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关选择性波峰焊的特点普及 6 M0 T, A4 t+ x: f2 A
& L$ I# C, ]6 l8 N; U
8 r. k. r: ^ |3 I, x. P2 Z1)基本特点 8 p7 v6 z" l, _6 _6 w
传统波峰焊中PCB的下部完全浸入液态焊料中,而在选择性焊接中,仅有部分特定区域与焊锡波接触。由于PCB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热传导介质,因此焊接时它不会加热熔化邻近元器件和PCB区域的焊点。
+ Y5 Q, F- o$ Y \2 y* l) g * F+ a* F1 O5 O: X; U& Y% f/ Z
同时无治具化,它可跟具焊接电的大小来选择喷嘴,所以无需治具来对未焊接部位保护。通过程序可以控制每个焊锡点的焊锡量、焊接时间及焊锡量。及配合正西公司独创的焊锡槽喷锡系统及在氮气环境中有效的保护融化状态下的液体状的焊锡氧化程度,使得pcb上焊接点的品质比传统波峰焊高出40%。
; K* {, e3 f* z' W在焊接前也必须预先涂敷助焊剂。与波峰焊相比,助焊剂仅涂覆在PCB下部的待焊接部位,而不是整个PCB。这样节省助焊剂的使用量及助焊剂的残留量。另外选择性焊接仅适用于插装元件的焊接。 1 n% t: |( f2 Z: ]
, {! Y$ H" ]1 Y6 v6 z6 b2)工艺流程 # @& W& L3 i/ r5 Y7 B' l$ b
典型的选择性焊接的工艺流程包括:助焊剂喷涂àPCB预热à焊接工艺(浸焊和拖焊)。
3 E$ d6 p) R3 | ( t6 S4 o: I* J+ G! v$ q; {3 s
助焊剂喷涂
" Z& |( S$ t! p0 f 1 g1 g+ S) U$ ~2 i0 m) m( O! o, \ m( ]
助焊剂涂布工艺在选择性焊接中,助焊剂涂布工序起着重要的作用。焊接加热与焊接结束时,助焊剂应有足够的活性防止桥接的产生并防止PCB产生氧化。助焊剂喷涂由X/Y机械手携带PCB通过助焊剂喷嘴上方,助焊剂喷涂到PCB待焊位置上。
8 U; u( {5 h1 \# k2 I + v4 [' d. }) a! Q2 z$ S
助焊剂具有单嘴喷雾式、微孔喷射式、同步式多点/图形喷雾多种方式。回流焊工序后的微波峰选焊,最重要的是焊剂准确喷涂。微孔喷射式绝对不会弄污焊点之外的区域。微点喷涂最小焊剂点图形直径大于2mm,所以喷涂沉积在PCB上的焊剂位置精度为±0.5mm,才能保证焊剂始终覆盖在被焊部位上面,喷涂焊剂量的公差由供应商提供,技术说明书应规定焊剂使用量,通常建议100%的安全公差范围。
5 I/ u) ?8 a7 {* ]0 K
" g% u) S. E" F- |; v; Y PCB预热 * K0 x% _' P% F# Y! n# h
8 p4 v$ }# L$ k. L0 C在选择性焊接工艺中的预热主要目的不是减少热应力,而是为了去除溶剂预干燥助焊剂,在进入焊锡波前,使得焊剂有正确的黏度。在焊接时,预热所带的热量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不是关键因素,PCB材料厚度、器件封装规格及助焊剂类型决定预热温度的设置。在选择性焊接中,对预热有不同的理论解释:有些工艺工程师认为PCB应在助焊剂喷涂前,进行预热;另一种观点认为不需要预热而直接进行焊接。使用者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选择性焊接的工艺流程。
9 o1 M0 ~, T; E: X* c c- K1 g0 b# ]" |2 `. z- E
焊接工艺选择性焊接工艺有两种不同工艺:拖焊工艺和浸焊工艺。
+ I' j" W7 t/ `6 [
( `1 r6 s$ _! [, ? @: C* t选择性拖焊工艺是在单个小焊嘴焊锡波上完成的。拖焊工艺适用于在PCB上非常紧密的空间上进行焊接。例如:个别的焊点或引脚,单排引脚能进行拖焊工艺。 PCB以不同的速度及角度在焊嘴的焊锡波上移动达到最佳的焊接质量。为保证焊接工艺的稳定,焊嘴的内径小于6mm。焊锡溶液的流向被确定后,为不同的焊接需要,焊嘴按不同方向安装并优化。移动装置可从不同方向,即0°~12°间不同角度接近焊锡波,于是用户能在电子组件上焊接各种器件,对大多数器件,建议倾斜角为10°。
, @" e/ t2 y, s与浸焊工艺相比,拖焊工艺的焊锡溶液及PCB板的运动,使得在进行焊接时的热转换效率就比浸焊工艺好。然而,形成焊缝连接所需要的热量由焊锡波传递,但单焊嘴的焊锡波质量小,只有焊锡波的温度相对高,才能达到拖焊工艺的要求。例:焊锡温度为275℃~300℃,拖拉速度10mm/s~25mm/s通常是可以接受的。在焊接区域供氮,以防止焊锡波氧化,焊锡波消除了氧化,使得拖焊工艺避免桥接缺陷的产生,这个优点增加了拖焊工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 L& a/ s, f, S8 L- w( i使用浸入选择焊工艺,可焊接0.7mm~10mm的焊点,短引脚及小尺寸焊盘的焊接工艺更稳定,桥接可能性也小,相邻焊点边缘、器件及焊嘴间的距离应大于5mm。 8 W# y4 F0 B. w) c
: ?0 G D'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