 ~& t/ }/ C. x$ y: Y7 ?
    & `$ R3 N0 F1 B& ]' x8 h
      很多时候一句话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
    : Z% l; k* E: h# Y8 O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19 15: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0-4-27 13: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只需看到别人在努力追求目标,就可以触发自己的行动,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心理学依据。孟子看到邻居在读书就足以促使他去读书了。 7 [9 ]/ ?- K1 n9 m5 V( O  I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可以触发行动,如果我们要追求某个目标,就要让环境当中有相关因素。比如把健康食品放在明处,把健身杂志放在桌子上,用大点儿的字写下自己的目标,贴在显眼的位置,这些环境因素都会触发我们要实现目标的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3 11:4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