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6 j0 _! Z! j' K0 i$ l
A; Q$ w5 Y' n, j' k
何平华 老师
电巢学堂特邀讲师、EDA365论坛特邀版主 ;HW公司前互连首席专家、中射频技术专家。
) M$ w. B$ h# l( T1 C& m% ^
5 ]$ d+ \ e& S& Y: m( V
何老师曾带领团队完成了无源链路仿真技术、板载无源器件设计、有源天线馈电网络预研、阵列天线方向图赋形遗传算法等技术开发项目;从无到有培养、组建了HW RF互连设计团队;从技术地图、流程规范、知识积累等方面建立起了全面完整的领域技术体系。是HW RF互连设计专家团队及技术平台建设奠基人。
0 ]+ c* {" [6 Y
关于3月12日何老师当天直播中大家提出的技术问题,细心的何老师一一做出了解答,陆妹已经整理出来了。
7 }$ f& p) v$ |何老师谦逊随和,交流技术问题耐心细致、深入浅出、乐于分享,熟悉的人都称他为“何大师”。所以在把技术解答分享给大家之前呢,先来看看“何大师”还有什么经验要跟大家分享?
) Z/ h, {; }6 y& F" E
7 B5 y5 `6 ]$ a0 P7 S O# X' _: ]4 q, g& l. Q- w$ r, n; f. A0 ]# ?
q9 h$ g7 d, \0 {* Q9 W( ?: z以下是陆妹就3月12日何老师直播分享之后对他做的简单采访,“何大师”很慷慨的分享了很多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满满的经验,一起去看看吧……
v8 ^% J' S% ?% C7 W
1、老师以前的技术分享都是通过论坛文字,或者EDA365的线下研讨会进行,现在换作线上直播的方式,老师有什么感受?
2 X& A( E/ f& o3 K5 ]1 {; r
: S* \- J* Z2 y
( i1 P, a7 c6 L0 u7 ~2 K8 e1 h9 ~3 k4 |) y. t& z
何老师:感觉线上直播的分享方式像是对着空气讲课,而且看不到空气有任何反应,有点不适应。但是相比线下而言,各有利弊吧……
+ O7 p3 n7 W# e& g1 \5 n好处:
老师和学员都省去了舟车劳顿,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而且分享时间很好确定,上班八小时之外随时都可以开课。
; P) x) H' s# v
不好的地方:
不能近距离接触和沟通,问题的讨论也是少了些许生动性,所以还是线上+线上相结合的方法更佳!
" G# {2 P/ u# K大家最近这段时间可以先通过线上学习和积累知识,待疫情结束的时候,我们相约EDA365线下技术研讨会,继续更加深入的讨论技术。
$ J+ d( o; }5 S( C5 x8 D- |( e
2、网上都说“何老师本身就是一本书”,那么您在刚踏入电子硬件行业时,学习方式都有哪些?
5 O3 |0 j4 e; E u1 N6 V8 s- K; H4 O) ~5 m, p2 B( s
+ {; Y+ b* J9 q+ L
5 _: x; ~( d! d2 D/ D; k何老师:(可爱状~)何老师怔住了,没听说过“何老师本身就是一本书”,毛老师、杜老师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几本书!
4 \4 b+ }) N6 y我踏入硬件行业还是90年代,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相同,但很多理念还是一样的。
- [( i3 t( K5 U0 }9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还没普及,只能从各种报纸杂志、器件手册、书籍中学习。
$ t1 p5 ^" m% A* b4 }5 t+ m首先,硬件讲究动手能力,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只参加听课式的培训也不见得会有多大效果,只看书也是不行的(在这里先小小卖个关子)。
5 i' h3 E S. w6 j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Q. y9 Z* }" a! {1 Z4 h# Z" x讲讲我的职业生涯,也许你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动手能力和兴趣很重要”:
2 G, a3 j- n5 l- O6 G. k& ^我本科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侧重于硅片的制造工艺,与现在从事的硬件(射频)领域关系不大,那是如何跨界改行的?
0 G5 p! g3 P; W1 V, t' o' R- g# W也是因为我对电子线路兴趣更大,于是在学习和工作的业余时间(划重点:业余时间)都在研究三极管电路。但总得与实际结合才行,所以就用三极管和面包板(或万能板)搭音频放大器,或者电池的充电检测电路、或者用运放做出声控灯泡电路(考题:如何用运放搭建一个双稳态电路)。
) S' q- _. D' l) Y! c" i( i! c! E% a如果想做印制电路板PCB,怎么办?要知道当年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民营PCB打板厂家,没有淘宝——所以就只能用刀刻。
+ B% P h$ h/ R' g6 p2 P( A$ [
用什么刀?用废钢锯条磨成的尖刀。工具也得自己动手——作为宇宙间最高等动物,不只是会使用工具,还要会创造工具。
, A+ c5 q( E" L+ Q( _% U
+ t! z4 h5 z7 `, o. ~# K* R. i
1 g3 V3 Z B& B1 P- x$ V$ Q3 L7 X$ U- U
只要用脑子想,办法只比困难多。例如我毕业分配至研究所,做芯片光刻工艺研究,就曾因工作的方便(大家别学),趁着没人的时候,操作芯片光刻机,从手工画PCB、匀光刻胶、烘干、曝光、显影、腐蚀、清洗,一条龙下来,都是可以锻炼到动手能力的:光刻机是自动传送圆形硅片的,而PCB是比较大的方形,过不了轨道,那就得手工放进光刻机内部的曝光台,并且改光刻机的参数、改曝光流程。还有,这个光刻生产线只能腐蚀铝或二氧化硅,没有三氯化铁如何腐蚀PCB上的铜?也得另外想办法,于是我就用清洗硅片的双氧水和盐酸混合,控制好温度后就能达到腐蚀铜的效果。
2 O) S1 h$ H4 ~5 y9 }7 T正因为掌握了这些简单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胆子就大了起来,也敢扔掉研究所的铁饭碗,南下深圳找工作。——就算失败了又怎样,大不了回到小县城开电器维修店。
! j1 E/ ?9 c( t6 e' g5 t* q7 b- m+ Q X+ D* C1 `$ B7 T
7 q: P- S5 }& c9 p: l
2 r/ N5 r6 w" d3 y* H第一份工作是有线对讲机研发,才第一次知道单片机是什么(各位硬件新手别笑!)。看见清华大学毕业的同事(无限崇敬~)编写单片机程序,心痒痒的想学,于是到书店误买了一本清华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才发现是用于intel的CPU8086的,还好能在DOS操作系统下运行Debug程序,那总得编几行代码吧?
2 _2 b- h( |, N- |9 P; k
对,就是这本书(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 M7 I: W: X8 \7 f$ Y% @1 h+ b3 a* D# y# E/ {* T+ G5 P
2 _- [# |0 O) j
2 k7 K8 n2 `# t% s
所幸编码自己也是感兴趣的,于是编了个弹钢琴程序,200多行汇编语句,可将计算机键盘当做钢琴键,弹奏三个八度音的简谱,于是慷慨激昂的《霍元甲》、似水柔情的《在水一方》回荡在实验室里(当然是趁领导不在场的时候……)。
( \* m0 e0 N' M& b+ C$ B M
% d4 D& ?: i7 p+ i/ B* A0 z' {6 j
) m# M8 G' R0 y9 g' [8 }# l当时的计算机没有声卡,所以要编代码用不同频率的方波驱动喇叭。但占空比50%的方波全部由奇次谐波合成,很难听。从乐理知道,偶次和声才最悦耳,想着如何用PWM脉冲驱动喇叭,还能调音量,扯远了……
后来我还专门自费(划重点:半个月工资)买了一块8051单片机编译板,用面包板、三极管、LED数码管、4X4按钮阵列搭建了个计算器原型,用8051单片机汇编语言完成十进制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在LED数码管上。动手做完这个计算器原型,对单片机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 U9 a3 A8 H( a+ j为了提高自己,要舍得掏腰包参与培训。既然舍得吃喝玩乐,为什么舍不得投资自己呢?投资自己,未来可能有百倍回报:例如,有了这些丰富的动手经验,也敢于去 HW 面试,居然通过了,并且一干就是十六年。
. E6 P( A2 L& h- p. a
(进入HW之后,这块单片机编译板送给毛老师了,当时我和毛老师是同事兼邻居,租住大冲村村长的握手楼。)
6 a( @+ e2 s2 [2 l5 ^$ J有个电动牙刷电路,单片机软件代码、硬件、PCB、BOM全套照抄都没抄成功:电机启动瞬间就复位。我直接在电话里远程做故障定位了:开关时间裕量不够导致电源瞬间短路使单片机复位,硬件延时不够软件补,不更改PCB和BOM,只需改软件代码,整改成本为零。如果没有单片机软件和硬件电路实际动手经验,是不可能这么快解决问题的。
2 H# W0 a. M8 s# {6 c理论联系实际,比如需要定位问题,不要放过,越难越好,这是锻炼硬件能力的好机会,涉及理论分析、仪器操作、焊接等等。完成之后还要好好总结成一篇文章或ppt,这又是一次疏理知识点、查缺补漏理论知识的机会。
4 v+ _( A* C0 L8 M1 C; ^/ F0 s6 Y居然找到了二十多年前的硬件笔记:
, s* T0 `& q0 q' V$ Z& g5 \7 a
$ B. G; o, ?& h2 s" \
(陆妹:这真的是很珍贵的东西呀!!)
( J% C; ^% e6 [/ r7 S% \我来深圳的第二家单位是赛霸电子,给爱立信ODM电话机的。由于欧洲交换机型号很多,所以各种型号的电话机要适配各个国家的交换机给出的不同制式的Caller ID信号,这需要单片机软件、硬件的修改。要用仪器测各信号之间的同步或握手关系,每一种型号的电话机软硬件的修改,都必须给出理论分析报告,并知会爱立信。这个动手定位故障的过程,就很好地锻炼了硬件能力。
+ P* w l6 O- C* |6 C4 |将来你们想跳槽的时候,要想办法在面试官面前狠狠表现类似的故障定位过程,面试通过率也许会更高,开出的薪资也会更高。
9 p Y& o2 [0 A& v( D9 d( @4 @( ]
, U- w: f* h( P8 C- n: k; E, f5 C/ W) u' D: L5 S; R/ ?! ] v# o: Y% Z; V. m
1 X2 B7 q2 F4 o现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后,出版的各种专业书籍比当年丰富的多,网上培训课程也多了很多,学习的效率自然也高得多。
! }+ K7 l- n3 d9 {6 _; o5 g3 [. Q$ D但是,我还是那句话,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9 ]6 V! z: A, x& F' B现在仿真软件普及,就有点接近于实战——虚拟的实战。跟着书籍或培训的例子,搭电路,仿真波形,观看结果。
- P* i P3 P/ V/ ]- y对了,毛老师写的书,里面的例子都是很棒的,可以练练。如果想速成,建议报名毛老师的线下课程,能用更快的时间掌握PCB仿真要点。
6 s/ I: |7 w) p6 ?) \* M
2000年,胡老师让我去 HW 无线产品线射频,专门跟着射频工程师学习RF PCB的设计技术,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能落到我头上?因为射频是模拟高频电路,而我对模拟电子线路很熟悉。(记笔记:平时注重提升自己能力,时刻准备着,机会来了就能抓住。)
7 [8 o% o& G1 m/ M' x
6 U f5 [; l& a
2 N1 b# y A4 E! o# V6 @5 J
) |* L, y, B, ^9 q" v射频领域,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要钻研射频PCB图形构成的无源器件,理论学起来是枯燥的,但我知道HFSS能仿真天线和腔体滤波器的电磁场分布,那应该也能仿真PCB电磁场吧?修改模型看结果,不就等于实验室的cut & test调试过程吗?
7 z) l* p+ N+ _$ a( s+ }于是就得想办法申请到用户权限,利用业余时间(因为HW工作量很大)自学HFSS6.0的DOS版本,当年搞不到参考资料,说是自学,其实就是摸索。在没有空调的大冲村三号厂房里,用了两个周末,大夏天挥汗如雨,才搞清楚HFSS建模仿真流程、参数设置等等,后来在射频组内和部门内部培训推广HFSS,使之成为PCB无源器件及无源链路建模的重要工具。我用这个软件验证并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参见电巢射频系列课程相关知识点。
# c6 _/ t; ? y: z6 F7 ]( r没人教,也没人要我学,但有兴趣去学,而且一技傍身不会失业,要有主动性。这也是我自己培养动手能力的另一个例子。
$ C! j; H2 B& u正是因为有HFSS一技傍身,2007年进入AAU有源天线预研团队,本意是要做射频无源仿真,但后来因为要快速评估各种方案可行性,需要快速得到馈电网络是如何影响天线方向图的,如果用HFSS,建模仿真都太慢了,所以自学Matlab。
' j/ f* ~5 v3 y+ z8 C
Matlab启动界面:
1 b# u; c) P+ l
4 F3 r3 m* ]) J3 q% Y- l2 K* a- D) n+ p# \9 F G
4 ?7 U* V+ l8 U' l: W
Matlab很庞杂,我不是不想学Matlab,只是精力有限,所以只自学了其中对我有用的编程方法(敲黑板:现学现用),只需要能编代码做XXX馈电网络前仿真、多通道TRX校准精度的指标分配、任意方向图优化算法等等就行了。
1 T* \# I( u) G2 H$ Q7 Y5 |
上述技术积累也助了HW 5G一臂之力。
7 B, U( b0 K7 t0 i: t* n! ^, x
退休后用Matlab选股,搞交易策略算法,赚点小钱,但一碰上2015年股灾,技术派全军覆没。
9 r# d2 F6 s2 N
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搞点简单的电路玩玩——全分立器件音频功率放大器:
8 o6 n0 `1 n8 Z3 _2 F* k
" E. u9 j& x4 ?7 R2 i* V
2 p4 ^" g3 q6 x0 O$ L
! \7 S3 ^/ `" o4 o3、您怎么看待如今新生代硬件工程师“急于求成”的心理?
2 X6 l+ ^7 \+ s2 l9 ?
i0 i) m. R5 M- G9 I0 l. V
9 @1 Y% b2 X$ k0 w' ~' D' s d
5 i9 r& E$ ]! b3 ^何老师:急于求成意味着有清晰的奋斗目标、上进心强,这是大好事啊。比啃老族、佛系青年、宅瘫们强多了!值得鼓励。
4 |( K1 G4 _0 O6 c% F) m
但现在的硬件知识范围宽广,比90年代多,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建议从简单的,与工作相关性强的知识点下手,学以致用、现学现用(划重点:还是动手能力),效率最高。
4 N: x P. J$ f( |, x- E6 y
学到的一定要用起来,不用起来,很快就会忘记。
+ ^3 S: R/ V0 C; W, c1 H) g4 d假如你现在做纯粹的Layout工作,那就扩张知识边界,去主动学习信号完整性仿真技术、EMC等。
+ ~# x9 Q6 u5 a/ o% R" }( k假如原来做电路原理设计的,那就再学点单片机、射频、FPGA、算法等等。
' L2 ]( \ n3 A- g! B1 f% U- \
总结硬件学习的几个关键词:
- 兴趣
- 上进心
- 主动性
- 危机意识
- 理论联系实际
- 动手能力
- 自掏腰包
- 扩展知识边界
- 现学现用
C' ~, V2 F* y. s7 f5 c2 K2 \$ L$ z$ p6 w0 p5 [- x3 z% \
, z, n U8 V6 r, _ r
回顾一下我曾经自学过(本科阶段没学过)的硬件知识。
) J" J& K4 u$ }/ s# [2 C0 `; h2 h! [" R- E6 l6 v
% } J$ \& n! f! q2 _
& E( P* C6 \) K! U' u/ ?希望何老师的走心分享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如果大家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在EDA365电子论坛或者微信平台留言给我们。
) l1 d% ?' p. X% {0 h+ E4 X以下是何老师关于当日直播问题的答疑(课程回放已经上传,大家可以在电巢APP观看):
, R0 |% r9 {! v8 Z# J7 t
5 U- \$ t5 ` \1 M& V
Question 1:这里Q值定义是?
$ F9 y* d5 P+ q
Q值就是传统的定义,处于最低自谐振频率的屏蔽腔,等效于LC并联谐振电路。所以屏蔽腔最低自谐振频率的Q值,也等效于LC并联谐振电路的Q值,例如Q值等于振荡能量与损失能量之比。
! y. A3 u8 ?0 i我们看到本征仿真的自谐 振频率Q值也有100左右,看起来Q值也不低,但是屏蔽腔毕竟不是谐振腔,内部的PCB和元件不能正好形成合适的加载结构。
1 P; i$ b4 v2 s+ I/ Q所以Q值100的本征模式是谐 振不起来的,所以不用关心。根据仿真经验,我们要关注那些Q值超过1000的自谐振频率。
" u, k2 W% i4 i j/ m
( x2 g3 _7 ?& d4 _7 w7 U
Question 2:为什么缝隙越大,隔离度越大?
# ^) D( }6 X1 r# Z$ X
因为屏蔽盖缝隙越大,屏蔽腔就会越开放些,开放的屏蔽腔会对外辐射能量,会降低自谐振的Q值,Q值会降到谐振不起来的适度。
! e0 r, f& h: M& ^! D我们的前两步的仿真模型中,已经证明了屏蔽腔内部隔离度与自谐振密切相关:本征模式仿真的高Q值自谐振频点正好是隔离度劣化尖峰频点。
8 @" J; A8 `' ~6 z
所以缝隙越大,自谐振Q值越低,腔体越不容易谐振,那么隔离度就越高。
& F g$ n; p+ e. p* N" u
' _# I( H3 i2 M& Z5 T1 n( T4 n+ W
Question 3:请问Q值怎么定义呢?阻抗虚部除以整部?为什么Q 值高频率选择性高?
3 r) J7 u& Q+ A4 b/ ?1 U谐振电路(或谐振结构)的Q值都是一样定义的。
- ^+ K. g0 ?9 ~2 D6 F7 q% c& bQ值就是传统的定义,处于最低自谐振频率的屏蔽腔,等效于LC并联谐振电路。所以屏蔽腔最低自谐振频率的Q值,也等效于LC并联谐振电路的Q值,例如Q值等于振荡能量与损失能量之比。
9 r& K/ Y3 ?5 }% E1 b2 j
这位网友问的都是基本理论,建议网友自己找相关资料学习,书上讲的肯定比何老师回答的更精确。
# O; Q1 H# Q( e7 `% v5 Z) n, X
; q2 \0 Z, T/ ?$ E. {
Question 4:结构越小自谐振频率越高吗?
3 M! A8 F# } a' A1 v; k那当然是。
/ e+ S( L4 p3 b4 v: F0 O$ R& L) d: u) `无源射频微波电路有等比例缩放的特点。3D结构尺寸等比例变化,则特征曲线在频率轴上等比例平行移动。
! d4 v1 h! r1 {5 t: Q3 U8 }
: R1 T- c, L6 z* F5 ]4 M, l2 I& c
Question 5:改如何增大近场磁场,而减小远场(四分之一波长以外)的辐射?
; C8 J3 A0 B& Q0 o5 q$ `
没有描述清晰的场景,所以网友的这个问题无法回答。
(陆妹tip:提出该问题的网友,可以在EDA365电子论坛<射频RF|微波技术>板块发帖提问。)
2 O9 @$ U5 _" |, l. E6 x _( q5 r8 Q( ~! F0 E: O
Question 6:带孔缝的腔体能仿真自谐振频率吗? 用本征模求解?
; J* x4 Y% c: l5 Y8 p+ j! Y/ Q
能仿真;是用本征模求解的。
3 } x; r5 d% l' ]; g* n6 d. j
但要设置好模型的边界条件,要与真实情况一致,否则仿真结果是不对的。
, k- T. c2 g% A, J, j. ?2 a
如果能量会从孔缝辐射出去,那么就要在腔体外面罩个较大的六面体空气盒,并将空气盒的六个面设置为辐射边界条件(吸收边界条件)。
1 X' R7 }" {% \3 L0 S3 f4 p5 C2 c! B; X3 M# b3 l3 \9 P4 P
Question 7:射频功放板也是有这种模型仿真吗?
8 i* S Z. g3 a+ L$ W& H) y: J
HFSS只能仿真无源电路,所以只能仿真没有电源的功放板。
4 R9 [8 M# w2 A" _# ]HFSS无法仿真有源电路,因此不能仿真功放板的有源参数,如功率、谐波失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