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沟通 的渠道不同,方法也应该不同,通常内部的渠道有三种:上对下、下对上、平行。我们从与 上司 的沟通开始说起。与上司的沟通,有以下重点:
1 [- R* l0 E, u( l( x, c0 f4 {1、态度
% j$ l. L8 c& N- 首先要站在上司的角度、立场、层次来看自己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自己的上司。如果自己处在他的位置,如何看待下属的工作。进行分析自己相应的得失成败,将心比心,更能理解上司的决策,也更容易获得上司的支持。
- 对上司要尊重,但并非愚忠。管理者要忠诚,但首先是忠诚于自己的职务,其次才是自己的老板。上司也是人,也有犯错或者考虑不周全的时候,如果与上司意见不一致时,自己有把握的事,可以婉转的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哪怕上司见怪或者坚持他的想法,在执行中,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意见。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上司有错误或者考虑不周,也是正常的,千万别因为上司偶尔的一点失误就否定他,把上司当250。上司之所以能成为上司,一定有他的道理。虽然下属未必不如上司,但通常情况下,上司掌握的信息量会比下属多,决策的依据会更全面。
- 绝大部份的上司,都注重结果的,我们在和上司沟通时,一定要注意结果导向。韦尔奇在1981年视察GE的核电项目部时,核能部门向韦尔奇展示了很乐观的前景,但韦尔奇的一句话把他们拉回现实“现在的情况如何”,而事实是1980年该部门亏损130万美元,1981年亏损2700万美元。前景再好结果不能让人满意,也是不能接受的。9 ^; k5 Q6 c9 c" k$ c, M
2、方法与时机
5 E+ W4 _6 z6 i2 J# l- 在向上司求助或提出问题前,一定要自己先思考,只会提问题而不能给答案的下属,没有上司会喜欢。但也避免擅自做主,每次至少带着两个以上的方案来和上司沟通,必要时可以提出来供上司选择。
- 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来进行。正式的东西尽量用书面,但有时候面对面口头沟通的更有效。
- 正式的场合有时候需要讲非正式的问题,而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讨论正式的问题。但在正式的场合说正式的事,在非正式的场合说非正式的事,相对是比较可行,尤其在与上司并非亲密无间的时候。
- 反馈要及时,要不等到上司催促时,才进行反馈,要体现工作的主动性。尤其在遇到困难时,尤其忌讳拖拖拉拉。
- 时机比方法更重要。在合适的时机,哪怕用不合适的方法提出来,最多上司不能接受。如果在不合适的时机,哪怕是合适的方法,也会让人厌恶的。7 G% u# s4 H' }" P- f
3、及时推销自己。相信上司眼睛上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3 b) r" P2 I1 _- z8 }; q把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安排都做成清晰简明的表格,发送给上司,告诉他如果有反对意见,在某某日期前让我知道,不然就照计划走——这个过程主要就是让他对工作量有个概念。其中提出日期限定,是要逼他去看工作表(上司很忙,你的mail他常常会视而不见,甚至有可能根本不看);用简明的表格来表述,是为了便于他阅读,使他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快速看清楚报告的内容。
6 S) D. V' k% D+ P. e0 r2 J如果本着尽量不给上司找麻烦的原则,尽量不把难题交给他,很多困难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结果,就会使老板轻视下属,他根本不了解工作的难度。所以需要遇到问题还是自己想法解决,但是每当这个时候,要先带着解决方案去找他开会。每次开会,挑一个他比较清醒而不烦躁的时候,单独地只讨论某一方面的一个大的困难。让他了解困难的背景。等他听了头痛的时候,再告诉他有两个方案,分析优劣给他听,他就很容易在两个中挑一个出来了。这样,他对下属工作中的困难的难度和出现的频率、专业,以及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技巧,就有了比较好的认识。
w: ~. J; `, x每次大一点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地在重要阶段给上司一些信息,就算过程再顺利,也要让他知道进程如何,把这当中的大事摘要给他。最后出结果的时候,要及时地通知他,免得他不放心,不需要他来问结果。这样,他觉得把事情交给这样的下属,可以很放心,执行力绝对没有问题。 * Q1 \+ Q+ X7 q+ _! S y
在需要和别的部门的总监们,或者和president(总裁)和VP(副总裁)一起工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清晰简洁而主动的沟通,尽量考虑周到。写mail或者说话,都非常小心,不出现有歧意的内容,基本上不出现被投诉或者抱怨的情况,这样一来,老板就觉得这样的下属很牢靠,不会给他找麻烦。 4 L0 p, h0 U( n6 H
4、 与上司沟通中的忌讳 + g# \! p! }9 o
- 争名争功争利。责任是自己的,功劳是上司的。有了上司的功劳才有自己的功劳,所有的成果都是在上司领导和支持下达成的,这个很重要。不要因为一点小业绩就太看得起自己,要搞得清楚谁是老大。功名、功劳与功利是混一起的东西了,离不开,事不同理同。
- 争权。很多人都会报怨上司给的支持不够,总希望自己能更自由。上司授权的程度,取决于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还是先把业绩做出来,让他放心再说。
- 争吵。在外人面前,一定要给上司留足面子,表示服从。我相信任何人都不能接受自己的下属当众让自己下不来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哪怕私下,也尽量用更宛转的方式进行表达。当然了,有些上司会对耿直的下属更信任。但真诚和耿直,不一定要用争吵的方式来表达。" x+ M/ M( Y' m' J1 a) ~
5、反馈的重点 : w% W8 K7 R X3 t
- 焦点明确而具体,不要空谈。证据要确凿,并具备可追溯性。
- 支持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尤其在有困难的时候。
- 区分清楚。对事不对人,不要带情绪来回答问题。
- 开放与坦荡的胸襟。任何人都害怕变化,但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对新的文化要持开放的态度。
- 及时。当下发生的当下讲,拖延一下,最佳的时机可能就失去了。
- 不要只反馈问题,成绩也要准确、及时、完整的表达。
2 ^3 q& u" z+ y% R
跟上司沟通还需要展现自我,让上司能够很愉快的接受。7 t* W( N8 w' u6 A& p2 U4 A
9 u& [) @! }* c人们总是会提到自己的需要,虽然那是多麽幼稚、荒唐。不错,你注意的当然是自身的需要,但除了你自已,没有人感兴趣了。我们也正和你一样,只注意自己的需要呀!因此,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到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麽去获得。
* G* g, X9 ^/ I7 z 打从你生下来开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表示你所要的东西。也许你会问,有次我捐了许多东西给慈善机构,总不会也是为自己着想吧?不错,这个行为仍然不例外。你把东西捐给慈善机构,是因为你想要帮助别人,想要做一件美好、不自私、高贵的行为。如果不是这种念题强过你需要金钱的念头,你就不会把东西捐献出去。# E0 |! n6 v/ D3 W
亨利?福特为人际关係艺术所提出的忠告:「成功的人际关係在于你能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及对方的不同角度。」这个道理十分简单明瞭,每个人应该都能一眼看出此话不假。但是,这世界仍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裡,忽视其重要性。3 f2 ?( S# v3 S! Q3 p4 w
如果你今天寄一封信给某公司希望能够合作,信中一开始提及的都是自已想要的是什麽,自己合作后能够怎麽做,最后才提及双方合作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什麽样的利益,想必收到这封信的公司会有什麽样的态度了吧。若能够提及别人的需求,採取别人方便的方式,说明合作后能获取的优点有什麽,可能连自己能得到的益利也不用提及,对方就会跟你进一步谈了吧!切记,别人关心自己的事胜过关心你的事百倍。
# @2 H. G2 k- \$ X 但你现在可能仅得到一个结论---认为做事须注意他人的观点,须由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如果你只学到了这一点,很可能反而会对你造成障碍。「注意别人的观点,引起别人的渴望」,这并不能解释为「操纵别人,使他去做对你有益,而对他却有害」的事。而应是「双方都能因为此事而获利」。
1 A# F3 A0 O3 O9 @9 R5 E8 w 威廉?温特曾指出:「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因此要让对方觉得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看你表现。
: T/ b+ Q6 A O 哈利?欧佛垂在极具启发性的「影响人类行为」(Influencing Human Behavior)一书中写道:「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慾望,不论在商场、家庭、学校或政治上。对那些自认为『说客』的人,有句话可以算是最好的建言:要首先引起别人的慾望。凡能这麽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 # c( l$ S1 h+ j/ d$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