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管理] 优秀的管理者就是好领导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30 1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答问题前先来看一个例子。世界经理人此前采访过一家3D打印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在进入3D领域创业前,该创始人已经拥有一家律所并亲自管理。他把律所经营的有声有色,管理也规范。* {. v- K6 _! P- D+ o

3 _8 g, E" q9 X0 _; V6 g, r' L) I! `当他创立3D打印公司后,在管理上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前律所做的是专业性的服务,而在3D打印的初创阶段,抛在他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推出一款与众不同的产品。在研发前期,他大量的时间是和研发人员打交道并管理好他们。
, H* G- f! ^0 z! q9 F4 O" p
, I: r1 K  Z6 f4 X. W7 A该创始人明白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之前律所的管理经验肯定是会“水土不服”。他变成了一条“变色龙”,不断根据公司发展的具体情况改变自身,在坚持一些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并一步步规范公司的整个管理。
: C  _5 S, q4 t3 ^. q- E
7 d5 V7 Z- N+ z& ?) s' q9 R8 l一是充分授权,作为一个非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一开始他对于研发的一点一滴都想参与,但是发现过渡的参与就是一种阻碍发展的错误干涉。所以他后来只把控进程与掌控最终结果能朝着预期方向奔进,让具体的研发人员最大化的主导研发工作。其次,帮助员工拓宽眼界以及加强他们战略层面的管理手段,努力设法不让员工仅仅局限在眼前的工作,而是充分让他们了解到当下工作对于未来的意义,以及督促他们用一种“企业家的眼界”去主导当下的工作。最后,最为关键的是情绪管理,他不但不断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做好自我管控,也帮助员工提升情绪管控能力,用当下时髦的话讲,就是远离负能量,与正能量为邻。
: T3 [, O$ @) w4 B7 E7 s" d- M
6 N5 U. r6 |8 g$ Q' o) f/ |回到开头的问题,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以刚刚世界经理人采访的这个案例来说,做到第一点,你可能是个略懂管理的管理者,能够做到第二点,说明你正在走向优秀管理者的路上。然而,要成为一个好领导,关键是最后一点,其实,这也是能够做好前面两点的前提。
' _: d# ?' ?+ @" [. P: Q4 |) O# i) ^  t7 [7 V+ [$ N9 A# \
弗雷德•考夫曼在《清醒:如何用价值观创造价值》一书中也提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他在书中总结了清醒的领导必备的七种素养:分别是无条件的负责、必要的正直和本体的谦虚三个性格特质,真诚沟通、有建设的协商和无懈可击的协调三种人际相处的技能,以及最后一个能让前六个生效的情绪掌控。
; k3 F! i! j- X  Y. e  W- u0 m4 k/ R% `% c" a$ n
我们一般评价某个情绪管理能力很高的人都会说这是个高情商的人。要成为一个好领导,必须具备高情商,否则你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高情商就是这些优秀管理者最关键的“临门一脚”。. x2 [3 d9 Q% M" W8 z& q2 Z$ K) ~

) q% x' p2 q7 ]  S& n要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按照“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看法,应该具备五大能力:
5 e: J  w- h, o% L9 ], P# J* @# L; c6 A
一是认识自己,即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1 A/ F( S0 p) z9 q) k7 J' O

# f. t. K8 R5 }  F+ g7 e二是管理自己,即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S3 e5 {# p7 F5 B  v

8 I4 R- T, V9 {8 u/ y! a三是激励自己,即自我激励的能力;/ k5 ^* b7 O5 M+ a; m* o

# V" [* q  o) N. U$ i四是认识别人,即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2 M8 [8 r+ T5 z4 y! H

( U8 @8 x/ G4 |% F1 v5 X3 z五是管理别人,即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 t# [) y& D7 C/ Y1 J7 g+ R5 Z% ~3 A" j0 k. v7 K; h
能够高度管理好情绪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很好的化解冲突,并在任何时候都帮助团队扭转不良情绪,改善自己与员工的情绪去提高工作有效性。情绪管控能力高的管理者总是更容易借鉴不同的管理风格,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某一个明星企业家的管理方式。他懂得在管理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同时反过来完善自己的管理风格。
! `  w$ X9 ]% y! b  P3 M$ a( V; ~0 @' H& M  c6 Z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终身成长》一书介绍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抛开这两种模式原有的定义来看,借助这两种思维模式去区分好的管理者和好领导的话,绝大多数的优秀管理者可能基本停留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而好领导往往能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做管理。' X5 M! j' h. n/ l. _: Y
) S/ r8 C- m9 O$ q, K; z
以开头提到的例子来打个比方,假如那位创始人在新公司中的管理上只会“依葫芦画瓢”,他在管理方式上其实就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维,并坚信自己形成的那套管理方法,在针对不同的管理中都会将这套方法一以贯之,他仅仅是懂得管理,却不会领导成员进行自我管理,仅仅把员工简单的当成执行者,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认识别人”。就是那种传统的高度强调规章流程的管理风格。
. j- c' s1 z; q$ s
7 ]* ~. E% ?( I1 l事实却是,他在成长,不仅懂得如何管理员工,还知道如何帮助员工成长,帮助员工提升自我管理的水平。比如他向“员工授予更多的决策自主权”,这就是在帮助员工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他懂得帮助员工拓宽眼界,提升员工看待问题的高度,尽量让员工的“格局”、“视野”往他自己的水平靠近。如此下去,他和员工之间就逐步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 T/ b# |) M  l% a! `9 Y) N

* l: @2 N2 q0 g( i7 ?( v这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好领导之间的差距,好领导不但很懂得带领团队这条“纬线”向前进发,同时更加懂得引领员工个体这条“经线”努力成长,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 H4 D( ~. u( d6 M/ N1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4-22 18:53 | 只看该作者
激励自己,即自我激励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2 07:0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