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手持终端的电源管理系统模型介绍 8 }6 \, L. \1 U; r# i$ T
* c$ S( Q7 [ ~/ U 【导读】以下介绍电源管理系统的3种模型的优缺点对比分析,这3种模型分别是:分立电源管理系统,充电IC充当部分管理的方式,PMU管理方式。下图为一般电源管理系统,原始分立电源管理系统,模型一:
或者,
充电IC充当部分管理的方式(模型二)
- S; J+ p. H/ i8 R8 {2 L) ]
PMU管理方式(模型三)
1)分立电源方案:缺点,器件数量多,占PCB面积多。优点,器件替代较多,容易寻找货源,输出电源容易设计,比较灵活。 2)PMU方案:缺点,PMU转换效率差,散热较差,输出电压的带载能力差,供货资源少。优点,集成度高,器件数量少,占PCB面积少,多电源输出。 3)未来电源管理为智能的管理方案,可通过I2C等通讯方式实现整个电源的设置及监控,使电源更加准确的输出和健康状态的监控,效率更高。 充电IC的介绍 •锂电池现在是移动终端中必备模组。 •有单节、双节、多节设计 •不同的充电IC适用不同的要求 •常用的充电IC:例如,MPS的MP6215、MP6225等,为基础的充电方案。 •在电源系统中,如模型一,只能供电池充电,电源管理、控制,只能通过外搭电路控制。 •缺点:器件多,占用CPU的I/O端口多,智能化低。 •优化的充电IC,例如:TI的BQ24725A等。 •为模型二,可提供充电功能、监控、设置、路径管理等。 •基本实现充电和供电、供电路径控制管理,实现初步智能化 •有的PMU中带锂电池充电功能,一般为单节锂电池,采用DC-DC BUCK方式,可实现一般电流的充电。 •有PMU可实现输出电流的控制监控,部分电源路径管理。 •缺点,充电电流有限,充电电压固定,电池相关健康参数无法获得。 DC-DC、LDO •Vsys转换为我们所需要的通用电源5V、3.3V、1.8V、1.2V、0.9V等,一般小系统的电源有3.3V、1.8V、1.2V、0.9V,有的也有1V等,不同的平台不同,根据具体需求设计。 •稍大电流的电源采用DC-DC。•DC-DC中有boost和buck方式,即:升压、降压方式。 •电流要求不大的电源,采用LDO。 •DC-DC,设计电流较大,输出电压灵活,效率较高,器件较多,一般需要外部电感和电容,有的需要上下MOS使用PWM。 •LDO器件小、少,输出电压固定,电流较小。
6 P3 z6 U* U( n! j3 G3 b/ U, ]
, `1 b( Z. S8 `" @) z. q" ? |