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96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ATLAB如何读取INCA测试文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9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个是用于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用于VCU模型开发与测试过程中状态的解析。
3 K* n( D4 g- l% \  o6 V9 E) E- z% i5 @$ }& M+ g
第二个工具用于Simulink模型中标定量的管理,可以提取不同的标定量名称与其所在的路径。对于应用层软件开发的同行,这个功能也非常实用,大家不妨去尝试一下。& d4 a3 K3 c6 _7 Y' n
# A8 m3 D0 k8 K+ b. C
最后一个应用是,对INCA标定量导出文件dcm进行解析,提取各个标定量的数值。这个功能实现,主要是正则法的运用。
6 X5 o/ {% l, k  z0 f5 M9 I8 U+ F/ _9 K5 S* P1 m0 {
因为我过去也是做控制器软件开发的,这几个小工具的作用,我深有体会,实现并不算难,但是效果非常显著,时间性价比上非常高,对于控制器的应用层开发很重要。3 u4 |( o3 _) c* B" g6 z

2 [3 B2 h: u; X4 k% S很感谢野火的分享。看完他的分享之后,也勾起了我分享的兴趣。今天,我再补充一个平时让我非常受益的小技巧。6 D$ ~4 `: E: c* Z* P
+ O; m* S% ^3 u! m: u7 f
作为系统工程师,经常会收到整车测试工程师的邮件,说哪哪又出问题了,然后附件里放了几个测试数据,让我去分析。: v7 W- Z% |- T: l% k

1 E6 f4 Y, A) G一直以来,我总认为,分析测试数据,找问题原因,是系统工程中最难的,它不像需求管理,系统架构设计那样跟你讲道理。+ O: `/ E! P4 z4 U1 h4 Y1 o
2 b1 E. R, I6 F/ w) T3 p; r; l
当你状态好的时候,它就像案情推理,而你状态差的时候,那比猜灯谜还难受。+ P8 J) W, v0 B$ W4 `
0 G9 o( A. b5 J* f
分析测试数据里最头疼的一种情况是,我需要的几个关键信号,测试工程师没有记录进去。
! U: w  ?; d1 F
0 h0 I. t# k. A5 |1 {; q/ l喊测试工程师重测的话,一次两次还好,喊多了,一个是测试耽误时间,不高效,另一个是,对方也嫌烦。
" e7 c* Q) o) \- l8 g# y7 a1 l
( [( x6 b" k' L) {今天要安利的小技巧就是,如果部分的关键信号,可以通过已有测试结果推导,就没有必要重测了。4 Y0 g1 p6 O3 D. f) f4 g# y

# W9 y% O7 _( m1 i7 z3 n举个例子,测试过程中,状态机跳转到故障模式,但是不清楚状态机Input信号中是因为哪个中间变量导致故障。而测试数据中只记录这个模块的Input信号。
+ l" R! |7 Q: a$ P! e* K, a) D& y5 s+ A0 k
# u7 y3 E( U* {+ H4 d8 ?

# g) M0 ?8 x! w. o
" _+ V" y1 t* y& c5 Q  d! Z3 @$ n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解决方案是,把测试文件中的这几个信号提取出来,dat文件转workspace。
, ?8 a# Y0 x; p  I, V4 s+ L
7 z# g& B* V6 V* e  O然后在目标模块中添加From Workspace模块,使用真实的测试信号进行仿真调试,再不需要重测的情况下,就能自己快速理解这个issue问题出现在哪里,并找出解决方案。- p9 _8 R( T6 w4 n+ Q
1 |( V1 F: X+ Y3 S! f9 [/ @1 N4 ~  i
/ K8 k9 }5 @! Q% |' K$ t
9 n" P! g# W: g. w) \

2 C, ?8 ?* m' G$ C" E
- A  N, h! M. Y7 A. G/ v

% y% a; I' {$ n3 Y" ]8 L其实,从dat文件提取真实信号值,这种方法除了用于分析issue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多的拓展应用。" N, h* X% B; x4 m3 l9 [
; X4 X* _0 q0 r; w& \+ D
比如在系统工程中,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concept Design。有时候,空想Concept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一件事。
) e6 Y" V$ d. c3 M* T5 c0 h; x8 K2 W8 B1 R
如果掌握了这个小技巧的话,就可以把真实的测试数据放到自己的模型中来,改改模型,看看效果,对模型的初次标定也非常有效。  x" c: @4 d/ a* i" n4 z# Q8 \
* u- e7 \8 p( v6 s
我也碰到有些朋友会跟我说,觉得自己现在干的活,很虚,和实际很不搭边,定义的标定量,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定义。做模型开发的时候,经常用signal builder,或者一些假设值。
8 z. P. N! |3 x, B3 c& b4 W9 H
. X# X6 r/ I% _+ W8 p( ^作为一个模型开发的人员,却不了解自己模型在使用过程中是什么一种效果,确实挺懊恼的。
( \& F  {6 I. ^2 ^9 h4 H1 p3 x; b7 C+ p3 F  F" N( _
我能给到的建议,一个是,有机会一定要花些时间在台架或者整车调试上,虽然有些辛苦。
4 N$ O) z+ \. Q- @4 c: e( U1 Y+ e+ O( u4 e0 d  l
另一个是,如果机会不允许的话,也没关系,多收集些测试数据,把真实的数据放到自己的模型里跑跑,多多少少也了解是怎么回事了。( [$ c* [* k1 t5 s-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2-26 18:42 | 只看该作者
MATLAB读取INCA测试文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0-3-17 17:3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MATLAB如何读取INCA测试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4 15: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